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于洪波;徐德魁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莫西沙星
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43例)和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42例),疗程7~14 d.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进行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比.结果: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莫西沙星有较好的耐受性,且依从性好.结论:单独应用莫西沙星针剂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可选方案之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分为缺血预适应组(n=53)及非缺血预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非缺血预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62.3±5.4)mL/m2,(66.4±5.6)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30.1±3.2)mL/m2,(33.9±5.7)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53±0.05)%,(0.5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作者:闫华;孙建华;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并分析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146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肝细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肝细胞癌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明显升高(P<0.05),TNMⅢ、Ⅳ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也明显高于I、Ⅱ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细胞癌和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

    作者:师阳;李彬;常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32例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尿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氧分压上升(P<0.05),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岁患者占死亡患者的60%.结论:尿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早期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与预后有重要意义,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张敏;王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改良切口保留耳大神经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保留耳大神经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65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改良切口保留耳大神经的腮腺切除术;B组27例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通过碘-淀粉试验和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术后患者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A组(13.16℅)低于B组(48.15%).耳垂区麻木发生率A组(7.89%)低于B组(5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切口保留耳大神经术式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麻木等并发症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磊;吕改玲;刘平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89锶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89锶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骨转移癌患者经过89锶治疗后骨痛缓解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218例骨转移癌患者186例患者的骨痛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完全缓解68例,部分缓解118例.3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3%.89锶的止痛效果和骨转移癌的原发灶的病理类型有关.结论:89锶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

    作者:朱云芝;汪开明;罗卫华;陈易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泻贴片经皮给药辅治小儿秋季腹泻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泻贴片经皮给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状况.方法:12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贴片并通过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治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值得推行于临床.

    作者:申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创电凝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式,使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更简单、微创、美容,减少复发.方法:对28例(32条肢体)和34例(42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Ⅲ级),采用主干常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曲张部位迂曲静脉分别采用常规剥脱或微创电凝术逐一灼闭,2种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2例均痊愈出院,微创电凝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愈合好,瘢痕少,无明显淤斑.结论: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曲张部位迂曲的静脉用微创电凝术,是一种更简单、微创、美容、减少复发的可推荐术式.

    作者:周海蒙;殷艳花;战志勇;孙秋茹;张焕虎;周少杰;丁雷;孙胜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大汗腺癌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相关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几乎所有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分化.表现为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强嗜酸性,部分细胞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细小空泡,或呈泡沫状.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诊断主要依赖于形态学,需要与伴有大汗腺化生的其他乳腺病变相鉴别.

    作者:肖萍;薛玲;彭建军;吴惠茜;车丽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明胶海绵微型填塞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应用鼻内镜对5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寻找出血部位.以局部明胶海绵微型填塞治疗.结果:50例患者均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检查确认出血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微型填塞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楚,痛苦小,疗效可靠.

    作者:刘泽民;杨志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压宁定静脉给药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院前及急诊时用药的有效性.方法: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卡托普利和压宁定治疗.观察用药10 min及30 min后血压下降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卡托普利组和压宁定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发作时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或静脉给予压宁定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陈炳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脂联素与1型糖尿病肾病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关系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75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47±6.36) μg/mL vs (13.98±5.63)μg/mL, P<0.01)],且脂联素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呈正相关.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患者的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并与内皮和血管损伤有关.

    作者:纪志尚;刘秀英;解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收治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61 mmHg)30例,术前经中心静脉置管以15~20 ng/(kgmin)的速度持续单一泵入前列腺素E1 6~8 h/d,共7~10 d,比较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周围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系统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手术结束并于停体外循环后测量纪录平均肺动脉压,随再继续应用前列腺素E1,分别于停体外循环15,60 min测量纪录以上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应用前列腺素E1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周围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P<0.05),降低肺动脉压(P<0.05),而对系统血压无明显影响(P>0.05);术毕继续应用前列腺素E1能进一步降低心内畸形矫治后的肺动脉压(P<0.01),改善周围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P<0.05),而且能降低平均肺动脉压(P<0.05)、提高心指数(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前列腺素E1,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周围动脉氧分压、减轻右心负荷、增加心排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手术安全性.

    作者:葛振伟;杨志远;谢周良;程兆云;顾以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癌高特异性标志物DD3基因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对中老年男性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仍无满意的方法用于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文章针对近年来新发现的前列腺癌高特异性标记物DD3基因的研究情况,就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了DD3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卢永宁;陈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链脲佐菌素对鼠胰腺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鼠胰腺病理学变化,探讨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小鼠模型并检测血糖、C肽水平,取胰腺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大鼠、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血糖均明显升高,C肽水平下降.成模大鼠、小鼠胰岛缩小,β细胞数量减少.结论:链脲佐菌素直接破坏胰岛β细胞,使β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王芳;朱名安;胡清;李雪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Smad7的表达

    目的:探讨Smad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方法: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异位内膜(A组)和在位内膜(B组)进行研究,同期因子宫畸形住院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子宫内膜(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A、B组Smad7表达较C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增生期和分泌期Smad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ad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作者:杨俊娟;边爱平;赵倩;吴惠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与Cx43的相关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与正常组小鼠通道蛋白43、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水平的比较,探索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心律失常与通道蛋白43的关系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20只雄性4周龄BALB/c小鼠予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组3型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6只予Eagles液腹腔注射作为正常组.第14 d处死存活小鼠.ELISA法、实时定量PCR法测通道蛋白43、干扰素-γ和白介素-10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膜上通道蛋白43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通道蛋白43表达少于正常组.正常组通道蛋白43和白介素-10mRNA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3.890±0.072 对1.000±0.127,P<0.05和1.660±0.029 对1.000±0.031,P<0.05),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γ mRNA高于正常组(1.000±0.061 对0.139±0.032,P<0.01).血清干扰素-γ、白介素-10的改变与其核酸水平的改变基本一致.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与心律失常有关的连接蛋白通道蛋白43明显减少,Th1/Th2免疫失衡在其减少的机制中起作用.

    作者:方鹤莺;吴士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脏替代对急性肾损伤治疗的新认识

    肾脏替代治疗是严重的急性肾损伤治疗的基石,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但是关于治疗的时机、治疗模式的选择以及治疗的剂量仍然存在争论,关于急性肾损伤的肾脏替代治疗的佳方式仍不确定,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进行论述,回顾一些临床证据并对将来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作者:阎磊;邵凤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显像与运动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和运动心电图2种检查并比较结果.结果: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高于运动心电图,但特异性较低.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互补性.

    作者:贺海荣;李培秀;王国军;张子刚;吴晓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输卵管妊娠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观察组: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50 mg/m2)并口服米非司酮(200 mg/次,1次/d,共3 d).两组均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包块缩小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70%,观察组治愈率91.3%,且观察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包块缩小的时间(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满意.

    作者:凡艳丽;孟跃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硼替佐米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疗效研究进展

    硼替佐米(Bortezomib,商品名万珂,Velcade,)是第1个进入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被推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目前一些研究显示硼替佐米对淋巴瘤、复发或难治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浆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月华;潘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