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科;芦乙滨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330例老年人食管癌手术资料.结果:发生肺部并发症30例,治愈28例,死亡2例.结论:食管癌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后处理可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成山;金辉;吴留广;毛国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深入,脑血流灌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开始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1]、氙增强CT(XeCT)[2]用于测定CBF和不同的代谢阶段;80年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pct[3]及灌注加权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4]也开始应用于此检查.
作者:孟艳莉;李天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身冷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含有自身冷抗体的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处理.结果: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排除自身冷抗体干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后患者输血安全、顺利.结论:排除自身冷抗体影响对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燕备战;王书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4月-2005年5月对11例血管球瘤进行诊治.肿瘤位于甲下9例,甲旁2例.11例患指均有疼痛和压痛,Love氏试验阳性.11例均作显微镜下血管瘤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指血管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病理表现可明确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永涛;程国良;刘世峰;郭广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表现特征及临床,采用2.0T磁共振扫描仪作T1WI和T2WI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其中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骶管内脊膜囊肿14例,根性囊肿6例.囊肿信号与脑脊液相同,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未见强化.结论:MRI是骶管内脊膜囊肿的好检查方法,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季洪兵;郑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经验.方法:采用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31例,其中慢性结核性脓胸或合并混合感染22例,细菌性慢性脓胸9例,病程5个月~15年.结果:无手术死亡,27例一期愈合,3例术后皮肤切口延期愈合,1例因肋骨切除范围偏小,脓腔清除不全,经延期拔除胸管治愈.经6个月~6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简化了手术操作,近、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成科;芦乙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进行穿刺活检对诊断及疗效的评价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皮超声引导射频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穿刺活检.结果:治疗前56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4例未能确诊;治疗后1个月穿刺活检显示58例肿瘤坏死、液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例为原发性肝癌.穿刺活检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穿刺活检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率高、安全并可用来评价射频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惠;刘兰芬;赵晓峰;苗凤君;权源;张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过敏史、报告人身份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以医师和护士上报数量多;以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为多见;给药方式以静脉输液为主;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与用药剂量、滴注速度、多药联用、溶媒有关.结论: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秋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查出5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所有患儿均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100 u/(kg·d),1次/d,腹壁皮下注射,疗程4周.观察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复查凝血指标.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及血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项指标的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仅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结论:早期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强的松治疗伴高凝状态的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作者:贺卫霞;孟月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疾病,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自1894年美国医生Halsted提出乳腺癌初位于乳房内,其后的转移是按解剖部位顺次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根治术被视为乳腺癌的经典疗法长达半个世纪.
作者:李运太;侯连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肾脏的选择和取肾方法.方法:采用经腰部去12肋切口腹膜外切取右肾的方法获得供肾.结果:供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肾脏血管数目、分支、显露,分肾功能及尿路情况等决定选取何侧肾脏,经腰部去12肋切口腹膜外途径是一种良好的取肾方法.
作者:张立华;张洪波;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预防方法,进一步降低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收集ICU病房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92例,总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预防措施.结果: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得到控制的占83%,6例肺炎短期死于原发病或呼吸循环衰竭;一种或多种致病菌感染,大部分细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结论:充分认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措施全程预防,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孙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I-II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P组),异丙酚组(P组),每组100例.RP组在30~60 s 内静脉给瑞芬太尼(用注射用水稀释成10 μg/mL)1.0 μg/kg,在瑞芬太尼负荷剂量注完后同时均速静脉注射异丙酚1~1.5 mg/kg至患者放入扩阴器无反应开始手术,术中依据患者反应酌情每次加瑞芬太尼0.2~0.5 μg/kg或单次追加异丙酚20~30 mg.P组:单纯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持续静脉注射60 s,待患者意识消失开始手术,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0.5~1 mg/kg.结果:术后RP组患者对镇痛效果表示高度满意,P组患者满意度不高,镇痛效果差.RP组患者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P组(P<0.05);RP组异丙酚用量明显低于P组(P<0.05),RP组意识消失时间显著低于P组(P<0.05),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两种药物结合使用能为人流术提供一个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此外其恢复时间快,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应注意其对呼吸的抑制,可采用鼻导管吸氧及面罩加压送氧.
作者:孙伟中;赛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转开腹的时机.方法:分析536例腹腔镜手术,中转手术29例.结果: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9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中转率8.824%.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期13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4例,中转率5.804%.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期7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0例,中转率3.33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若出血困难而转开腹手术,并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失败,而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质量所必须的.中转手术是患者安全的保证.
作者:马鸿祥;蒋海玄;苏申;陆仁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GSS系统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方法:75例均在C臂X线监视下行切开复位,选择性椎管减压,GSS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或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时间8个月~3.5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按frankel分级,除11例无恢复外其余分别提高1~3级.58个压缩椎体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GSS内固定系统对脊柱进行三柱固定,符合生物力学,损伤小,疗效满意.
作者:马万里;刘贺国;李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MRI诊断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2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MRI表现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6例,中度9例,重度6例;侧脑室周围白质呈长T1WI长T2WI异常信号者12例,侧脑室扩大18例,侧脑室体后部扩大10例,双侧脑室扩大6例,侧脑室形态不规则3例,脑沟、脑裂加宽、加深.结论:MRI对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华;陈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体囊肿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超声提示黄体囊肿患者的CT或MRI表现.结果:6例黄体囊肿表现为单房囊肿,内容物CT表现为水样密度,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壁厚呈锯齿状,增强后有强化.3例盆腔内有少量积液.结论:育龄期妇女CT和MRI观察到卵巢锯齿状厚壁囊肿,而且增强后壁有强化,应考虑黄体囊肿的可能,并应与卵巢其他囊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刘全良;龚静山;徐坚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平片、CT表现,提高对小肺癌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有系列X线平片及CT片资料的小肺癌17例,胸部摄片及CT平扫,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分叶征7例,胸膜凹陷征4例,短小毛刺3例,病变内见低密度小泡征2例,小空洞1例,壁厚,斑片1例,边缘模糊毛糙,似短小毛刺.病灶有边角造成形态怪异3例,小结节及斑片各1例合并胸水.中间位窗观察病灶远端阻塞性气肿2例.特别是密度观察,病灶密度较淡.结论:综合平片和CT征象,增加了诊断分析依据,可提高对小结节的诊断能力.
作者:章雪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过敏反应的规律.方法:对2例刺五加注射液过敏反应进行加以分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过敏反应同刺五加注射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与杂质有关.结论:临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时,要密切观察输液反应,注意个体差异,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作者:邓文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42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及治疗,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修整成形35例,大部分切除3例,表面修整4例,同时行镜下皱襞切除术3例,游离体摘除4例,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42例诊断明确,手术均获得成功.通过随访,优良率达92.8%.结论:关节镜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明确诊断、进行微创治疗,是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好方法.
作者:戴春宏;卜海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