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锋;吴斌
胃十二指肠梗阻(gastroduodenal obstruction, GDO)指胃内容物进入小肠出现的机械性梗阻,是一种许多疾病进展到可导致胃十二指肠出现狭窄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结果,按其梗阻部位分为幽门梗阻和十二指肠梗阻以及术后胃肠吻合口梗阻.
作者:张初民;韩盛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栓塞剂的选择和应用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本文47例中,支气管扩张30例、肺癌11例、肺结核6例,采用单用明胶海绵颗粒5例、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7例、聚乙烯醇8例、聚乙烯醇+明胶海绵颗粒11例、聚乙烯醇+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16例五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讨论.结果:五组病例中,单用明胶海绵颗粒组有3例复发;明胶海绵颗粒加超液化碘油组2例复发;聚乙烯醇组1例复发;聚乙烯醇+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组均无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栓塞剂选择中,单用明胶海绵易复发,单用聚乙烯醇不如聚乙烯醇+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明胶海棉+超液化碘油栓塞的方法安全持久.
作者:屈国林;强民;唐晖;曲保田;黄鹤;吕春燕;闫晓彬;杨淑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转开腹的时机.方法:分析536例腹腔镜手术,中转手术29例.结果: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9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中转率8.824%.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期13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4例,中转率5.804%.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期7例,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0例,中转率3.33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若出血困难而转开腹手术,并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失败,而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质量所必须的.中转手术是患者安全的保证.
作者:马鸿祥;蒋海玄;苏申;陆仁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身冷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含有自身冷抗体的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处理.结果: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排除自身冷抗体干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后患者输血安全、顺利.结论:排除自身冷抗体影响对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燕备战;王书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组织作对照,初步探讨E2F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E2F1 mRNA的水平.结果: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组织中E2F1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2F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增高,促进瘢痕组织中修复效应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怀军;李桑蕾;张磊;黄磊;邢新;李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物在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结合4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服药史、发病过程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药物与肾脏损害的关系.结果:该4例患者的肾脏损害的确与药物有密切关系.结论:目前临床所用的多种药物可损伤肾脏,甚至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临床医生应掌握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合理用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发生及时治疗.
作者:李静;刘立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低张下正常乏特氏(Vater's)壶腹部的螺旋CT表现,为研究壶腹部病变提供重要参照.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正常壶腹部48例,男性组30例,女性组18例,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十二指肠低张效果良好的45例,十二指肠乳头层面十二指肠大内径为(2.39±0.57) cm,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十二指肠乳头显示良好的46例,十二指肠乳头的大横径为(0.42±0.23) cm,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壶腹部低张螺旋CT表现为十二指肠扩张良好,十二指肠乳头显示清楚,正常十二指肠乳头可分为半圆型、乳头型和扁平型.
作者:杨复宾;王藏海;全冠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尿蛋白排泄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60例糖尿病和40例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而升高,ARBs类药物(缬沙坦)治疗6周后微量蛋白尿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糖尿病肾病之间关系密切,ARBs类药物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纪志尚;刘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奥扎格雷联合丹参滴注液组(联合组)31例,单用奥扎格雷组(单药组)31例,丹参组31例,奥扎格雷80 mg静脉滴注,2次/d,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幅度表明:联合组明显优于丹参组(P<0.01)及单药组(P<0.05).联合组显效率为83.8%,单药组为61.3%,丹参组为32.3%,联合组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与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与丹参联用应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杨新荣;王正银;董艳琼;陈虹;别发赢;谭峥嵘;王炜;罗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标本经BacT/Alerti12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梅里埃API系统进行鉴定和K-B法做药敏.结果:在2046份标本中,分离菌株279 株,阳性率为13.63%.其中革兰阳性菌占85.66%,革兰阴性菌占14.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非常高,达69.45%(116/167),远远高于MRSA的检出率15.62%(5/32).药敏结果显示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MRCNS中复方磺胺甲恶唑、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0%,100%、66.7%、66.7% ,3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分别为100%,100% ,80% ,20% ,40% ,40% ,60% .在粪肠球菌药敏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始终保持较稳定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 10%,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都在50%以上,对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耐药高达60%,对碳青酶烯类敏感.结论:及时掌握血培养中细菌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均竹;侯伶俐;周作华;杨宏伟;张珍;仇少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MRI对硬膜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硬膜窦血栓形成,行MRI检查,其中2例用短反转恢复,1例用FLAIR序列,3例作增强检查,5例作流体衰减反转恢复.结果:左横窦2例,右横窦栓塞3例,上矢状窦1例,脑肿胀4例,静脉性脑栓塞2例,脑血肿1例.增强检查,脑皮质及皮质静脉增强2例.结论:MRI对硬膜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既有硬膜窦流空信号消失和硬膜窦狭窄、闭塞等直接征象,又有脑肿胀、静脉性脑梗死、脑血肿等间接征象.
作者:高炬;李向丽;王小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1例产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产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除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及髂静脉受压外与产妇年龄、体重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产后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凝血四项检测可用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测定,产后早下床活动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作者:张改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对95例腹部大手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51例患者利用空肠造瘘管灌注能全力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组),44例实施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记数、体重,评估肠内营养的疗效.结果: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平均升高4.8 g/L,转铁蛋白平均升高0.82 g/L.淋巴细胞记数平均升高0.7×109/L,体重平均增加4.5 kg.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的治疗应激性溃疡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学军;黄涛;贾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8例确诊为鼻源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鼻窦正负压置换疗法的临床资料.结果:头痛和全身及眼部症状立即消失,经过1-7年的随访观察证明,疗效满意.结论:鼻窦正负压置换是诊断、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巨晓泉;李炜长;张志德;刘书博;吴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进行穿刺活检对诊断及疗效的评价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皮超声引导射频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穿刺活检.结果:治疗前56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4例未能确诊;治疗后1个月穿刺活检显示58例肿瘤坏死、液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例为原发性肝癌.穿刺活检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穿刺活检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率高、安全并可用来评价射频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惠;刘兰芬;赵晓峰;苗凤君;权源;张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漏诊结肠癌的经验教训.方法:实施腹腔镜手术以来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000余例,其中发现胆囊结石并存结肠癌9例,对本组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现并漏诊肠癌5例,间隔2周~10个月.术前发现胆囊结石并存结肠癌4例.结论:提高胆囊疾病与结肠癌并存的认识,重视病史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完善必要的相关检查及术中探查,是预防漏诊的关键.
作者:杨运芳;卢占兴;聂改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床旁行心包穿刺置管.结果:4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11 d(6~21 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作者:汪凤兰;王秋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CT扫描显示肾上腺区低密度肿块9例,混杂密度肿块7例,实性肿块1例,8例钙化,1例出血,11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4例MRI检查示右侧肾上腺区肿块T1WI、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CT及MRI在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琼英;戚跃勇;戴书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疾病,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自1894年美国医生Halsted提出乳腺癌初位于乳房内,其后的转移是按解剖部位顺次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根治术被视为乳腺癌的经典疗法长达半个世纪.
作者:李运太;侯连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MRI诊断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2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MRI表现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6例,中度9例,重度6例;侧脑室周围白质呈长T1WI长T2WI异常信号者12例,侧脑室扩大18例,侧脑室体后部扩大10例,双侧脑室扩大6例,侧脑室形态不规则3例,脑沟、脑裂加宽、加深.结论:MRI对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华;陈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