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涛;贾金广;王敏;王金亮;臧金萍;王红军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脂联素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5例)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0例);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时照组.分别测定脂联素、血浆内皮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均明显高于时照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脂联素明显低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与血浆内皮素浓度、CD62p、CD63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降低,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升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血浆脂联素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与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作者:宁静;郑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前间隙连续注射胶原酶与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组,A组(74例)胶原酶连续注射后再联合臭氧注入;B组(46例)自控泵按5 mL/30 min速度连续注射胶原酶;C组(60例)胶原酶一次性注入.3组胶原酶用量均为1200 u.结果:A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8.65%,B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5.65%;C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男别为78.33%和90.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前间隙连续注入胶原酶和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高效、安全等优点.
作者:许成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雏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外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共纳入9项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采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组(1233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I缺失型明显高于对照组(1415例)(P<0.05),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为1.33[1.01,1.74],无发表偏倚.结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相关,具有该基因缺失型的个体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王向红;王秀文;陈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尼莫地平检测脑血管反应性与屏气试验的比较,判断尼莫地平试验的可行性.方法:78例体检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和屏气试验2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的影响,计算脑血管反应性(尼莫地平试验)和屏气指数(屏气试验).结果:2例女性被检者因血压下降未完成试验,成功率97.4%.2种方法检测的大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与基础平均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试验能够检测脑血管反应性,安全性高.
作者:臧卫周;徐军;杨红旗;王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潜伏期药物干预对无痛分娩产程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潜伏期使用2%利多卡因200 mg湿敷宫颈,活跃期应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行椎管内麻醉,采用自控阵痛泵硬膜外腔给药行无痛分娩.对照组单纯实施无痛分娩.未用药组不用以上3种药物干预.观察对比3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时照组第一产程、总产程及难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未用药组第一产程、总产程、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及镇痛有效率度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二、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宫颈湿敷利多卡因能缩短无痛分娩的产程,降低难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卢志茹;刘朝霞;王丽欣;李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糖尿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18例住院患者,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糖尿病痛史>5年)88例,单纯冠心痛患者3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管均有不同程度轻、中度狭窄(50%~75%).对其分别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并于1.5~2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随访评估,对其中严重缺血和心肌梗死患者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糖尿病组随访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轻度缺血45例,中度缺血36例,阴性7例,随访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轻度缺血32例,中度缺血44例,严重缺血及心肌梗死10例(血管狭窄>90%),2例死亡;单纯冠心病组随访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轻度缺血20例,中度缺血8倒,阴性2例,随访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轻度缺血18例,中度缺血11例,严重缺血及心肌梗死1例(血管狭窄>90%),死亡0例.2组间随访后较随访前缺血面积、严重程度、射血分数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4.38,2.58;P均<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及监测、评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其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贾鹏;郭万华;高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一种新型生长抑素类似物depreotide.方法:以Fmoc固相法合成depreotide的环肤片段部分cyclo-[(N-Me)Phe-Tyr-DTrp-Lys-Val-Hey] 和线性肽部分[CH2-CO.β-Dap-Lys-Cys-Lys.amide] ,经过液相片段连接法将2片段连接,经过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进行产品纯化鉴定.结果:采用Fmoc固相法和液相片段连接法合成的产品经质谱分析后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为1 358,为depreotide;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达到95.29%.结论:采用固相合成法和液相片段连接法合成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depreotide.
作者:夏伟;侯仁花;吕中伟;蔡海东;袁雪宇;胡海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105例结直肠癌中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检测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病理进展与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文清;高双全;黄伟;李静;徐彤;邱俊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宫腔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宫腔放置Folly氏双腔导尿管引流及宫腔冲洗,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11例痊愈出院,随访1年9例,无复发病例;1例经保守及联合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单纯宫腔积脓保守治疗可达到治愈目的;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防止本病发生.
作者:曲利霞;权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旋转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美国GE公司二代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对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32例患者在行常规多体位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旋转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的影象学改变.结果: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及旋转式冠状动脉造影均发现41支冠状动脉狭窄>5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冠状动脉轻度病变2种检查方式分别发现40支、51支,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漏诊轻度病变11支,占21.56%.结论:对冠心痛的诊断.旋转式冠状动脉造影未显示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但对临床高度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行旋转式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已存在的轻度病变,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清伟;潘朝新;何新兵;吴海姗;梁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法洛四联征应用Gore-Tex人造血管行体-肺中心分流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21例重症法洛四联征患者应用Gore-Tex人造血管行升主动脉至主肺动脉的分流手术.1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Gore-Tex人造血管直径4~10 mm.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9.5%(2/21).全组均获得理想的血流量,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1);主肺动脉直径和左、右肺动脉直径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80.95%)患者在术后1年内接收二期根治手术,无死亡病例.其余2例患者缺氧症状,左心宣及肺动脉发育均明显改善,等待根治手术.结论:应用合适口径Gore-Tex人造血管行体-肺分流术可明显改善重症法洛四联征症状、体征,为重症法洛四联征根治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宋士秋;李温斌;王圣;王盛宇;董然;张健群;周其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8例)及对照组(54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35 d后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刘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肺炎表原体感染在冠心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G和/或Ig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抗体效价的提高,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2~4倍.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可查到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证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病理组织学支持肺炎表原体感染促进冠心痛的发生、发展,但抗生素在冠心痛的治疗及预防的实验结果显示其不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率.因此,需进一步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期更为合理治疗和预防冠心痛.
作者:刘明伟;蒋立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13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右心室内径扩大,肺动脉内径增宽,三尖瓣反流.7例患者左、右肺动脉内径增宽,检出肺动脉内附壁栓子7个.栓子附着处彩色多普勒均可见充盈缺损.6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肺动脉狭窄,1例合并卵圆孔重新开放.结论:超声心动图可通过对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直接诊断肺动脉栓塞,也可通过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等超声表现结合临床资料间接诊断.
作者:傅蕴韵;张桂萍;任群;崔海峡;温瑜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合成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并构建pGenesil-1-shRNA质粒表达载体,研究其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设计2条特异性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与pGenesil-1质粒载体连接,导入大肠癌Lovo细胞、筛选稳定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筛选的稳定表达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survivin基因低表达的Lovo细胞停滞于G2/M期从而导致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结论: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能有效降低survivin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作者:熊英;王爱民;郭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12)给予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对照组(n=12)给予长春新碱或环磷酰胺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娟;刘晓蕙;王丹;舒华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扁平疣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他扎罗汀乳膏,患处涂抹,1次/d;对照组给予肤丁胺软膏,惠处涂抹,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评价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25%,对照组有效率6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9例患处出现-过性红斑、灼痛,2例患者皮损周边出现色素减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可靠,是安全的皮肤科外用药物.
作者:梁占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内径与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压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成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窦性心律组(122例)与心房颤动组(120例),分别对2组左心房内径、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力进行相关分析,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的左心房内径与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呈直线相关,瓣口面积与左心房平均压亦呈直线相关;窦性心律组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左心房内径=52.147-6.756 ×瓣口面积+0.158×左心房平均压,方程检验的F值=12.346(P<0.01);心房颤动组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左心房内径=51.609+0.179×左心房平均压,方程检验的F值=4.472(P<0.05).结论:单纯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左心房压力是影响左心房内径的重要因素,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不同.
作者:吴玉付;李醒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幽门成型术的抗反流作用.方法:近端胃切除术同时以幽门为中点纵形切开约2.5 cm,并横行缝合,以扩大幽门开放程度,促进胃排空.结果:106例患者手术后幽门平均宽度1 cm,平均胃排空时间43 min,与随机抽取的60例未行幽门成型术的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胃排空时间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哽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幽门成型术对防治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物反流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但对胃切除>70%者不可勉强实施幽门成型.
作者:高文俊;孟庆宇;王成吉;付金书;李刚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2种氧氟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国产氧氟沙星片0.3 g,HPLC法测血药浓度,用DAS 2.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和参比氧氟沙星片tmax分别为(1.19±0.85)和(0.89±0.42)h.cmax分别为(3.28±1.22)和(3.67±1.03)mg/L,t1/2分刺为(5.80±11 02)和(5.54±0.84)h,AUC0 t分别为(20.24±3.84)和(20.86±3.42)mg·h/L,AUC0-∞.分别为(21.56±4.14)和(21.98±3.80)mg·h/L.2种国产氧氟沙星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t 0为(97.1±9.2)%,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表明2种制剂主要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制剂AUC0-t和Cmax的90%可信限分别为参比制剂的93.0%~100.4%和73.7%~101.7%.结论:2种氧氟沙星片生物等效.
作者:李红梅;秦玉花;赵红卫;张伟;赵钰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