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癫(癎)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研究

王文富;梁燕;刘诗翔;汪洪

关键词:癫(癎), 经颅超声多普勒, 血流速度
摘要:目的:了解癫(癎)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43例癫(癎)病患者(观察组)发作间期和4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2例正常,4例双侧增快,8例减慢,19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发生率为72.09%(31/43).对照组中,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3例正常,8例双侧增快,4例双侧减慢,3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异常率31.25%(15/48),两组异常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癫(癎)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存在异常改变,其异常改变的主要形式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在男性尿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18例男性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的经验及教训.结果:18例尿道结石均一次性碎石成功, 术后未见明显感染、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是微创、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42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及治疗,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修整成形35例,大部分切除3例,表面修整4例,同时行镜下皱襞切除术3例,游离体摘除4例,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42例诊断明确,手术均获得成功.通过随访,优良率达92.8%.结论:关节镜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明确诊断、进行微创治疗,是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好方法.

    作者:戴春宏;卜海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特征.方法:常规肌肉接种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接种后动态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并解剖观察瘤体结构特征及内部变化情况.结果:接种B16细胞后3 d,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瘤体直径达1.5 cm左右,肿瘤外层包膜形成;瘤体达3.0 cm左右,肿瘤出现内层;解剖发现,大瘤体两层包膜下有囊状结构存在,在瘤体内层包膜下有大量小体积个体细胞团存在.结论:小鼠黑色素瘤体增大主要与包膜及包膜下的细胞生长有关.

    作者:闫国华;刘俊康;徐启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8例确诊为鼻源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鼻窦正负压置换疗法的临床资料.结果:头痛和全身及眼部症状立即消失,经过1-7年的随访观察证明,疗效满意.结论:鼻窦正负压置换是诊断、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巨晓泉;李炜长;张志德;刘书博;吴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平片和CT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平片、CT表现,提高对小肺癌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有系列X线平片及CT片资料的小肺癌17例,胸部摄片及CT平扫,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分叶征7例,胸膜凹陷征4例,短小毛刺3例,病变内见低密度小泡征2例,小空洞1例,壁厚,斑片1例,边缘模糊毛糙,似短小毛刺.病灶有边角造成形态怪异3例,小结节及斑片各1例合并胸水.中间位窗观察病灶远端阻塞性气肿2例.特别是密度观察,病灶密度较淡.结论:综合平片和CT征象,增加了诊断分析依据,可提高对小结节的诊断能力.

    作者:章雪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E2F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组织作对照,初步探讨E2F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2F1 mRNA的水平.结果: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组织中E2F1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增高,促进瘢痕组织中修复效应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怀军;李桑蕾;张磊;黄磊;邢新;李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MRI诊断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2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MRI表现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6例,中度9例,重度6例;侧脑室周围白质呈长T1WI长T2WI异常信号者12例,侧脑室扩大18例,侧脑室体后部扩大10例,双侧脑室扩大6例,侧脑室形态不规则3例,脑沟、脑裂加宽、加深.结论:MRI对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华;陈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扎格雷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奥扎格雷联合丹参滴注液组(联合组)31例,单用奥扎格雷组(单药组)31例,丹参组31例,奥扎格雷80 mg静脉滴注,2次/d,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幅度表明:联合组明显优于丹参组(P<0.01)及单药组(P<0.05).联合组显效率为83.8%,单药组为61.3%,丹参组为32.3%,联合组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与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与丹参联用应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杨新荣;王正银;董艳琼;陈虹;别发赢;谭峥嵘;王炜;罗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9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转开腹的时机.方法:分析536例腹腔镜手术,中转手术29例.结果: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9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中转率8.824%.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期13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4例,中转率5.804%.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期7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0例,中转率3.33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若出血困难而转开腹手术,并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失败,而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质量所必须的.中转手术是患者安全的保证.

    作者:马鸿祥;蒋海玄;苏申;陆仁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丙泊酚治疗全麻术后烦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丙泊酚治疗全麻术后烦躁的方法,探讨引起术后烦躁的原因.方法:在静脉全麻术后出现烦躁的患者中,排除缺氧、尿路刺激后,试用吗啡治疗,选择效果不佳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给予总量为3 mg/kg 的1%丙泊酚,每组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第1组:首次静脉注射1 mg/kg,待患者有反应时进行第2次、第3次静脉注射,每次均为1 mg/kg;第2组:首次静脉注射1 mg/kg,随即使用静脉泵,以10 mg/(kg·h)的速度泵完总量,时间为12 min;第3组:首次静脉注射1 mg/kg,随即使用静脉泵,以5 mg/(kg·h)的速度泵完总量,时间为24 min.以注射完首次量为计时起点,观察三组在不同时间的情况.分别记录不同时段患者的状态.结果:丙泊酚能够控制术后患者的烦躁,但三组烦躁复发率不同,间断给药的烦躁复发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烦躁的复发率与无刺激睡眠时间有关,模糊记忆可能是术后烦躁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全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31例

    目的:总结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经验.方法:采用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31例,其中慢性结核性脓胸或合并混合感染22例,细菌性慢性脓胸9例,病程5个月~15年.结果:无手术死亡,27例一期愈合,3例术后皮肤切口延期愈合,1例因肋骨切除范围偏小,脓腔清除不全,经延期拔除胸管治愈.经6个月~6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简化了手术操作,近、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成科;芦乙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人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330例老年人食管癌手术资料.结果:发生肺部并发症30例,治愈28例,死亡2例.结论:食管癌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后处理可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成山;金辉;吴留广;毛国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物性肾损害4例

    目的:探讨临床药物在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结合4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史、发病过程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药物与肾脏损害的关系.结果:该4例患者的肾脏损害的确与药物有密切关系.结论:目前临床所用的多种药物可损伤肾脏,甚至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临床医生应掌握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合理用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发生及时治疗.

    作者:李静;刘立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1例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4月-2005年5月对11例血管球瘤进行诊治.肿瘤位于甲下9例,甲旁2例.11例患指均有疼痛和压痛,Love氏试验阳性.11例均作显微镜下血管瘤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指血管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病理表现可明确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永涛;程国良;刘世峰;郭广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测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比浊法和酶法检测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24 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数值为1.46±0.83,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4(P<0.01),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025,0.038.结论: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呈高度等级相关,可以快速诊断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刘明开;李达;刘日旭;佟凤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对95例腹部大手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51例患者利用空肠造瘘管灌注能全力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组),44例实施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记数、体重,评估肠内营养的疗效.结果: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平均升高4.8 g/L,转铁蛋白平均升高0.82 g/L.淋巴细胞记数平均升高0.7×109/L,体重平均增加4.5 kg.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的治疗应激性溃疡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学军;黄涛;贾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27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查出5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所有患儿均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100 u/(kg·d),1次/d,腹壁皮下注射,疗程4周.观察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复查凝血指标.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及血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项指标的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仅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结论:早期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强的松治疗伴高凝状态的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作者:贺卫霞;孟月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尿蛋白排泄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60例糖尿病和40例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而升高,ARBs类药物(缬沙坦)治疗6周后微量蛋白尿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糖尿病肾病之间关系密切,ARBs类药物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纪志尚;刘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诱导时用舒芬太尼,对照组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前、诱导后2 min、插管时、插管后1,3,5和10 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心肌加速度指数.结果: 实验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插管时和插管后1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实验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在诱导后、插管时和插管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低于诱导前(P<0.05).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少,能更好地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作者:曾婉华;李颖芬;谢淑兰;余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张下正常乏特氏壶腹部的螺旋CT研究

    目的:分析低张下正常乏特氏(Vater's)壶腹部的螺旋CT表现,为研究壶腹部病变提供重要参照.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正常壶腹部48例,男性组30例,女性组18例,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十二指肠低张效果良好的45例,十二指肠乳头层面十二指肠大内径为(2.39±0.57) cm,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十二指肠乳头显示良好的46例,十二指肠乳头的大横径为(0.42±0.23) cm,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壶腹部低张螺旋CT表现为十二指肠扩张良好,十二指肠乳头显示清楚,正常十二指肠乳头可分为半圆型、乳头型和扁平型.

    作者:杨复宾;王藏海;全冠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