王晶;闫红梅;王喆;王忠卿;张佳东;孙杰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患者87例,并与同期其他肿瘤患者109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癌组12例(13.79%)有胆囊切除病史,显著高于对照组(4.59%)(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大肠癌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陈佩;常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手术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58例原发性及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采用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前行CT或MRI、彩超检查,设计手术方案,术后1 d,7 d进行血清学检测,术后1周行彩超检查,1个月后复查CT或MRI和彩超厦血清学检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结果:治疗后肿瘤大直径缩小1/2者19例,缩小
作者:祝海城;马鹰;何大馨;谭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aspase-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cr3/ab12 ASO导入K562细胞中,通过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表达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观察caspase-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bcr3/ab12 ASO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正常情况下caspase-3在K562细胞中有一定量的基础表达和活性,分别为(1.13±0.1)和(0.025±0.001);而K562发生凋亡时,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其表达和活性分别为(2.93±0.6)和(0.9034±0.003).结论:caspase-3通过介导凋亡信号而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尚振川;宋霆婷;孙秉中;侯严堂;冯琦;张涛;邓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急性心肌梗死(n=30)、不稳定性心绞痛(n=30),稳定性心绞痛(n=30)及对照组(n=30)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增高,是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之一.
作者:刘芳;潘永瑜;李东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镜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微波热凝术3种方法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87例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行鼻内镜鼻甲黏膜下成形术,C组行微波热凝术,随访1~2年,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A、B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2)A组术后出血结痂显著高于B、C组(P<0.01),术后鼻腔干燥和烧灼感发生率C组>A组>B组,B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鼻内镜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疗效优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微波热凝术.
作者:孙发林;卜世崇;马克;李清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可行性.方法:对2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在应用常规保肝治疗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血液净化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倒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好转,病程得到及时的干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可有效地干预妊娠急性脂肪肝所造成的肝损伤.
作者:汪海源;李国福;臧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变化的差别.结果:治疗2周时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水平下降,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在2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治疗12周时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2周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抗炎及独立于降糖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胸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过程.结果:31例患者分为2组,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组20例,带机时间平均(7.3±1.6)d,死亡9例,病死率50%;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11例,带机时间平均(4.5±1.8)d,死亡3例,病死率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优于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治疗.
作者:胡艳东;王晓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高钠血症42例(33.07%),死亡5例(11.9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及时发现、去除致病因素,有效控制高血糖症及正确纠正高渗状态是治疗关键.
作者:叶沛;李春国;王步东;李军;王启军;陈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脓肿合并大咯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5例急性肺脓肿合并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科综合性治疗17例,外科手术5例,均治愈;死亡3例.结论:急性肺脓肿合并大咯血患者病情危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胡海英;付志;李耀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进行人细小病毒B19-IgM,IgG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结果: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惠者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抗体总阳性率56%(28/50),30例健康成人3例人细小病毒B19-IgG为阳性(1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组P<0.01,IgM组P<0.05).病毒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人细小病毒B19抗体总阳性率高,以IgG抗体为主,符合成人以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的特点.成人中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无明显相关性,提示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因素的复杂性.
作者:钱筠;翟艳苓;吴轶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为乳腺癌的患者,采用美国生产Bard自动活检枪及16G活检针穿刺乳腺肿块取材,送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细胞学见到癌细胞者做免疫组化.结果:3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取材满意率为100%,穿刺活检后均无并发症.乳腺良性病灶4例(12.5%),乳腺恶性病灶28例(87.5%),其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卅)且原癌基因C-crbB-2蛋白(-)4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且原癌基因C-crbB-2蛋白(+~卅)9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且原癌基因C-crbB-2蛋白(-)3例.结论:乳腺肿块穿刺活检能确定肿块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并且可以根据免疫组化的结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徐敏;吴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对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108例(CHR组)、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113例(OMR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19例(LIHR组)进行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结果:CHR,OMR和LIHR 3组复发率分别为6.48%(7/108),0.88%(1/113)和0.31%(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HR组复发率明显高于OMR组和LIHR组,LIHR组和OMR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74%,9.84%和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P>0.05,双侧P>0.05).术后第2 d疼痛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3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HR组优于CHR组和OMR组.结论:LIHR作为众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辉;李健文;郑民华;李华青;解轶生;王磊;王明亮;陆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术前均诊断为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破口在升主动脉.术中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致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4例,行介入主动脉腔内支架术1例.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其中1例术后伤口愈合延迟,1例出现声音嘶哑.随访2~18个月,效果良好.有1例远端假腔仍有血流,但无临床症状.结论: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可以认为是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及弓部形成,易误诊为一般Ⅰ型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是佳适应证;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志远;赵文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测定尿高、中、低分子蛋白,区分尿蛋白类型并应用于临床.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患者尿蛋白,与肾活检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将蛋白尿归纳为白蛋白为主蛋白尿、非选择性肾小球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5种类型,对肾脏病的诊断与肾活检病理结果相符合.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单独α1-微球蛋白升高率明显高于单独白蛋白升高率.结论:本法能客观反映肾脏损伤部位、程度,对肾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杨宝友;白波;刘宝利;李振东;付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内生殖器畸形的虚拟现实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1.5-T GE MR系统对内生殖器畸形女性患者进行盆部扫描,将MRI信息导入RadioDexter 1.0系统重建三维结构,在Dextroscope工作站可视化环境下进行处理和研究,分析女性内生殖器的形态改变和空间比邻关系.结果:在虚拟现实可视化环境下成功对女性内生殖器畸形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女性内生殖器畸形的详细信息.结论:基于MRI影像的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能较准确地诊断女性内生殖器畸形并指导畸形矫正手术.
作者:叶培香;张文举;宋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提高对支气管类癌的认识.方法:通过1例支气管类癌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支气管类癌起源、病理分型及特点、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确诊依靠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铬粒素A、突触素阳性是确诊依据.结论:支气管类癌早期易误诊,早期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及放疗对支气管类癌不敏感.
作者:戴沛军;王恒辉;冀雪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糖耐量减低患者90例和糖耐量正常的体检健康者18例,测定2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糖耐量减低组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升高,一氧化氮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糖耐量减低阶段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轻度炎症病变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唐志浩;彭世志;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96例,均取自身髂骨植骨.骨折按照Winquist分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30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按照张法元等疗效评定标准.优87例,良9例,差0例,优良率100%.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锁钉断裂、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作者:于晓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总结分析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类型及相关因素.结果:43例患者行血液透析1146次,共发生心律失常326次(28.45%),且65.94%心律失常发生于透析开始后2~4 h.随着年龄增长,心脏损害并发症增多,血清K+浓度增高,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不同年龄段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随年龄、并发症、血清K+浓度增加而增加.
作者:南静;郝淑红;节春玲;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