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华;方旭成;刘新兵;吴倓;沈励;赵仲谋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及与其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1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常见原因为单纯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巨细胞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及新生儿溶血症等,待病情稳定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未通过复筛的3个月后再进行测试;2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初筛异常57例,占31.3%,复筛57例,异常14例,占24.6%,确诊为听力障碍的6例,占3.3%;对照组初筛异常18例,占9%,复筛时全部通过.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先天性巨细胞感染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献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腹腔镜下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38例为A组(垂体后叶素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u加入0.9%氯化钠10 mL,30例为B组(对照组),予局部创面电凝止血或明胶海绵填压止血.结果:6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A组出血(50.62±43.67)mL,B组出血(105.76±83.25)mL;手术时间:A组(97.72±43.65)min,B组(120.76±42.48)min.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陈乐;石少权;王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出现非手术损伤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对12例术后2周内出现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非损伤性黄疸占本组胆囊手术的1.2%,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有少部分是非损伤性的,原因复杂多样.适当的治疗可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多的痛苦.
作者:易伟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与螺内酯联用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5月-2006年8月本院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11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坎地沙坦4~8 mg,1次/d,并用螺内酯20 mg,2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螺内酯20 mg,2次/d,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记录症状、体征及其作用,超声心动图改变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程度显著改善.结论:坎地沙坦与螺内酯联用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好.
作者:熊晨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5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105例中,超声检查确诊率为83.81%.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确诊率分别为77.78%,83.33%,84.85%和100%.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确诊率较高,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对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而出现肝功能异常者,改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6个月以上,进行HBV-DNA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检测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0.0%(32例),87.5%(35例),90.0%(36例),HBV-DNA定量下降明显.ALT复常率为50%(20例),67.5%(27例),80.0%(32例).HBeAg的阴转率为47.5%(19例),57.5%(23例),75.0%(30例).患者服用12个月以上仍未见明显的肾毒性及耐药变异的情况.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联用可显著提高对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的疗效.
作者:张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29例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观察对病情发展及转归的影响.结果:无1例住院期间死亡,各项监测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是预防和救治高位截瘫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苟益民;曹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尿与非尿标本的菌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探讨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94例阳性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茵占24.4%,粪肠球菌占18.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7%,白色念珠菌占7.2%.2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占7.3%,粪肠球菌占3.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3%,白色念珠菌占8.9%;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尿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尿标本;经济型的药物象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利福平、强力霉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呋喃妥因、磷霉素都有很高的敏感率.结论:由于尿与非尿标本茵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该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琚春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观察我院经培训的ICU医生实施心肺复苏的具体情况.结果:(1)心跳呼吸骤停有三种形式,以心跳骤停为主,且以室性逸搏多.(2)均能给予人工通气,首次除颤成功率88.5%.(3)呼吸骤停组及室速+室颤组复苏成功率高(23.8%比2.9%,P<0.01;42.9%比14.5%,P<0.05),室性逸搏+等电位线组复苏成功率低(15.5比70.5%,P<0.01).结论:ICU内心跳呼吸骤停的多形式是室性逸搏.呼吸骤停及室速、室颤的复苏成功率高,而室性逸搏的复苏成功率低.
作者:俞建华;方旭成;刘新兵;吴倓;沈励;赵仲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4组,糖尿病组19例,苯那普利组19例,氯沙坦组19例及联合治疗组19例;四组分别给予不服用苯那普利及氯沙坦、服用苯那普利10 mg/d、氯沙坦50 mg/d、苯那普利10 mg/d和氯沙坦50 mg/d.另设正常对照组19例,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各组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1含量.结果:糖尿病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1水平升高;苯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和治疗组血肌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1含量较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5);联和治疗组尿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苯那普利组及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用较单独应用能更有效地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1水平,从而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丁进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及盐酸丁咯地尔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测定治疗15 d后外周血样样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蛋原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P<0.01).病残程度显著改善(P<0.01),治疗显效率63.3%,治疗后15 d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用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贾广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病所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微波治疗鼻病所致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操作不当所致6例;术后患者未按时复诊所致9例;术前未对患者全面评估所致2例.结论:微波治疗鼻病虽然操作简单,患者不需住院,但应注意规范操作、对患者全面分析以及术后按时随访.
作者:马季青;朱优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患儿204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心理辅导下进行牙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干预组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脉搏减慢例数干预组多于对照组,脉搏加快例数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辅导可有效减少减轻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霞;郑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减少手术创面渗血和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48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腹膜及腹腔创面涂抹医用生物胶3~6 mL,对照组未用生物胶,观察两组术中渗血情况及术后排气情况,二次手术者观察术后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创面渗血很快停止,对照组需压迫或缝扎止血;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6~24 h,对照组为24~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手术者,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粘连分别为28.6%和60%,重度粘连分别为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胶可迅速减少术中创面渗血,同时具有预防腹膜粘连的良好效果.
作者:秦爱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并与4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20 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
作者:王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脱敏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查明过敏原后开始给予脱敏浸液应用.并逐渐增加浓度.连用12周.结果:临床控制者27例,显效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经脱敏治疗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缓解,疗效确切.
作者:付先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舍曲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接受支架置入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舍曲林进行干预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基础治疗组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术后1年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因性死亡)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次要指标观察治疗1年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小板聚集率、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年11例失访,剩下104例患者,治疗组发生心绞痛6例,对照组为10例;3例心肌梗死均为对照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心源性猝死1例为对照组.104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组再狭窄6例,再狭窄率11.8%(6/51);对照组再狭窄9例,再狭窄率17%(9/53).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vs 30.2%),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vs 1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舍曲林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对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无影响.
作者:刘新兵;周明成;吴敏生;黄红漫;冯六六;俞建华;许其倓;曹国良;葛均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常规行关节镜检查和镜下关节清理术,镜下表现为:软骨剥脱,滑膜增生,半月板损伤,游离体,边缘骨赘.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评分明显增加.结论:关节镜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更全面准确,关节清理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和可重复等优点,是诊治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领权;孟凡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个(42例患者)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膝关节X线摄影图像,观察胫骨结节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结果:所有患病的胫骨结节均示其邻近软组织肿胀,胫骨结节二次骨化中心异常改变有局部骨隆起10个、轮廓不规则8个、密度不均匀15个、碎裂状11个、前方见碎骨片4个和胫骨结节向前上方移位12个.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陈永强;罗泽斌;郁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方法.方法:比较血液透析前后患者血磷变化及非透析保守治疗服用磷结合剂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及血磷值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后血磷值明显减低(P<0.01),但下次血液透析前血磷再次升高.非透析保守治疗患者血肌酐、血磷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磷水平.
作者:李洪清;刘会龙;孙宝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