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辅导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作用

王丽霞;郑永红

关键词:牙病, 儿童, 牙科畏惧症, 心理辅导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患儿204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心理辅导下进行牙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干预组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脉搏减慢例数干预组多于对照组,脉搏加快例数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辅导可有效减少减轻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氟保护漆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对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为幼儿园开展口腔保健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择10所幼儿园1565例小班新生进行为期3年的连续观察.结果:879例每年2次滴涂0.1%氟保护漆的儿童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氟保护漆对儿童乳牙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地减少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

    作者:郭莎;王保华;张友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尿标本与非尿标本的菌谱比较及其耐药分析

    目的:比较尿与非尿标本的菌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探讨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94例阳性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茵占24.4%,粪肠球菌占18.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7%,白色念珠菌占7.2%.2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占7.3%,粪肠球菌占3.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3%,白色念珠菌占8.9%;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尿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尿标本;经济型的药物象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利福平、强力霉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呋喃妥因、磷霉素都有很高的敏感率.结论:由于尿与非尿标本茵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该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琚春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理想方案.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剐为注射冰乙酸0.01 mL组,冰乙酸0.03 mL组,冰乙酸0.05 mL组,注射生理盐水组,滤纸片贴敷组,正常对照组.造模4 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窦部黏膜是否产生溃疡,并对大鼠胃窦部黏膜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冰乙酸0.03 mL组大鼠胃窦前壁黏膜面产生明显溃疡结构,冰乙酸0.05 mL组大鼠胃窦前壁穿孔,其他各组大鼠胃窦前壁均无溃疡产生.光镜观察冰乙酸0.03 mL组大鼠胃窦溃疡边缘黏膜腺体正常结构消失,出现典型的溃疡组织结构.结论:冰乙酸注射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形成与注射剂量有关,注射0.03 mL冰乙酸所建立的模型较为理想.

    作者:王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用生物胶用于妇产科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减少手术创面渗血和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48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腹膜及腹腔创面涂抹医用生物胶3~6 mL,对照组未用生物胶,观察两组术中渗血情况及术后排气情况,二次手术者观察术后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创面渗血很快停止,对照组需压迫或缝扎止血;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6~24 h,对照组为24~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手术者,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粘连分别为28.6%和60%,重度粘连分别为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胶可迅速减少术中创面渗血,同时具有预防腹膜粘连的良好效果.

    作者:秦爱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抑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舍曲林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舍曲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接受支架置入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舍曲林进行干预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基础治疗组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术后1年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因性死亡)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次要指标观察治疗1年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小板聚集率、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年11例失访,剩下104例患者,治疗组发生心绞痛6例,对照组为10例;3例心肌梗死均为对照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心源性猝死1例为对照组.104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组再狭窄6例,再狭窄率11.8%(6/51);对照组再狭窄9例,再狭窄率17%(9/53).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vs 30.2%),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vs 1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舍曲林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对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无影响.

    作者:刘新兵;周明成;吴敏生;黄红漫;冯六六;俞建华;许其倓;曹国良;葛均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丁咯地尔对大鼠脑缺血钙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大鼠缺血脑组织钙和血清钙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大鼠脑梗死模型.结果:丁咯地尔10~20 mg/kg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但对血清钙影响不大.结论:丁咯地尔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钙超载有关.

    作者:罗阳;张印三;赵芝宝;冯为菊;王爱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妊娠伴异位蜕膜反应

    1临床资料孕妇,29岁,因妊娠38+6周,自觉胎动减少1 d,于2003年1月11日人院.该孕妇于孕1个月内曾服减肥药,孕期经过顺利.即往健康.孕1产0.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2次/min,血压110/80 mmHg,宫高36 cm,腹围109 cm,LOA,胎心142次/min.于2003年1月12日因产程中出现晚期减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程顺利,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10分,新生儿发育正常.术中见左卵巢有一约1 cm×2 cm×3 cm大小的灰白色凸起,质地较硬,表面凸凹不平,降结肠脂肪垂处见一约1cm×1 cm×1.5 cm大小的灰白色结节,质地较硬.术中切除左卵巢灰白色结节及降结肠脂肪垂处结节,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卵巢和结肠脂肪垂异位蜕膜反应.免疫组化:CK(一)、Vim(+)、α-ACT(+)、CD68(+)、CEA(-)、S-100(-)、PAS(-).

    作者:关婷;罗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清诊断模型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诊断模型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5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和85例儿科常见病患儿血清,筛选血清差异蛋白,并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构建以全部有差异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的完整诊断模型及以完整模型中意义大的5个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的简化诊断模型.结果:完整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84,96.51%,97.06%,96.15%,94.29%和98.04%.简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3,88.37%,97.06%,82.69%,78.57%和97.73%.结论:血清诊断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病例与对照,对诊断室间隔缺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李永红;金湘东;仇小强;曾小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内环形强化病灶的MRI研究

    目的:分析脑内环形强化病灶的MRI影像学特征,探讨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脓肿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脑转移瘤、胶质瘤以及脑脓肿病例各60例的MRI表现.结果:三种病变在位置、数目、环外形(形态)等征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转移瘤特征性征像包括病灶多发、灶周Ⅲ度水肿、病灶内T1WI高信号征等.胶质瘤特征性征像包括分房征、多发壁结节、外形不规则等.脑脓肿特征性征像包括子母环征、环壁切迹征、T2WI低信号环征、液液平征等.结论:MRI对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脓肿三种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守强;李娜;李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组织蛋白酶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标本50例,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三种组织中的免疫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二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均<0.05)、组织学类型(P均<0.05)及生存期有关(P均<0.01),与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3)组织蛋白酶D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有关,二者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王淑;王彦英;贺玲;栗凤霞;王丽萍;鲁笑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逆转这一病变过程,相反若不能得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转为不可逆过程.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由于没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但有研究表明,此时肝脏已经有血液动力学改变[1].常规超声不能表现组织的微循环灌注,这限制了其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随着超声造影新技术和新型造影剂的出现,对肝脏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就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马红;谢明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 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 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作者:李向丽;高炬;孙培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用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及盐酸丁咯地尔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测定治疗15 d后外周血样样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蛋原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P<0.01).病残程度显著改善(P<0.01),治疗显效率63.3%,治疗后15 d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用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贾广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实时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辅助切除邻近功能区或功能区及脑深部区域的病灶36例,开颅时实时定位,手术中示踪,关颅前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术中超声定位检查36例,超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与术前CT、MRI相吻合,根据超声提示能精确探查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有助于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术中超声定位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凤永;党帅;丁旭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方法.方法:比较血液透析前后患者血磷变化及非透析保守治疗服用磷结合剂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及血磷值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后血磷值明显减低(P<0.01),但下次血液透析前血磷再次升高.非透析保守治疗患者血肌酐、血磷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磷水平.

    作者:李洪清;刘会龙;孙宝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微波治疗鼻病导致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病所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微波治疗鼻病所致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操作不当所致6例;术后患者未按时复诊所致9例;术前未对患者全面评估所致2例.结论:微波治疗鼻病虽然操作简单,患者不需住院,但应注意规范操作、对患者全面分析以及术后按时随访.

    作者:马季青;朱优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观察我院经培训的ICU医生实施心肺复苏的具体情况.结果:(1)心跳呼吸骤停有三种形式,以心跳骤停为主,且以室性逸搏多.(2)均能给予人工通气,首次除颤成功率88.5%.(3)呼吸骤停组及室速+室颤组复苏成功率高(23.8%比2.9%,P<0.01;42.9%比14.5%,P<0.05),室性逸搏+等电位线组复苏成功率低(15.5比70.5%,P<0.01).结论:ICU内心跳呼吸骤停的多形式是室性逸搏.呼吸骤停及室速、室颤的复苏成功率高,而室性逸搏的复苏成功率低.

    作者:俞建华;方旭成;刘新兵;吴倓;沈励;赵仲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气道内支架植入的临床应用现状

    有关气道支架的应用,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1].近20年,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入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肽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C肽对体外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仅含低糖MEM培养液;实验组:高糖MEM培养液含不同浓度的C肽,分别培养24 h,48 h,72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光吸收法(MTT)检测细胞系HBZY-1的增殖情况.结果:高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系HBZY-1的增殖;不同浓度的C肽对高糖诱导的细胞系HBZY-1增殖影响程度不同.10,50,300 nmol/L C肽作用24 h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而0.5,900 nmol/L作用不显著.结论:C肽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系HBZY-1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C肽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起到有益的作用.

    作者:林玉玲;张苏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和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卡维地洛干预对此的影响.方法:110只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主干制备成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心力衰竭对照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两组又随机分为2,4,8周亚组.另设假手术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力衰竭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蛋白表达在各亚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卡维地洛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在4周和8周亚组明显降低(均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大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呈现动态变化,心功能进行性降低.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增高,是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卡维地洛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而改善心室重塑及心力衰竭.

    作者:宋亚辉;陈昭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