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萱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比较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将入选患者126例按高血压水平分级,并按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比较其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及钙化积分.结果:1级高血压组和低危组、中危组冠脉损害阳性率、平均钙化积分明显低于3级高血压组和极高危组患者.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有效控制血压,干预各种危险因素,可推迟和延缓高血压患者血管损害的发展.
作者:柳兢;王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 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 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作者:李向丽;高炬;孙培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在鉴别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了45例化脓性脑炎患儿、4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及22例对照组小儿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浓度.结果: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浓度在化脓性脑膜炎组(55.3±5.1)u/L,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23.1±3.2)u/L(P<0.05)和对照组(20.9±2.45)u/L(P<0.05).结论: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可作为鉴别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较为快速的诊断指标,从而为临床尽早选择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赵炜;张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29例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观察对病情发展及转归的影响.结果:无1例住院期间死亡,各项监测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是预防和救治高位截瘫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苟益民;曹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减少手术创面渗血和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48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腹膜及腹腔创面涂抹医用生物胶3~6 mL,对照组未用生物胶,观察两组术中渗血情况及术后排气情况,二次手术者观察术后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创面渗血很快停止,对照组需压迫或缝扎止血;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6~24 h,对照组为24~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手术者,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粘连分别为28.6%和60%,重度粘连分别为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胶可迅速减少术中创面渗血,同时具有预防腹膜粘连的良好效果.
作者:秦爱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诊断模型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5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和85例儿科常见病患儿血清,筛选血清差异蛋白,并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构建以全部有差异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的完整诊断模型及以完整模型中意义大的5个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的简化诊断模型.结果:完整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84,96.51%,97.06%,96.15%,94.29%和98.04%.简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3,88.37%,97.06%,82.69%,78.57%和97.73%.结论:血清诊断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病例与对照,对诊断室间隔缺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李永红;金湘东;仇小强;曾小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标本50例,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三种组织中的免疫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二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均<0.05)、组织学类型(P均<0.05)及生存期有关(P均<0.01),与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3)组织蛋白酶D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有关,二者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王淑;王彦英;贺玲;栗凤霞;王丽萍;鲁笑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观察我院经培训的ICU医生实施心肺复苏的具体情况.结果:(1)心跳呼吸骤停有三种形式,以心跳骤停为主,且以室性逸搏多.(2)均能给予人工通气,首次除颤成功率88.5%.(3)呼吸骤停组及室速+室颤组复苏成功率高(23.8%比2.9%,P<0.01;42.9%比14.5%,P<0.05),室性逸搏+等电位线组复苏成功率低(15.5比70.5%,P<0.01).结论:ICU内心跳呼吸骤停的多形式是室性逸搏.呼吸骤停及室速、室颤的复苏成功率高,而室性逸搏的复苏成功率低.
作者:俞建华;方旭成;刘新兵;吴倓;沈励;赵仲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脱敏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查明过敏原后开始给予脱敏浸液应用.并逐渐增加浓度.连用12周.结果:临床控制者27例,显效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经脱敏治疗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缓解,疗效确切.
作者:付先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脑内环形强化病灶的MRI影像学特征,探讨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脓肿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脑转移瘤、胶质瘤以及脑脓肿病例各60例的MRI表现.结果:三种病变在位置、数目、环外形(形态)等征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转移瘤特征性征像包括病灶多发、灶周Ⅲ度水肿、病灶内T1WI高信号征等.胶质瘤特征性征像包括分房征、多发壁结节、外形不规则等.脑脓肿特征性征像包括子母环征、环壁切迹征、T2WI低信号环征、液液平征等.结论:MRI对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脓肿三种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守强;李娜;李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在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48眼前房积血清除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在维持前房、稳定眼压、分离血块粘连、排出积血、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结果:48眼均在小切口下顺利清除积血,视力提高,无再出血发生,无1例损伤角膜、虹膜及晶状体.结论:透明质酸钠的应用能使前房积血清除,在术野安全、清晰下进行,有效的防止了术中再损伤的发生.
作者:周瑞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转归过程中的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在不同阶段测定79条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的静脉各测值间的变化情况,结合相应阶段临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受累静脉狭窄率在治疗1个月后其均值较入院前明显降低(P<0.01),1~6个月各测之变化不明显(P>0.05).静脉瓣返流程度在治疗1个月后有10%的受累静脉出现I度返流,6~12个月受累静脉返流程度明显加重,其中治疗后12个月时Ⅲ度返流占10%,总返流率达76%.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1个月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下肢深静脉的回流障碍;其后回流障碍逐渐改善而静脉返流出现且逐渐加重,并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个月后的主要病理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张斌;鲁豫;鲍学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及盐酸丁咯地尔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测定治疗15 d后外周血样样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蛋原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P<0.01).病残程度显著改善(P<0.01),治疗显效率63.3%,治疗后15 d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用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贾广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患儿204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心理辅导下进行牙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干预组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脉搏减慢例数干预组多于对照组,脉搏加快例数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辅导可有效减少减轻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霞;郑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尿与非尿标本的菌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探讨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94例阳性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茵占24.4%,粪肠球菌占18.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7%,白色念珠菌占7.2%.2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占7.3%,粪肠球菌占3.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3%,白色念珠菌占8.9%;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尿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尿标本;经济型的药物象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利福平、强力霉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呋喃妥因、磷霉素都有很高的敏感率.结论:由于尿与非尿标本茵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该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琚春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学生、大学生中发病率很高,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理想.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年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5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辅助切除邻近功能区或功能区及脑深部区域的病灶36例,开颅时实时定位,手术中示踪,关颅前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术中超声定位检查36例,超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与术前CT、MRI相吻合,根据超声提示能精确探查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有助于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术中超声定位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凤永;党帅;丁旭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与螺内酯联用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5月-2006年8月本院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11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坎地沙坦4~8 mg,1次/d,并用螺内酯20 mg,2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螺内酯20 mg,2次/d,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记录症状、体征及其作用,超声心动图改变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程度显著改善.结论:坎地沙坦与螺内酯联用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好.
作者:熊晨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肽对体外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仅含低糖MEM培养液;实验组:高糖MEM培养液含不同浓度的C肽,分别培养24 h,48 h,72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光吸收法(MTT)检测细胞系HBZY-1的增殖情况.结果:高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系HBZY-1的增殖;不同浓度的C肽对高糖诱导的细胞系HBZY-1增殖影响程度不同.10,50,300 nmol/L C肽作用24 h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而0.5,900 nmol/L作用不显著.结论:C肽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系HBZY-1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C肽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起到有益的作用.
作者:林玉玲;张苏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常规行关节镜检查和镜下关节清理术,镜下表现为:软骨剥脱,滑膜增生,半月板损伤,游离体,边缘骨赘.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评分明显增加.结论:关节镜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更全面准确,关节清理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和可重复等优点,是诊治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领权;孟凡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