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放;陈蓓;朱峰;张昊;刘华良;谈智
新发传染病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容易出现暴发和流行,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之疫情初期病因不明、流行规律不清,无有效措施采取,常常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针对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尤为重要.
作者:朱凤才;鲍倡俊;张雪峰;胡建利;许可;嵇红;蒋辽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态、阳性对照、非劣效性研究设计,选择3月龄~5岁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3个年龄组,按照1∶1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使用日记卡收集安全性数据,采集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第28天血液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并比较.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以一、二级为主,局部反应以红斑为主、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与对照疫苗相当,试验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两组全程免疫后第28天抗PRP抗体质量浓度≥1.0μg/mL的受试者百分比均为100.00%.仅在3~5月龄组中发现试验组GMC略低于对照组(P=0.041),另2个年龄组中GMCs、GMF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该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安全性可以耐受,免疫原性良好.
作者:王文娟;储凯;孟繁岳;胡月梅;朱加宏;王诗远;朱凤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护肤品面膜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醚提取,超声15 min,3 500 r/min离心15 min,提取液过无水硫酸钠脱水,浓缩,残渣用1.0 mL丙酮定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经VF-waxMS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分离后,SIM扫描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在浓度0.1~10 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在0.5~1.5 μg/g添加水平范围内,回收率为90.0%~94.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5.4%;检出限(LOD)为0.01 μg/g,定量限(LOQ)为0.05 μ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护肤品面膜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测定.
作者:朱映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盐城市大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丰区“三网”监测收集的2010-201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各年度死亡率、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主要死因构成和死前保健服务情况.结果 大丰区2010-2016年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57‰、3.97‰、2.40‰,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构成中新生儿所占比例高.前5位死因为溺水、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窒息,死亡地点在医院、途中和家的分别占48.72%、16.41%和38.47%,死前接受过治疗的占73.85%.结论 大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但仍存在下降空间,应继续积极推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
作者:孙冬芹;潘臣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栓联合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患者116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保妇康栓)、观察组(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比较两组用药4个月后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清除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危型HPV转阴率均逐渐升高,完成疗程后观察组转阴率(84.86%)远高于对照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17.24%,观察组患者发生9例,发生率1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病毒的清除率,阻断宫颈病变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静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5年报告的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536例,占全省同期新发职业病的5.30%;以职业性噪声聋为主(占83.02%),多为男性,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65.48%),工龄以6~10年为主(占37.87%),主要分布于南京、苏州、扬州和南通4市(共占71.46%);行业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为机械业、纺织业和轻工业(共占65.48%);病例所属企业经济类型以私有经济企业、外商经济企业和国有经济企业多见(共占91.42%);企业规模以中型企业多(占37.13%).结论 江苏省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发病从2012年开始明显增加,以职业性噪声聋为主.应结合江苏省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
作者:朱文静;张峻;高茜茜;丁帮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2015年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南京市共监测麻疹疑似病例2 29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 294例,确诊病例中本地病例668例(51.62%),外地病例626例(48.38%).本地麻疹报告发病率8.19/10万,以散发为主,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4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以<8月龄儿童和≥20岁成人为主,多为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97.30%),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为化工园区、溧水区、浦口区.外地麻疹病例发病趋势基本与本地病例一致.结论 2015年南京市麻疹疫情有所反弹,外地病例所占比例较高,应继续提高人群含麻疹类成分疫苗的接种率,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减少人群免疫空白.
作者:孙金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含西洋参保健食品中18种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水润湿后,经正己烷-丙酮(9∶1,V/V)震荡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SPE)净化,经毛细管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 在5~100μg/L的质量浓度,各种有机氯农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方法检出限0.5~1.5 μg/kg,方法定量限1.5~4.5 μg/k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0%~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8.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可满足含西洋参保健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与确证要求.
作者:刘运明;李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肉中五氯酚的全自动固相萃取-内标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方法 在酸性条件下,将搅碎肉样品中的五氯酚钠转化为五氯酚,经乙酸乙酯∶正己烷(1∶9)混合液提取,提取液以N2吹近干,残渣用2 mL乙腈溶解,经SL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酐-吡啶(1∶1)衍生后,取有机相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以MRM多反应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五氯酚在0~200 ng质量范围内的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03 0x+7.85×10-4,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为0.2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8%~9.35%.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肉制品中痕量五氯酚的检测.
作者:雍宗锋;曹慧;蔡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铅酸蓄电池企业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及对从业人员血铅浓度的影响,为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铅烟(尘)、硫酸浓度、噪声强度,利用电位溶出仪,对655名从业人员进行血铅检测.结果 该铅酸蓄电池厂作业场所铅烟(尘)暴露严重,不合格率达64.3% (9/14),;噪声检测不合格率达31.0%(9/29);硫化物检测合格率为100.0%(15/15);铅烟(尘)不合格岗位主要有:包片、磨片、铸板、铸焊等,以磨片为严重;高浓度铅暴露岗位的从业人员血铅水平和血铅超标率也较高.不同年龄、性别从业人员平均血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 该铅酸蓄电池企业铅暴露严重,血铅水平与从业人员年龄、性别、岗位相关,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职业防护.
作者:张茹;还锡萍;张磊;申玉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2005-2016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6年全市各区均有风疹病例,共报告489例,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发病率在0.09/10万~2.09/10万之间波动,年均发病率0.56/10万.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3-5月.以学生和低年龄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报告发病数的61.15%和12.27%.男女比为1∶0.58.结论 学生是风疹发病的主要人群,应加强对学生的风疹疫苗免疫.同时强化育龄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提高婴儿的母传抗体水平.
作者:马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儿童监护人对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补充保险的认知、投保方式和投保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接种日对前来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留守儿童、城区的儿童、接受村或社区医生宣传和感觉无经济负担的家长更愿意投保;58.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推行该保险的必要,购买的家长中,45.1%的家长选择微信自助投保.结论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充保险的投保率受是否为留守儿童、城乡经济差异、保险知晓途径和家长经济负担影响,应结合多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宣传,开辟多种投保方式,方便家长投保.
作者:张首富;姜仁杰;卢正祥;潘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镉的方法.方法 选用王水-氢氟酸作为消解体系,采用自动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消解液中的镉,并对石墨炉的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积分方法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在选定试验条件下,镉质量浓度在0.5~4.0 μ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4mg/kg,加标回收率为94.9%~103.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9%~4.82%;采用该方法对4份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消解测定,测得值均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试剂用量少,消解土壤均一完全,重现性好,普适性高,适合大批量土壤样品镉的监测.
作者:曹静;袁金华;汪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超短程化学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结核病定点医院连续纳入45例初次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按3:1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试验组35例,采取短程化疗方案5 MfxRfb(Rft) PaZE;对照组10例,采取标准方案2SHREZ/6 HRE或3HREZ/6HRE.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率、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43%,80.00%,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4.28%、70.0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4.28%、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以短程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其治愈率、痰菌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标准化疗方案相当,但治疗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孔雯;刘巧;宋红焕;周扬;丁晓艳;陆伟;张青;肖和平;竺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双酚A方法.方法 在pH8.0的B-R缓冲溶液中,KIO4-藏红T-双酚A体系发生氧化还原及离子缔合反应,使藏红T在波长332 nm和560 nm处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一种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样品中痕量双酚A的含量.结果 共振光散射增强值(△I)与双酚A浓度(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332 nm处,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3×10-4~2.40 μg/mL,检出限为0.043 μg/L;在560 nm处,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70×10-4~3.60 μg/mL,检出限为0.17 μg/L.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塑料薄膜和矿泉水瓶浸提液中双酚A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汤健彬;吕昌银;唐宏兵;欧阳运富;石飞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以增强型脂质快速净化(EMR-Lipid)进行前处理,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龙虾虾肉及虾黄中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混匀后加入乙腈提取,提取液经EMR-Lipid净化浓缩后,以HPLC-MS/MS进行分析.结果 在质量浓度0.1~2.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为86.6 %~107.6%,相对标准偏差(RSD)2.0 %~10.0%.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适用于龙虾肉及黄中的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测定.
作者:孙文芳;黄薇;许珊珊;刘祥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一起中学发生的水痘疫情,分析疫情可能的暴发原因,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确定病例定义,完成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学校共报告水痘30例,罹患率为0.79%.疫情持续61 d,有明显发病高峰,病例教室、宿舍聚集性明显,症状以皮疹<50个为主.疫情发生前,该校师生水痘疫苗接种率仅为38.81%,其中23.98%接种≥2剂次疫苗,42.55%的免疫间隔>5年,病例中突破性水痘病例占96.67%.结论 接触及突破性水痘病例的出现可能是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
作者:李娜;赵学成;周义红;潘建丽;潘英姿;吴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查明某鸭血收购摊1份可疑样品的主要成份.方法 采用化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初筛,先后采用排除法、对照法及溶液中阴阳离子平衡理论进行推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与国标检测方法进行比对,3种试验手段所测得的柠檬酸钠结果一致.溶液中柠檬酸钠的含量能够合理解释等离子发射光谱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溶液中钠元素、氯化物及硫酸根的含量.结论 可疑样品为含有柠檬酸钠的溶液,并含有一定量有害的化学元素砷和铅等,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风险.
作者:刘祥萍;李春野;袁金华;谷仕敏;黄薇;查河霞;谢国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蔬菜、水果及茶叶中10种杀菌剂和4种杀虫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匀浆、饱和氯化钠盐析、无水硫酸镁脱水、离心、固相吸附剂净化后,进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分析,外标法定量.色谱柱采用WATERS 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 14种目标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3×10-5~3×10-3 mg/kg和1×10-4~1×10-2 mg/kg;低、中、高浓度准确度分别为91.9%~117.0%、95.3%~111.0%、85.0%~105.0%,精密度(RSD)分别为1.5%~7.0%、0.9%~7.7%、1.0%~6.4%;回收率为80.9~112.0%.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稳定,适用于蔬菜、水果及茶叶中10种杀菌剂和4种杀虫剂的同时测定.
作者:和佳鸳;张春玲;蒲彦利;曹杰;王红波;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时间与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之间的关系,评价改水工程对氟斑牙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宿迁市5个县区的病区村作为调查地点,监测各个病区的水氟含量,并对病区村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患病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宿迁市5县区病区村改水率为98.8%,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检出率8.93%~15.35%.其中泗阳县氟斑牙检出率高,改水前后水氟均值差较大.2007年以前改水地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指数低于2008-2015年改水地区(P<0.01),氟斑牙检出率(12.56%)低于改水时间不足8年地区(15.31%)(P<0.01).结论 改水时间越长,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越低,有效改水可以预防饮水型氟斑牙的发生.
作者:孙玉平;张明访;章海平;王培桦;张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