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对配伍研究

柳春;梁永林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复方, 药对, 配伍规律
摘要:收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376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统计中药复方数据库中2味药的配伍,得到药对5698对.采用X2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高频药对的功效配伍进行分析,得到药对配伍特色:补虚药与祛风湿药、祛风湿药与解表药、补虚药与解表药、补虚药与补虚药、祛风湿药与祛风湿药、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及其代表药对,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湿疹从肝脾论治探析

    探讨肝脾与慢性湿疹发生、发展的关系,阐述脾虚是慢性湿疹发病的始动环节,肝血虚、肝血瘀、虚瘀生风是慢性湿疹发病的病机核心,提出了健脾气、祛脾顽湿、养肝血、滋肝阴、疏肝气、潜肝阳、活肝血、息肝风辨证治疗慢性湿疹的中医药方法.

    作者:刘学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白兆芝辨治口味异常临证经验

    口味异常是由于脏腑之气偏盛或偏衰而致脏腑失和之气上溢于口所形成的口有异味的病证.临床多见口苦、口酸、口成、口甜、口臭,但亦有口中铁锈味、口中煤油味等少见病证.白兆芝教授认为口味异常应首辨脏腑病位,其与脾胃、肠、肝胆等脏腑关系密切,同时也与心、肾相关.临证需舌脉症合参,辨清寒热虚实,具体情况当酌情辨治.

    作者:白煜;白震宁;白宇宁;王海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文本挖掘探索人参相关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人参相关病证方药相应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人参文献数据,采用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人参相关疾病、证候、方剂等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人参相关疾病以心力衰竭、糖尿病为核心;证候以气阴两虚为核心;代表方剂有人参汤、人参养荣汤等;人参常用配伍药有麦冬、黄芩等.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病证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作者:梁非;田景平;蔡峰;郑光;郭洪涛;展俊平;张弛;吕诚;姜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刺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围刺对肥胖症患者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的影响.方法:49例患者分为肥胖组31例和塑形组19例,采用局部围刺结合辨证分型取穴为主的方法,1个疗程后观察体质量、BMI、WC的变化.结果:肥胖组总有效率为87.1%,优于塑形组27.8%: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W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刺法对减肥及塑形均有显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和保健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立新;黄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桔梗半夏汤治疗术后胃瘫

    目的:探讨桔梗半夏汤在术后胃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对11例术后胃瘫患者在调整静脉营养、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策略的同时给予口服桔梗半夏汤治疗,随访并总结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在3周内恢复进食,平均12.5d,且6个月追访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半夏桔梗汤治疗术后胃瘫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姜敏;周琴;肖俐;左明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

    目的:探讨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结论:毒性中药附子因其炮制方法不同,形成不同的炮制规格,药性有所不同,附子未经炮制宜谨慎使用.

    作者:薛庆海;蔡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五子衍宗方对实验性隐睾小鼠复位固定术后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方对实验性隐睾小鼠复位固定术后睾丸生精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五子衍宗方100、200 mg· 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分别行睾丸腹腔固定术制隐睾模型,假手术组将睾丸提至腹腔后即回复阴囊而不行固定术;术后常规饲养14d后,对模型组及五子衍宗方组再行隐睾复位固定术,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纯净水0.01mL·g-1,五子衍宗方100、200 mg·kg-剂量组分别灌服相应剂量五子衍宗方,各组小鼠连续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睾丸重量、精子密度、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周期,光、电镜观察睾丸组织学变化.结果:五子衍宗方能够提高模型小鼠睾丸重量,增加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恢复睾丸内各级生精细胞百分比,从而改善隐睾小鼠复位固定术后睾丸组织的病理性变化.结论:五子衍宗方能够促进隐睾小鼠睾丸复位固定术后的睾丸生精功能恢复.

    作者:曾晓;袁丁;王婷;刘苗苗;狄国杰;张海滨;李靳;刘朝奇;张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匮要略》痹证探析

    痹证是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痹证进行了详尽论述,本文主要对《金匮要略》所论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治法及用药特点进行探析,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吴晋英;李俊莲;张世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三联用药配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症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三联用药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南阳医专中医附属医院已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造口术、盆腔黏连松解术,并经美蓝通液证实双侧输卵管通畅的60例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中西医三联用药治疗;对照组30例腹腔镜术后通液1次,等待自然受孕.术后1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66.67%,痊愈率66.67%,积水复发率6.67%;对照组妊娠率33.33%,痊愈率26.67%,积水复发率26.67%,2组术后1年妊娠率、痊愈率、积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三联用药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可以提高妊娠率,降低积水复发率.

    作者:冯冬兰;李改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甘草泻心汤治疗艾滋病难治性口腔溃疡25例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药.方法:选择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25例,采用甘草泻心汤为主并随症加减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口腔溃疡治愈22例,好转3例,全部有效,其中2周治愈9例,4周治愈1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溃疡愈合快、服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党中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4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行患侧面部针刺及穴位隔姜灸.结果:46例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万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孙桂芝“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中的运用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显著的生物学特性,也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的表现,亦是当今恶性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仍未攻破的难题.目前恶性肿瘤的转移是90%病人死亡的原因,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是现阶段治疗恶性肿瘤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随师侍诊两年,对孙桂芝教授基于“治未病”学术思想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整理如下,以便临床借鉴.

    作者:刘声;雷娜;孙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肾精命火命门新论

    探讨生身之前和生身之后两个阶段定义的命门、命火与肾精:(1)肾精即生殖之精,源于父母并包含生命的全息,生身之前的命火、命门皆藏其中,生身之后的肾精只蕴藏下一代的生命;(2)命火为生命的火种,即精卵中具有原始发动细胞分裂作用的力量.生身之前藏于源自父母的先天之精中,生身之后藏于两肾之间的命门,二者主宰自身的生命活动,也主宰孕育下一代的生殖之精;(3)命门,生命之门,是命火团聚伏藏之所.生身之前居于源自父母的先天之精中,生身之后居于两肾之间,与两肾构成坎卦.

    作者:郭晓东;曲道炜;郑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丹参酮ⅡA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间入住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组联合曲:、他嗪治疗组为丹参酮ⅡA组治疗组,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凝血4项、生化指标等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丹参酮ⅡA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改善情况等方面,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对比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在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作者:郑晓华;许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诸病源候论》面部官窍望诊理论探讨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因和证候的专著.从该书所载的病证等方面的内容来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对诊法的应用已经达到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本文试总结《诸病源候论》中有关面部官窍望诊法理论内容,包括目诊、耳诊、口诊、唇诊、齿诊、鼻诊等,以丰富中医面部望诊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追溯其发展脉络.

    作者:杜松;张玉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李东垣“顺应四时”医学理论探讨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故此在预防、治疗、养生、保健时,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本文通过研究李东垣“顺应四时“的学术思想,概括为脏腑生理机能与四时升降相类、病因病机与四时密切相关、治疗法则当与四时参合、遣方用药宜与四时相宜、养生保健应顺应四时等几个方面,这种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至今仍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及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

    作者:李基赫;高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心理学对情感过程的认识

    中医情志论是中医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保健、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情志的产生、作用及对脏腑的影响等几方面对中医的情志理论进行探析,总结中医心理学的情志理论,以充实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内容.

    作者:邵祺腾;王昊;张振华;李黎;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作用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07 ~2012年我院86例IgA肾病继发蛋白尿病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增加口服雷公藤多甙片及强的松,对照组不服用强的松,给予TWP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矫正X2=9.06,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较雷公藤单药具有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等作用.

    作者:冯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半夏等6种中药超临界CO2萃取物对青霉素诱发大鼠痫性放电和海马区相关递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半夏等6种中草药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诱发惊厥模型的对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惊厥模型,比较灌胃各药对惊厥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采用HPLC法比较各药对海马区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影响.结果:(1)半Ⅱ、柴Ⅰ、天Ⅱ、钩Ⅱ、石Ⅰ、石Ⅱ均可不同程度地延长青霉素诱发痫性的发作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延长痫性放电的潜伏期,减少痫波发放频率,减小放电高波幅;(2)钩Ⅱ和半Ⅱ能显著降低Glu的含量(P<0.05);柴Ⅰ、石Ⅰ、天Ⅱ和半Ⅱ能显著升高GABA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1)半Ⅱ、柴Ⅰ、天Ⅱ、钩Ⅱ、石Ⅰ、石Ⅱ可抑制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诱发的癫痫发作和痫性放电,产生抗癫痫作用,其中半Ⅱ是对抗青霉素点燃惊厥发作有效的药物,其作用性质与托吡酯相似,且对该模型的对抗作用优于托吡酯;(2)柴Ⅰ、石Ⅰ和天Ⅱ的抗惊厥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显著增加大鼠海马GABA的含量、提高GABA功能实现,钩Ⅱ通过降低Glu的含量、限制Glu兴奋系统功能实现,半Ⅱ既能增加GABA的含量又能降低Glu的含量,其抗痫作用可能与加强GABA抑制功能和/或限制Glu兴奋功能有关.

    作者:杨蓉;王明正;成银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口服通心络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丹参片(3片/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比较,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指数、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优于丹参片.

    作者:金洁婷;何宝伦;杨金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