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定性的诊断价值

蔡海峰;赵志华;王海霞;郑薇薇;王谦

关键词:乳腺癌, 超声引导, 活检, 内乳淋巴结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大内乳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85.0%(17/20).16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均发现癌细胞,诊断准确率94.1%(16/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乳腺癌肿大内乳淋巴结组织学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诊断准确性较高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非心脏手术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合并疾病的同期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方案.方法:19例合并非心脏疾病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在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对其合并疾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合并肺癌患者术后出现左支气管漏、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经引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1.4)h,平均住ICU时间(1.4±0.8)d,平均住院时间(27.6±11.7)d.术后随访6个月~9年,无心绞痛复发或心肌梗死等心脏事件,无脑梗死等神经事件.结论:冠心病及合并疾病的同期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分次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同期外科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并未过度增大,不影响疾病恢复,患者总住院时间及费用减少.

    作者:吴强;黄方炯;孙东;杨禁非;许尚栋;于建波;刘岳;赖以恒;瑞起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052例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 052例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对母婴影响、分娩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头住难产率占头位分娩总数的20.7%.胎头位置异常占头位难产的84.98%.结论:胎头位置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多数胎头位置异常为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可通过纠正胎头位置使难产变为顺产,对母婴有利,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索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耳鸣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引起耳鸣原因较多,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对于耳鸣的诊断与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通过药物治疗、掩蔽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及中医治疗等综合治疗,耳鸣症状可消失或缓解.本文从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角度,对耳鸣的临床分类、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飞;李泽卿;王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颅底、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前颅底、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1例前颅底、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标准,本组21例中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2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4例;术后复发1例再次手术切除;术中无死亡或出现凶险大出血病例.结论:肿瘤全切除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术中保护重要神经与血管,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痘.

    作者:吴德权;羊正祥;周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定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大内乳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85.0%(17/20).16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均发现癌细胞,诊断准确率94.1%(16/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乳腺癌肿大内乳淋巴结组织学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诊断准确性较高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蔡海峰;赵志华;王海霞;郑薇薇;王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RhD血型中不同型血浆和血小板输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RhD血型中不同型血浆和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RhD阴性者于输注RhD阳性血浆和血小板前、后跟踪检测抗D效价,对32例RhD阳性者于输注RhD阴性血浆前、后进行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定量和尿血红蛋白定性试验的检测比较.结果;输注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40例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阳性血浆和血小板后3个月,抗D效价阳性者由输注前2例增加为3例;32例RhD阳性患者输注RhD阴性血浆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尿血红蛋白定性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可能减少RhD不同血型血浆和血小板输注,在无RhD同型血浆或血小板时,RhD不同型的输注也可以进行.

    作者:梁玉;朱伟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OEMS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OEMS综合征具有5大主要表现: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障碍、M蛋白以及皮肤损害.对孤立性病灶治疗可采取放疗和/或手术切除;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者可试用三苯氧胺进行治疗,也可采用大剂量化疗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POEMS综合征可行放疗、化疗、手术及激素治疗,也可大剂量化疗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李志平;李文涛;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4例(89.8%),死亡2例(4.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常导致肺客积缩小、肺活量减低、大通气量降低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省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64层容积CT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优化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的优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行降低剂量的冠状动脒CT血管成像受检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心率升高图像质量下降;射线剂量随体质量指数增加;按照本院制定体质量指数指导下的条件进行扫描,既降低了射线剂量又保证了图像质量.结论:多因素匹配的综合优化方案能在保证低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射线剂量.

    作者:李纬;郭滢;葛英辉;秦虹;孙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治疗后30 d和90 d分别进行抑郁量表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2天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及90 d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抑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干预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柠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48例老年烧伤患者临床特征与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老年烧伤惠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年代增进,患者休克发生率和手术率降低(P<0.05);随烧伤面积递增,患者休克发生率、吸入性损伤发生率、病死率增高(P<0.05);随年龄递增,患者手术率降低,病死率增高(P<0.05).结论:年龄≥80岁,烧伤面积≥30%总体表面积的烧伤以及并发休克和吸入性损伤老年烧伤患者病死率高.采用客观标准独立划分老年烧伤严重程度非常必要.

    作者:肖杰;郝光辉;汤锋;王海军;解放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老年人复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复视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以复视首诊的中老年患者进行视力、眼位、眼肌运动及复视检查,并进行血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明确病因,给予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结果:28例患者中血管性疾病17例,占60.72%;内分泌疾病7例,占25.00%;胸腺瘤3例,占10.71%;原因不明1例,占3.57%.治疗后25例复视消失,1例复视距离明显缩小,可佩戴三棱镜矫正,1例复发,1例无变化.结论:中老年复视患者针对病因,经保守治疗和对症治疗,可获得有效治疗效果.

    作者:崔瑞;马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食管巨大平滑肌瘤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女,44岁.因进食时胸骨后梗噎感并逐渐加重3年入院.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无颈静脉怒张、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作者:孙国明;潘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8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80例及糖耐量减低组(研究组)228例,再根据餐后2 h血糖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低高血糖组85例,中高血糖组72例及高高血糖组71例.测定各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低于糖耐量减低各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高于糖耐量减低各组,对照组与糖耐量减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耐量减低3组间无论血糖水平高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高血糖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高,分别为(1.69±0.93)mg/dL,(2.60±2.06)mg/dL,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低高血糖组、中高血糖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与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已存在脂代谢异常,餐后2 h血糖为10.0~11.1 mmol/L的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需早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作者:刘芳;潘志红;潘永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59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及急性期后给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康复训练,观察2组改良Barthel指教评分,E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改良Bartlner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均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珏;牛永义;雷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埃素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4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次,2次/d,口服;B组19例,给予埃索羡拉唑20 mg/次,2次/d,联合莫沙比利5 mg/次,3次/d,口服.8周后按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标准的模式对咳嗽、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进行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后2组症状改善率及食管炎治愈率.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烧心及反酸症状改善B组优于A组(P<0.05);食管炎疗效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临床症状的缓解优于单独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

    作者:张继先;余贻汉;缪胜菊;屈银宗;汪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腺癌胸部相对不常见转移的CT表现

    目的:评价乳腺癌胸部相对不常见转移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组织学确诊72例乳腺癌胸部相对不常见转移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胸壁囊性转移1例,CT表现呈囊性肿块,有薄壁及附壁结节;胸壁转移伴自发性气胸5例,CT表现气胸附近跨胸壁破坏性肿块;肺内磨玻璃样及晕样转移转移瘤27例中12例CT表现呈片状磨玻璃密度影,15例晕样转移中央区域呈软组织密度,周缘部呈磨玻璃样密度,其中3例伴晕中小空泡状气体影;肺内空洞样转移28例中厚壁空洞19例,薄壁空洞14例,空泡样空洞3例,午间猫眼样空洞2例,大囊袋样空洞2例,球核样空洞2例,13例同时具有≥2种空洞性表现;单发肺内转移中1例CT表现为合壁结节的单发空洞病灶.1例为含毛刺及分叶的单发软组织结节;钙化性肺转移7例CT表现以斑片及斑点状钙化为主;心包膈淋巴结转移2例CT表现为心膈区3~4枚椭圆形软组织结节.结论:认识乳腺癌胸部不常见转移的CT表现,对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长青;丁爱兰;谢光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孕妇孕中期(14~19+6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在产前筛查先天出生缺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2 149例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等因素,应用仪器配套的产前筛查风险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脊柱裂的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采用B超和/或细胞染色体检查进行确认,根据随访及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2 149例孕妇筛查出出生缺陷高风险136例,筛查阳性率为6.33%,其中唐氏综合征、开放性脊柱裂和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阳性率分别为4.14%,1.77%,0.42%.唐氏综合征检出率为66.67%,筛查假阳性率为3.75%;开放性脊柱裂检出率为100%,筛查假阳性率为1.8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筛查出生缺陷是可靠和有效的,结合产前诊断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邱振华;高艳;吴玉华;戚子惠;黄金波;舒云华;陈宇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联合胸腔积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胸腔积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及19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检查资料,分析C反应蛋白、胸腔积液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因、病情轻重、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者45例(83.3%);并C反应蛋白升高46例(85.2%);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胸腔积液37例(68.5%).19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合并胸腔积液18例(9.2%),C反应蛋白升高57例(29.1%),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胸腔积液z例(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均可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独立预测指标,但以胸腔积液联合C反应蛋白为准确.

    作者:冯素萍;马应杰;贾克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罕见夫妻同患蜱叮咬

    蜱是一种寄生性节肢动物,通过吸血寄生,主要叮咬鸟类、爬行动物、家畜,偶尔也叮咬人.在病媒节肢动物中,蜱类传播的疾病较多[1].本院门诊接诊蜱叮咬伤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岭;廉翠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