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

薛庆海;蔡亭

关键词:毒性中药, 附子, 炮制规格, 鉴别, 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结论:毒性中药附子因其炮制方法不同,形成不同的炮制规格,药性有所不同,附子未经炮制宜谨慎使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作用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07 ~2012年我院86例IgA肾病继发蛋白尿病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增加口服雷公藤多甙片及强的松,对照组不服用强的松,给予TWP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矫正X2=9.06,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较雷公藤单药具有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等作用.

    作者:冯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甘草泻心汤治疗艾滋病难治性口腔溃疡25例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药.方法:选择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25例,采用甘草泻心汤为主并随症加减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口腔溃疡治愈22例,好转3例,全部有效,其中2周治愈9例,4周治愈1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溃疡愈合快、服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党中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口服通心络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丹参片(3片/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比较,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指数、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优于丹参片.

    作者:金洁婷;何宝伦;杨金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灸并用治疗经筋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并用治疗经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筋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燔针组、针灸结合组各30例,4组疗程均为7d,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经筋病患者疗效比较,燔针组与针刺组、艾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结合组与燔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灸结合组较其他3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并用治疗经筋病,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疗效确切.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孙桂芝“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中的运用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显著的生物学特性,也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的表现,亦是当今恶性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仍未攻破的难题.目前恶性肿瘤的转移是90%病人死亡的原因,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是现阶段治疗恶性肿瘤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随师侍诊两年,对孙桂芝教授基于“治未病”学术思想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整理如下,以便临床借鉴.

    作者:刘声;雷娜;孙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4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行患侧面部针刺及穴位隔姜灸.结果:46例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万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白兆芝辨治口味异常临证经验

    口味异常是由于脏腑之气偏盛或偏衰而致脏腑失和之气上溢于口所形成的口有异味的病证.临床多见口苦、口酸、口成、口甜、口臭,但亦有口中铁锈味、口中煤油味等少见病证.白兆芝教授认为口味异常应首辨脏腑病位,其与脾胃、肠、肝胆等脏腑关系密切,同时也与心、肾相关.临证需舌脉症合参,辨清寒热虚实,具体情况当酌情辨治.

    作者:白煜;白震宁;白宇宁;王海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腹泻中医诊治研究述评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消化系统的表现,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其中糖尿病腹泻的发病率为10 ~ 22%.糖尿病腹泻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性、间歇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可伴腹胀、乏力、倦怠等症状,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对糖尿病腹泻的中医常见症状、证型、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整理分析,以寻找其共同特点.

    作者:张静毅;魏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垂体、脊髓在电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针刺对CRH、ACTH及CORT分泌的调控与垂体及脊髓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针刺对脊髓损伤及垂体摘除模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结果:针刺可下调脊髓损伤模型CRH水平,上调CORT水平;下调垂体摘除模型CRH及CORT水平.结论:针刺调节HPA轴的功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分泌CRH,调控CORT分泌.

    作者:王少军;谭连红;张娇娇;朱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难经》脉诊理论贡献探析

    《难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难经》的脉诊理论,在独取寸口、三部九候、重视天人相应整体观及脉象主病等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对于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李东垣“顺应四时”医学理论探讨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故此在预防、治疗、养生、保健时,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本文通过研究李东垣“顺应四时“的学术思想,概括为脏腑生理机能与四时升降相类、病因病机与四时密切相关、治疗法则当与四时参合、遣方用药宜与四时相宜、养生保健应顺应四时等几个方面,这种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至今仍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及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

    作者:李基赫;高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刺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围刺对肥胖症患者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的影响.方法:49例患者分为肥胖组31例和塑形组19例,采用局部围刺结合辨证分型取穴为主的方法,1个疗程后观察体质量、BMI、WC的变化.结果:肥胖组总有效率为87.1%,优于塑形组27.8%: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W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刺法对减肥及塑形均有显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和保健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立新;黄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补心益胆、安神定志法治疗163例惊恐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益心胆、安神定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补益心胆安神定志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帕罗西丁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及SAS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体疗效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A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第3天起试验组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第3天起2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干、便秘等消化系统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心胆、安神定志法治疗惊恐障碍疗效确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且起效较早、副作用较对照组少.

    作者:杨国华;李宁;吴晓青;顾秀玲;董涛;董永丽;易璐莹;王志平;赵腾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绝经期抑郁症从肾脑而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常发生在绝经前后,临床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等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笔者从肾脑平衡失调理论入手,阐述慢性应激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进而影响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孟安琪;侯小艳;高超;李默;付沈康;任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伤寒论》和解少阳法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指导意义

    运用《伤寒论》中六经相关理论,从和解少阳法探讨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新思路.认为支气管哮喘发病是由于久病正虚,邪居少阳,正邪交争,少阳经气逆乱引起少阳枢机不利所致.少阳证之“休作有时”,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表现出来的夜间“定时发作”是不谋而合的.提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应遵从和解少阳、疏利枢机的治疗原则,着手辫证论治.

    作者:赵克明;徐洪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

    目的:探讨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结论:毒性中药附子因其炮制方法不同,形成不同的炮制规格,药性有所不同,附子未经炮制宜谨慎使用.

    作者:薛庆海;蔡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乳安汤联合健乳操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给予乳安汤合并健乳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38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治疗后,治疗组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 <0.05),孕酮(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结论:自拟乳安汤合并自拟健乳操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对配伍研究

    收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376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统计中药复方数据库中2味药的配伍,得到药对5698对.采用X2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高频药对的功效配伍进行分析,得到药对配伍特色:补虚药与祛风湿药、祛风湿药与解表药、补虚药与解表药、补虚药与补虚药、祛风湿药与祛风湿药、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及其代表药对,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柳春;梁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腹针特色疗法

    目的:通过临床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探索KOA的腹针特色疗法.常规腹针疗法治疗KOA确有显著止痛疗效.笔者结合个人临床治疗医案,在常规腹针疗法治疗KOA的基础上,探索行针和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膝关节的腹针特色疗法,动静结合,止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郭鑫;王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武口奔牛社区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分析

    目的:通过对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奔牛社区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辨证分型的分析,期望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中医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与发展的新途径,以期对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养生、运动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在社区所管辖的7375人口数中,筛查出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年龄在18岁~ 80岁之间)712人,其中通过对502人进行了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分析.结果:在502例规范管理人员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瘀血内阻型>阴阳两虚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瘀血内阻型.

    作者:叶雪萍;叶雪玲;马利萍;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