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骨及钙化组织快速脱钙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李海;邓志勇;陈芳;丁敏;姚丽倩;陈金珍;张阳;徐松;郑晓娟;顾静凤;周静

关键词:脱钙, 改良, 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及钙化组织改良快速脱钙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骨肿瘤患者需脱钙处理的骨组织病理切片资料.结果:改良骨及钙化组织快速脱钙法脱钙时闭较常规脱钙法缩短>48 h,切片厚薄均匀,平坦完整,结构清晰,着色均匀.结论:对骨及钙化组织脱钙方法进行改良,可缩短骨及钙化组织的制片时间、并制出优良切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骨及钙化组织快速脱钙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及钙化组织改良快速脱钙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骨肿瘤患者需脱钙处理的骨组织病理切片资料.结果:改良骨及钙化组织快速脱钙法脱钙时闭较常规脱钙法缩短>48 h,切片厚薄均匀,平坦完整,结构清晰,着色均匀.结论:对骨及钙化组织脱钙方法进行改良,可缩短骨及钙化组织的制片时间、并制出优良切片.

    作者:李海;邓志勇;陈芳;丁敏;姚丽倩;陈金珍;张阳;徐松;郑晓娟;顾静凤;周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结肠恶性淋巴瘤2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好发于右半结肠;以腹部肿块、腹痛、消化道出血以及体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大肠癌或肠道慢性炎症;采取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结论:早期确诊并手术切除病灶后辅助化疗和放疗,能有效提高结肠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韩彦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连续硬膜外镇痛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循环功能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分析连续硬膜外镇痛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循环功能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60例,心功能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4,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30例和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镇痛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24 h(T2)、48 h(T3)4个时间点各抽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内皮素浓度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前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镇痛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且血浆内皮素浓度显著降低,与单纯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镇痛可抑制内皮素的释放,有助于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梁永新;王世端;腾如阳;江岩;王明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治疗后30 d和90 d分别进行抑郁量表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2天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及90 d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抑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干预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柠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212眼)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分为非球面切削组(n=53,106眼),标准切削组(n=53,106眼),分别行非球面个体化切削和常规标准切削,比较2组术后1,3,6个月视力、屈光度、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切削组的Q值低于标准切削组(P<0.05);2组术后均无佳矫正视力下降情况发生;非球面切削组术后效果满意率95.28%(101/106),标准切削组术后效果满意率85.84%(91/1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更有助于维持角膜的非球面性.

    作者:赵向阳;刘军;李卫平;刘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OEMS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OEMS综合征具有5大主要表现: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障碍、M蛋白以及皮肤损害.对孤立性病灶治疗可采取放疗和/或手术切除;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者可试用三苯氧胺进行治疗,也可采用大剂量化疗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POEMS综合征可行放疗、化疗、手术及激素治疗,也可大剂量化疗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李志平;李文涛;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45例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1个月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比、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泌乳素、睾酮)及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对照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比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比治疗后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黄体生成素、睾酮、胰岛素抵抗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组胰岛素抵抗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行肾穿刺活检149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行肾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行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第1次穿刺1针成功率为91.28%,2针成功率为5.37%,3针成功率为2.68%;行2次穿刺1例(0.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4%(9/149),1例(0.67%)需特殊处理,余自行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行肾活检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迅速准确、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的组织学取材方法.

    作者:陶山;张显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观察组)应用环孢素A和强的松联合治疗,以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判定其治疗效果,并与单纯激素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计数分别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1),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与糖皮质激素强的松联合应用,可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减少复发,同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玉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孕妇孕中期(14~19+6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在产前筛查先天出生缺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2 149例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等因素,应用仪器配套的产前筛查风险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脊柱裂的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采用B超和/或细胞染色体检查进行确认,根据随访及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2 149例孕妇筛查出出生缺陷高风险136例,筛查阳性率为6.33%,其中唐氏综合征、开放性脊柱裂和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阳性率分别为4.14%,1.77%,0.42%.唐氏综合征检出率为66.67%,筛查假阳性率为3.75%;开放性脊柱裂检出率为100%,筛查假阳性率为1.8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筛查出生缺陷是可靠和有效的,结合产前诊断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邱振华;高艳;吴玉华;戚子惠;黄金波;舒云华;陈宇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4例(89.8%),死亡2例(4.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常导致肺客积缩小、肺活量减低、大通气量降低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省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耳鸣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引起耳鸣原因较多,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对于耳鸣的诊断与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通过药物治疗、掩蔽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及中医治疗等综合治疗,耳鸣症状可消失或缓解.本文从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角度,对耳鸣的临床分类、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飞;李泽卿;王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RhD血型中不同型血浆和血小板输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RhD血型中不同型血浆和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RhD阴性者于输注RhD阳性血浆和血小板前、后跟踪检测抗D效价,对32例RhD阳性者于输注RhD阴性血浆前、后进行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定量和尿血红蛋白定性试验的检测比较.结果;输注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40例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阳性血浆和血小板后3个月,抗D效价阳性者由输注前2例增加为3例;32例RhD阳性患者输注RhD阴性血浆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尿血红蛋白定性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可能减少RhD不同血型血浆和血小板输注,在无RhD同型血浆或血小板时,RhD不同型的输注也可以进行.

    作者:梁玉;朱伟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下佳乐施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过敏反应是发作极其迅速的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致敏人群接触特异抗原后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和休克,严重休克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本院成功抢救全身麻醉下佳乐施(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如下.

    作者:孟晓钟;李建伟;张艺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特点及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350例,按年龄分为Ⅰ组(220例)和Ⅱ组(130例),对2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Ⅱ组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栓出率及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持续时间均高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明显昼夜节律,Ⅱ组无明显昼夜节律;2组慢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均较快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延长(P<0.05),且Ⅱ组较Ⅰ组明显;快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ST段压低幅度与慢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ST段压低幅度比较,以及Ⅰ,Ⅱ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增高,且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延长;>80岁男性冠心痛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无明显昼夜节律,慢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较快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显著延长.动态心电图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的检测和评估手段.

    作者:邓玉;王钢;江亚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动过缓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比较VVI单腔起搏器植入右心室间隔部和右心室心尖部对心动过缓患者术后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及血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植入VVI单腔起搏器患者23例,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11例为治疗组,同时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1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和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手术时间、QRS波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阈值、感知闲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较治疗组血清脑钠肤水平增加(P<0.05).结论:与传统植入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情况,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作者:张燕;刘鹏;李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狭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血管造影的对照,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在颅内动脉狭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中的价值.方法:58例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后,其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多项指标(Vm,Vs,Vd,PI,RI)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51例患者与术前比Vs,Vm,Vd下降,PI值增高,RI值变化不大,经颅彩色多普勒及脑血管造影随访所有患者无再发狭窄;5例患者出现Vs,Vm,Vd增快,PI值增高,但均未见反流信号;2例出现Vs增快,Vm增快,Vd降低.中、重度狭窄经颅彩色多普勒与脑血管造影相符率较高,分别占89%,83%.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与脑血管造影均可作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手段.

    作者:王磊;何国厚;郑虎;王华;陈新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为寻找有效、合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提供理论依据并减少子宫切除率.方法:治疗组50例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为口服妇康片(炔诺酮)50例患者,观察2组子宫切除率、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组50例中1例手术(2%)、月经量评分>100分2例(4%);对照组50例中8例手术(16%)、月经量评分>100分12例(24%).治疗组子宫切除率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前及放置后3,6,12个月月经量评分分别为131.0±51.2,53.0±21.9,36.7±19.7,17.9±6.8;子宫内膜由(13.2±4.3)mm分别降至(8.5±1.9)mm,(7.2±1.5)mm,(6.2±1.1)mm.结论: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可以减少月经量并降低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的子宫切除手术率.

    作者:徐艳;李淑清;周巧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XCR4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可检测到CXCR4的表达,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XCR4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高表达CXCR4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肖奋强;狄茂军;孙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09例随机分为Ⅰ组(37例),Ⅱ组(29例),Ⅲ组(43例),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3组用药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3组用药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Ⅲ组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优于Ⅰ组,Ⅱ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或阿司匹林.

    作者:郭明春;盛和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