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崇照;师国珍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与正常胸腺中CD53与胸腺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异常增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与正常胸腺(对照组)中胸腺细胞CD4、CD8、CD45RA、CD45RO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和对照组胸腺组织CD5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双阳性细胞(CD4+CD8+)、单阳性细胞(CD4+CD8-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5RA分子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5RO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荧光定量PCR发现CD5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为(4.45±0.5),对照组为(5.58±3.140),与对照组相比较,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CD53mRNA的表达上调2.66倍.结论:CD53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细胞亚群异常分布有关,可能与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及其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李倩如;李沛;赵航;杜英;杨璇;高峰;张清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惠者左心室心肌面积及质量指数逆转的价值.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0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于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蓉积、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及质量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及质量指数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逆转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面积及质量重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其予以定量评价.
作者:边晓琳;张连仲;马桂英;程兆云;段少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综合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手术病理学资料,提高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后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和病理资料.结果: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3例,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7例.肿瘤位于胃18例,小肠5例,结肠2例,肠系膜1例;所有惠者均无淋巴结肿大.免疫组化显示:CD34阳性率92.3%,CD117阳性率96.2%.结论:检测CD34,CD117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金标准;肿瘤大小和核分裂的多少是病理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CT,MRI综合影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良恶性趋势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文兵;罗江平;汪明全;袁芳;吴炅;温云;姜剩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l夥像学表现.结果:长骨骨巨细胞瘤位于股骨下端8例.胫骨上端6例.股骨上端1例,肱骨上端1例,肱骨下端1例,桡骨下端1例.长骨骨巨细胞瘤表现为偏侧性、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17例),可有骨壳、分隔及骨嵴、硬化边、液-液平面和软组织肿块.结论:长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对长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左自军;刘晓梅;刘秀民;于四堂;任银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头溢血的各种诊断方法,为临床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合理方法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乳头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溢血涂片法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55.0%,钼靶X线摄片诊断准确率为67.5%,乳管镜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2.5%,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5%.联合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独应用乳头溢液涂片、钼靶X线摄片和乳管镜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乳头溢血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6.00%,乳腺癌26.67%,囊性增生、炎症、导管扩张症7.33%.结论:联合诊断可提高乳头溢血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秦坚;朱晨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葡萄胎、子痫前期等和滋养层细胞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病理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方法,比较葡萄胎组织、早孕绒毛、子痫前期足月胎盘和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正常足月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B等蛋白酶的表达差异.结果:5种胎盘绒毛组织中,仅旱孕绒毛明显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8(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在足月胎盘组织中较为明显(P<0.05),且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较正常胎盘组织弱(P<0.05).葡萄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的表达弱于正常旱孕绒毛组织(P<0.05).而其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自然分娩的胎盘组织(P<0.05).5种绒毛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等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可能和葡萄胎、子痫前期等与滋养层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的病理发生有关.
作者:庞战军;周君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并与40例未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NDR组(P<0.01).血清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512,r=-0.517,r=-0.523).结论:脂联素具有抗高血糖、抗炎等多种效应.脂联素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在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有利;张健;谢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肺动脉压升高的疾病.并不伴随明显的左心衰竭.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由于左向右的大量分流使肺血流增多而造成.肺动脉高压是渐进的,大部分患者在30~50岁出现症状并死亡.临床上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去避免其继续发展.静脉内注射前列腺素,经证明对治疗肺动脉高压有效.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对终末期患者或许是好的治疗方式.但是否有合适的供体是限制这一治疗方案的主要因素.口服用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生存率有较大的改善.本综述通过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与诊断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朱耀斌;胡滨;刘迎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癌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注射剂5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水平及妊娠结局(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时照组(P<0.05),割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可以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症状和妊娠结局,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杨德;陈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诊治的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快速病理检查.38例患者均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术后均门诊随访,每1~2个月摄X线胸片观察胸腔积液情况,有效率为92.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处理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效果好、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等优点.
作者:张连福;朱霞;陈明会;张泉河;李希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动脉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行64排MSCT扫描检查下肢动脉,根据结果分为周围动脉病组41例和无用围动脉病组23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结果.结果:用围动脉痛组与无周围动脉病组的年龄、糖尿病痛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年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病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危险因素是年龄.
作者:丁胜;赵湜;王红祥;王中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对铁缺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常用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蛋白.以骨髓铁染色结果为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的诊断效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铁正常患者比较,铁缺乏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低.尤以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降低明显.ROC曲线显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诊断效率高.结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早期、有价值的指标,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缺乏疾病的筛查.
作者:高绍华;董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种植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种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道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随访3.5~12个月.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支架种植术是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彦康;刘裕恒;黄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微小残留病灶是白血病患者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时精确检测到微小残留病灶并给予彻底清除是白血病治疗的关键.本文就微小残留病灶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丹蕾;马保根;张茵;翟亚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 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标本中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蚤白的表达.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年龄和性别中二者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但在大肠癌组织分化、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均存在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癌组织中有更高的检出率,临床晚期较临床早期的患者有更高的表达,其表达同组织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关.瘦素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与单纯放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和同步放疗,放疗总剂量60 Gy,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用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4%(20/27)和45%(9/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1.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40%,2年生存率分别为28%和15%,2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
作者:亢崇照;师国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贫血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87例产妇在产后第7,14和28天分别采集末梢血测定血红蛋白水平,第28天行CES-D量表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7天血红蛋白水平与第28天CES-D量表测试评分呈负相关(r=-4.26,P<0.05).第7天非贫血产妇CES-D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贫血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旱期贫血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睿;张菊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现察奥氮平冶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奥氮平治疗急性脑卒中后阳性精神障碍患者36例,2.5 mg/d,每晚口服,3 d无效增加剂量至5.0 mg.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 d后阳性精神症状评分、医疗保健评分和睡眠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患者阳性精神症状评分,医疗保健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阳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萍;孔岳南;许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倒)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静眯滴注;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氧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d.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李翔;张环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作者: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高阅春;张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