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背景资料分析

周兵;吴开霞;李勇;周长高

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绞痛,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背景资料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236例患者背景资料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88.4%,不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26.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可靠的方法.临床表现是心绞痛诊断的重要依据,不典型心绞痛易造成误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在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55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55例正常子宫颈黏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在子宫颈鳞癌及正常子宫颈黏膜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呈负相关.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冯国红;彭燕芳;姜伟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ABCG2与肾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肾癌在内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近先后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找到了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ABCG2转运蛋白首先是在人肿瘤组织中发现的一种耐药蛋白,根据其分子功能作为SP细胞(侧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肾癌的一大特性是对化疗极不敏感,并且根据ABCG2在肾癌中表达的研究,认为ABCG2可作为肾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有可能为肾癌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肿瘤干细胞的概念,ABCG2的结构、作用及其与肾癌干细胞可能的关系.

    作者:杨保旺;岳中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加碘盐饮食对甲状腺吸131I率正常基准值的影响

    目的:评价加碘盐饮食对甲状腺吸131I率正常基准值测定的影响.方法:测定停用加碘盐6周的对照组、食用加碘盐组及食用加碘盐甲亢组口服131I溶液后2、6、24 h的甲状腺吸131I率. 结果:食用加碘盐组2、6、24 h吸131I率分别为(7.7±4.2)%、(13.8±5 3)%、(21.9±7.7)%.不同性别间各时相吸131I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加碘盐组与停用加碘盐组各时相吸131I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用加碘盐的甲亢患者高吸131I率与停用加碘盐组相应时相吸131I率重叠率为22.5%、与食用加碘盐组相应时相吸131I率重叠率为5.0%.结论:在不停用加碘盐时做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必须调整正常基准值.食用加碘盐的甲亢病患者以此为正常判断标准,可以提高甲亢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孙瑞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5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行消散临床体会

    2000年3月-2007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263例,其中快速自行消散2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2~65岁,平均41岁;其中车祸伤19例,跌伤2例,高空坠落伤1例,打击伤3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22例,GCS评分≤8分3例.所有病例伤后2h内均行头颅CT检查,提示急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15~40 mL,中线移位≤10 mm,血肿部位位于额颞或颞顶部,有8例伴有脑挫裂伤.

    作者:耿炯;羊正祥;缪伟峰;程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3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系列饮食教育工作,比较患者饮食教育治疗前后各营养评估参数变化,并比较饮食教育治疗开始前6个月与治疗开始后6个月患者住院情况.结果:饮食教育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教育可有效改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

    作者:何丽君;娄淑敏;毛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青黛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青黛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青黛丸6 g,3次/d,外用3%水杨酸乳膏;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复方青黛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冰青;秦福双;张大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华法林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作者:张远超;喻莉;陈宝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域舒张功能应变率曲线评价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率特点及其评价左心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对56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和78例正常对照者左心室心肌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尖二腔动态图像,应用应变率成像描记技术获取左心室各阶段心肌同步应变率曲线,测量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局部心肌应变率变化幅度,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整个舒张期,正常对照组应变率多在基线水平或为正值;心肌梗死患者正常规律消失,梗死区域多为负值.等容舒张期正常对照组应变率多在基线附近,应变率绝对值较小,心肌梗死组患者各节段心肌应变率相差较大.在快速充盈期,正常对照组应变率多为正值,心肌梗死患者应变率丧失正常时的梯度变化规律.在缓慢充盈期,正常对照组应变率多数接近0;而在心肌梗死患者,应变率多数为正值.在心房收缩期,正常对照组和心肌梗死患者应变率均为正值,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应变率值为负值. 结论:局部心肌缺血梗死导致整个舒张期的局部心肌应变率显著异常.应变率成像能敏感、直观、无创地定量评价局域心肌舒张功能.

    作者:王世宏;张冬梅;崔俊玉;徐威;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鼻骨骨折的诊断与整复

    目的:提高鼻骨骨折的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整复.方法:86例鼻骨骨折患者经X线鼻部侧位拍片或鼻部CT确诊,其中行单纯鼻骨骨折复位54例,2例行歪鼻-鼻中隔偏曲整形术,8例开放性骨折清创的同时行鼻骨骨折复位,2例额突骨折复位,其余20例为单纯性鼻骨骨折且无移位未复位.结果:治愈71例,好转15例,其中5例为中晚期复位.结论:对鼻外伤骨折应在急诊期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陈旧性畸形和鼻腔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吴健;廖华蓉;周林;李幼玲;刘岷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胸膜活检、结核分支杆菌-PCR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及胸水结核分支杆菌-PCR、腺苷脱氨酶联合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测定胸水中的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支杆菌-PCR.结果:胸膜活检病理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及为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伴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肉芽肿性炎42例,慢性胸膜炎11例;胸水腺苷脱氨酶≥45 u/L25例;结核分支杆菌-PCR阳性16例;胸膜病理结合结核分支杆菌-PCR、胸水腺苷脱氨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51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胸膜活检结合胸水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支杆菌-PCR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作者:凌宙贵;刘卫;蒋连强;汪春梅;蒋荣芳;明莫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3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背景资料分析

    目的:评价临床背景资料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236例患者背景资料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88.4%,不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26.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可靠的方法.临床表现是心绞痛诊断的重要依据,不典型心绞痛易造成误诊.

    作者:周兵;吴开霞;李勇;周长高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美能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美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得宝松组40例,单独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美能组40例,单独用美能片口服治疗;联合用药组40例,采用美能片口服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得宝松组治愈率65%,有效率75%;美能组分别为42.5%和77.5%;联合用药组分别为82.5% 和9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得宝松组和美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能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疗效优于单独用得宝松局部注射和单独用美能片口服,疗效确切.

    作者:张华丽;王福喜;陈冰;张书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不同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结果分析及评价

    目的:对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可信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应用液体培养基加药物敏感试验法和固体培养法培养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支原体,分析2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2种培养基对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6例,阴性63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μ=9 091,P<0.01).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表现为液体培养对人型支原体检测存在假阴性结果(7例).结论:液体培养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但在人型支原体鉴定上有不足之处,要加强与固体培养方法的配合应用.

    作者:孟冬娅;张英辉;张明磊;褚美玲;薛文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Hunt’s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He-Ne激光理疗结合面神经管周围注射药物对Hunts综合征转归的影响.方法:58例Hunts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30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Ne激光理疗结合面神经管周围注射药物法对Hunt's综合征的转归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荆荣;张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HBV携带者肝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目的:体外培养HBV携带者人原代肝细胞,研究细胞内HBV的复制情况及持续时间,为临床抗病毒试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分离HBV携带者人原代肝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4 d后,测绘细胞的生长曲线和细胞核型分析.分别用巢式PCR和ELISA法对细胞匀浆及培养上清液进行HBV-DNA和HBsAg、HBeAg的检测.结果:HBV携带者人原代肝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可检测到HBV-rcDNA,培养上清液内检测到HBsAg和HBeAg.细胞培养3周时开始出现大量死亡.结论:该细胞体外培养期间仍能保持对HBV感染和复制的特性,为体外研究HBV感染情况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爱华;江渊;邵丽华;王刚;陈丰哲;张秀美;马立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免疫抑制剂FK506在排斥反应中的应用及其肝肾毒性研究

    目的:对排斥反应的分类,诊断标准及免疫抑制剂FK506的临床应用和肝肾毒性加以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器官移植领域,免疫抑制剂FK506具有高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仍不可忽略其肝肾毒性.结论:FK506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抑制剂,以其众多优点和广泛作用逐渐成为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胡洁;曹国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L-P分流术治疗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术后步态障碍、尿失禁改善明显,智能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1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手术侵袭小,并发症少.

    作者:陈大伟;顾卫宏;鲁质成;葛鹏飞;陈儇;洪新雨;付双林;罗毅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改变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两组取支架置入前和术后24 h及2周后肘静脉血,行血清IL-6与TNF-α检测,另设3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采血做血清IL-6与TNF-α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24 h血清IL-6和TNF-α显著增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14 d两组患者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黄芪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结论:IL-6和TNF-α是反映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和TNF-α含量.

    作者:章敏;蒋红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水平下降(P<0.01),尿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血肌酐指标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作者:袁学露;赵令;张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LEEP刀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23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将阴道镜下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相比,236例宫颈电圈环形电切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176例,符合率为74.58%,升高36例,占15.25%,降低24例,占10.17%.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标本病理诊比较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够对宫颈病变作出更精确的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