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辉
目的:探讨He-Ne激光理疗结合面神经管周围注射药物对Hunts综合征转归的影响.方法:58例Hunts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30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Ne激光理疗结合面神经管周围注射药物法对Hunt's综合征的转归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荆荣;张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应对策略.方法:138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施行外科手术,18例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单纯结扎,1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大血管畸形解剖矫治.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112 h,平均(35.2±16.3)h,ICU时间2~7 d,平均(4.2±1.8)d,全组住院死亡8例,病死率5.8%(8/138),其余术后并发症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2例,肺不张5例,肺部感染9例,均治愈,随访1~24个月,无晚期死亡,心功能Ⅰ~Ⅱ级.结论: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恰当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可挽救多数患儿生命,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林薇;谈凌凌;王哲;龚琪;徐振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3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系列饮食教育工作,比较患者饮食教育治疗前后各营养评估参数变化,并比较饮食教育治疗开始前6个月与治疗开始后6个月患者住院情况.结果:饮食教育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教育可有效改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
作者:何丽君;娄淑敏;毛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肾癌在内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近先后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找到了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ABCG2转运蛋白首先是在人肿瘤组织中发现的一种耐药蛋白,根据其分子功能作为SP细胞(侧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肾癌的一大特性是对化疗极不敏感,并且根据ABCG2在肾癌中表达的研究,认为ABCG2可作为肾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有可能为肾癌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肿瘤干细胞的概念,ABCG2的结构、作用及其与肾癌干细胞可能的关系.
作者:杨保旺;岳中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发生慢血流现象可能的相关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被告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未进行治疗;B组患者被告知冠状动脉造影不正常,有发展成冠心病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并给予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结果:吸烟、体质量指数升高及血脂增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占较高比例.A组因心绞痛再次入院者16例(59.3%),B组2例(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吸烟、高脂血症等可能是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高危因素,对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建议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及改善内皮功能治疗;对频繁发生心绞痛且心电图有动态演变的高危患者,建议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处理.
作者:董艳彩;刘东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和病因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将2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受损不完全一致. (2)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 05),且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更长.(3)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睾酮水平正相关,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作者:张翠莲;张少娣;李杭生;殷宝莉;谷保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T、TC及CC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并与12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等位基因C携带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C非携带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等位基因与罹患2型糖尿病有关,可能是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有利;付萍;符湘云;丁妍;朱名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例,好转3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者10例.结论:对脑室管膜炎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张丽丽;袁宝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作者:张远超;喻莉;陈宝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2007年10月30日入院.胸闷、气促2个月,加重不能平卧1周.患者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胸闷、气促,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行胸腔穿刺排液,胸水常规、生化提示漏出液,肿瘤相关检查均阴性,症状好转后出院.
作者:刘天华;冯六六;俞建华;黄红漫;许其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症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在小儿脓毒症不同病情阶段的变化,为防治小儿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51例为脓毒症组,同期本院普通病房患儿30例为普通感染组,健康小儿20例为对照组.对入选病例即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和24,48,72 h病情评估 .结果:(1)血浆D-二聚体在脓毒症组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P<0.05), 随病情加重而升高,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P<0.05﹚;(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脓毒症组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危重评分及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对诊断小儿脓毒症纤溶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态观察小儿脓毒症凝血、纤溶变化,可为脓毒症早期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董孝云;王群思;熊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对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可信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应用液体培养基加药物敏感试验法和固体培养法培养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支原体,分析2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2种培养基对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6例,阴性63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μ=9 091,P<0.01).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表现为液体培养对人型支原体检测存在假阴性结果(7例).结论:液体培养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但在人型支原体鉴定上有不足之处,要加强与固体培养方法的配合应用.
作者:孟冬娅;张英辉;张明磊;褚美玲;薛文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108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温控的黏膜下射频组织消融术90例.术后随访1年,两组睡眠呼吸暂停紊乱指数、每小时阻塞及低通气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 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手术的远期疗效.
作者:王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术后步态障碍、尿失禁改善明显,智能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1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手术侵袭小,并发症少.
作者:陈大伟;顾卫宏;鲁质成;葛鹏飞;陈儇;洪新雨;付双林;罗毅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23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将阴道镜下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相比,236例宫颈电圈环形电切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176例,符合率为74.58%,升高36例,占15.25%,降低24例,占10.17%.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标本病理诊比较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够对宫颈病变作出更精确的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4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测定三组人群血流变参数及血小板参数.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中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结论:常规检测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德奎;刘跃;朱名安;黄萍;杜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两组取支架置入前和术后24 h及2周后肘静脉血,行血清IL-6与TNF-α检测,另设3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采血做血清IL-6与TNF-α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24 h血清IL-6和TNF-α显著增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14 d两组患者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黄芪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结论:IL-6和TNF-α是反映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和TNF-α含量.
作者:章敏;蒋红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留置引流管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经X线胸片、CT或胸部B超证实有大量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一次性留置引流管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术.结果:治疗组31例仅做一次引流即可引出全部胸腔液体,总有效率88.6%.结论: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避免了多次胸穿的危险性,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胸穿术并值得临床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志华;董明霞;孔凡鑫;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水平下降(P<0.01),尿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血肌酐指标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作者:袁学露;赵令;张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行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3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痰热清组41例,术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术后应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痰热清组术后肺部感染率、发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率.
作者:虞玉存;何咏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