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兰;李改非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方法:82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2.5%、90.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王彦霞;廖爱华;柳贵梅;苑振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在2个疗程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宋易华;兴伟;徐志峰;李录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人参相关病证方药相应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人参文献数据,采用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人参相关疾病、证候、方剂等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人参相关疾病以心力衰竭、糖尿病为核心;证候以气阴两虚为核心;代表方剂有人参汤、人参养荣汤等;人参常用配伍药有麦冬、黄芩等.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病证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作者:梁非;田景平;蔡峰;郑光;郭洪涛;展俊平;张弛;吕诚;姜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方对实验性隐睾小鼠复位固定术后睾丸生精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五子衍宗方100、200 mg· 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分别行睾丸腹腔固定术制隐睾模型,假手术组将睾丸提至腹腔后即回复阴囊而不行固定术;术后常规饲养14d后,对模型组及五子衍宗方组再行隐睾复位固定术,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纯净水0.01mL·g-1,五子衍宗方100、200 mg·kg-剂量组分别灌服相应剂量五子衍宗方,各组小鼠连续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睾丸重量、精子密度、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周期,光、电镜观察睾丸组织学变化.结果:五子衍宗方能够提高模型小鼠睾丸重量,增加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恢复睾丸内各级生精细胞百分比,从而改善隐睾小鼠复位固定术后睾丸组织的病理性变化.结论:五子衍宗方能够促进隐睾小鼠睾丸复位固定术后的睾丸生精功能恢复.
作者:曾晓;袁丁;王婷;刘苗苗;狄国杰;张海滨;李靳;刘朝奇;张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消化系统的表现,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其中糖尿病腹泻的发病率为10 ~ 22%.糖尿病腹泻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性、间歇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可伴腹胀、乏力、倦怠等症状,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对糖尿病腹泻的中医常见症状、证型、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整理分析,以寻找其共同特点.
作者:张静毅;魏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CRH、ACTH及CORT分泌的调控与垂体及脊髓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针刺对脊髓损伤及垂体摘除模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结果:针刺可下调脊髓损伤模型CRH水平,上调CORT水平;下调垂体摘除模型CRH及CORT水平.结论:针刺调节HPA轴的功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分泌CRH,调控CORT分泌.
作者:王少军;谭连红;张娇娇;朱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建立MCF-7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方法:先采用MCF-7细胞株成功建立移植瘤模型,后利用骨髓穿刺针行余20只裸鼠肿瘤原位移植.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移植瘤病理学检测,IHC法检测ER的表达.结果:接种瘤细胞后第12天成瘤,行裸鼠间原位移植后4d即可见肿瘤生长,成瘤率100%,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ER(+).结论:利用骨髓穿刺针建立人乳腺癌裸鼠间原位移植模型,其成瘤率高、可重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造模方法.
作者:周跃华;殷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桔梗半夏汤在术后胃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对11例术后胃瘫患者在调整静脉营养、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策略的同时给予口服桔梗半夏汤治疗,随访并总结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在3周内恢复进食,平均12.5d,且6个月追访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半夏桔梗汤治疗术后胃瘫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姜敏;周琴;肖俐;左明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收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376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统计中药复方数据库中2味药的配伍,得到药对5698对.采用X2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高频药对的功效配伍进行分析,得到药对配伍特色:补虚药与祛风湿药、祛风湿药与解表药、补虚药与解表药、补虚药与补虚药、祛风湿药与祛风湿药、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及其代表药对,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柳春;梁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痹证是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痹证进行了详尽论述,本文主要对《金匮要略》所论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治法及用药特点进行探析,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吴晋英;李俊莲;张世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胃脘痛文献的总结,从辨证分型、针刺、灸法、其他疗法4个方面对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了各种疗法的运用与改进,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用与临床发展方向.
作者:裘磊;肖元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药.方法:选择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25例,采用甘草泻心汤为主并随症加减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口腔溃疡治愈22例,好转3例,全部有效,其中2周治愈9例,4周治愈1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溃疡愈合快、服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党中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半夏等6种中草药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诱发惊厥模型的对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惊厥模型,比较灌胃各药对惊厥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采用HPLC法比较各药对海马区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影响.结果:(1)半Ⅱ、柴Ⅰ、天Ⅱ、钩Ⅱ、石Ⅰ、石Ⅱ均可不同程度地延长青霉素诱发痫性的发作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延长痫性放电的潜伏期,减少痫波发放频率,减小放电高波幅;(2)钩Ⅱ和半Ⅱ能显著降低Glu的含量(P<0.05);柴Ⅰ、石Ⅰ、天Ⅱ和半Ⅱ能显著升高GABA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1)半Ⅱ、柴Ⅰ、天Ⅱ、钩Ⅱ、石Ⅰ、石Ⅱ可抑制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诱发的癫痫发作和痫性放电,产生抗癫痫作用,其中半Ⅱ是对抗青霉素点燃惊厥发作有效的药物,其作用性质与托吡酯相似,且对该模型的对抗作用优于托吡酯;(2)柴Ⅰ、石Ⅰ和天Ⅱ的抗惊厥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显著增加大鼠海马GABA的含量、提高GABA功能实现,钩Ⅱ通过降低Glu的含量、限制Glu兴奋系统功能实现,半Ⅱ既能增加GABA的含量又能降低Glu的含量,其抗痫作用可能与加强GABA抑制功能和/或限制Glu兴奋功能有关.
作者:杨蓉;王明正;成银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阴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本文围绕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四时者,死生之本6个方面论述中医阴阳文化内涵.和指和生、和谐、调和、适中等.阴阳和以平为期,尚中和.阴阳和对人体内环境有双向调节作用,故立足阴阳,诊疗疑难杂症,中医学效佳.
作者:金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4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行患侧面部针刺及穴位隔姜灸.结果:46例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针刺配合穴位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万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临床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探索KOA的腹针特色疗法.常规腹针疗法治疗KOA确有显著止痛疗效.笔者结合个人临床治疗医案,在常规腹针疗法治疗KOA的基础上,探索行针和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膝关节的腹针特色疗法,动静结合,止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郭鑫;王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作用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07 ~2012年我院86例IgA肾病继发蛋白尿病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增加口服雷公藤多甙片及强的松,对照组不服用强的松,给予TWP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矫正X2=9.06,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较雷公藤单药具有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等作用.
作者:冯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口味异常是由于脏腑之气偏盛或偏衰而致脏腑失和之气上溢于口所形成的口有异味的病证.临床多见口苦、口酸、口成、口甜、口臭,但亦有口中铁锈味、口中煤油味等少见病证.白兆芝教授认为口味异常应首辨脏腑病位,其与脾胃、肠、肝胆等脏腑关系密切,同时也与心、肾相关.临证需舌脉症合参,辨清寒热虚实,具体情况当酌情辨治.
作者:白煜;白震宁;白宇宁;王海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益心胆、安神定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补益心胆安神定志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帕罗西丁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及SAS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体疗效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A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第3天起试验组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第3天起2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干、便秘等消化系统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心胆、安神定志法治疗惊恐障碍疗效确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且起效较早、副作用较对照组少.
作者:杨国华;李宁;吴晓青;顾秀玲;董涛;董永丽;易璐莹;王志平;赵腾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于古籍医案的内风病证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医案类”著作中系统收集内风病证医案777份,对疾病名称、证候、症状、病因、用药等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内风病证医案信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内风病理变化的形成中,肝阳化风证为常见,240例占医案数目的30.89%,与痰相关的因素(痰热、痰湿)共209例占26.9%,阴虚生风占19.18%,血虚生风占13.9%,由瘀血导致或夹杂瘀血表现的内风证候为61例占7.85%,此外还可见到气虚生风、阳虚生风等.兼夹证共出现146例,占医案总数的18.8%,其中两证兼夹138例,三证兼夹8例;兼夹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组合是肝阳化风+痰热生风、血虚生风+痰湿生风、肝阳化风+痰湿生风、阴虚生风+痰热生风、肝阳化风+瘀血生风、阴虚生风+瘀血生风、痰热生风+瘀血生风、痰湿生风+瘀血生风等.内风病证的病性(寒热虚实)中,“热性”的病理变化有401例占51.6%,“寒性”病变有55例占7.1%,虚实镨杂病变379例占48.8%,实证次之,虚证少.结论:内风病证病机表现形式不仅限于目前公认的肝阳化风、阴虚生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还包括痰浊生风、瘀血生风、气虚生风、阳虚生风等;内风病证的病机复杂,易出现证候要素兼夹情况,其中肝阳、阴虚、痰湿、痰热、气虚、血瘀、血虚等因素兼夹为常见;病性特点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且热证较多;系统研究内风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以及证治规律,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内风“理论.
作者:吴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