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质酸钠在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

周瑞雅

关键词:前房积血, 透明质酸钠, 手术
摘要: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在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48眼前房积血清除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在维持前房、稳定眼压、分离血块粘连、排出积血、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结果:48眼均在小切口下顺利清除积血,视力提高,无再出血发生,无1例损伤角膜、虹膜及晶状体.结论:透明质酸钠的应用能使前房积血清除,在术野安全、清晰下进行,有效的防止了术中再损伤的发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逆转这一病变过程,相反若不能得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转为不可逆过程.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由于没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但有研究表明,此时肝脏已经有血液动力学改变[1].常规超声不能表现组织的微循环灌注,这限制了其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随着超声造影新技术和新型造影剂的出现,对肝脏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就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马红;谢明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MDR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了37例上皮性卵巢癌,32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DR1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不表达MDR1基因,卵巢良性肿瘤组织MDR1基因表达率为15.6%,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率为75.7%.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无效者MDR1的阳性表达率是94.1%,明显高于化疗有效者的57.1%(P<0.05).结论:MD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并与化疗疗效有关.

    作者:张素娟;闫洪超;薛加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透明质酸钠在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在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48眼前房积血清除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在维持前房、稳定眼压、分离血块粘连、排出积血、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结果:48眼均在小切口下顺利清除积血,视力提高,无再出血发生,无1例损伤角膜、虹膜及晶状体.结论:透明质酸钠的应用能使前房积血清除,在术野安全、清晰下进行,有效的防止了术中再损伤的发生.

    作者:周瑞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并与4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20 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

    作者:王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肽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C肽对体外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仅含低糖MEM培养液;实验组:高糖MEM培养液含不同浓度的C肽,分别培养24 h,48 h,72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光吸收法(MTT)检测细胞系HBZY-1的增殖情况.结果:高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系HBZY-1的增殖;不同浓度的C肽对高糖诱导的细胞系HBZY-1增殖影响程度不同.10,50,300 nmol/L C肽作用24 h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而0.5,900 nmol/L作用不显著.结论:C肽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系HBZY-1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C肽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起到有益的作用.

    作者:林玉玲;张苏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丁咯地尔对大鼠脑缺血钙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大鼠缺血脑组织钙和血清钙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大鼠脑梗死模型.结果:丁咯地尔10~20 mg/kg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但对血清钙影响不大.结论:丁咯地尔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钙超载有关.

    作者:罗阳;张印三;赵芝宝;冯为菊;王爱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转归过程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转归过程中的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在不同阶段测定79条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的静脉各测值间的变化情况,结合相应阶段临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受累静脉狭窄率在治疗1个月后其均值较入院前明显降低(P<0.01),1~6个月各测之变化不明显(P>0.05).静脉瓣返流程度在治疗1个月后有10%的受累静脉出现I度返流,6~12个月受累静脉返流程度明显加重,其中治疗后12个月时Ⅲ度返流占10%,总返流率达76%.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1个月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下肢深静脉的回流障碍;其后回流障碍逐渐改善而静脉返流出现且逐渐加重,并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个月后的主要病理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张斌;鲁豫;鲍学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观察我院经培训的ICU医生实施心肺复苏的具体情况.结果:(1)心跳呼吸骤停有三种形式,以心跳骤停为主,且以室性逸搏多.(2)均能给予人工通气,首次除颤成功率88.5%.(3)呼吸骤停组及室速+室颤组复苏成功率高(23.8%比2.9%,P<0.01;42.9%比14.5%,P<0.05),室性逸搏+等电位线组复苏成功率低(15.5比70.5%,P<0.01).结论:ICU内心跳呼吸骤停的多形式是室性逸搏.呼吸骤停及室速、室颤的复苏成功率高,而室性逸搏的复苏成功率低.

    作者:俞建华;方旭成;刘新兵;吴倓;沈励;赵仲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尿标本与非尿标本的菌谱比较及其耐药分析

    目的:比较尿与非尿标本的菌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探讨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94例阳性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茵占24.4%,粪肠球菌占18.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7%,白色念珠菌占7.2%.2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占7.3%,粪肠球菌占3.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3%,白色念珠菌占8.9%;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尿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尿标本;经济型的药物象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利福平、强力霉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呋喃妥因、磷霉素都有很高的敏感率.结论:由于尿与非尿标本茵谱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该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琚春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组织蛋白酶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标本50例,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三种组织中的免疫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二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均<0.05)、组织学类型(P均<0.05)及生存期有关(P均<0.01),与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3)组织蛋白酶D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组织蛋白酶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有关,二者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王淑;王彦英;贺玲;栗凤霞;王丽萍;鲁笑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清诊断模型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诊断模型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5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和85例儿科常见病患儿血清,筛选血清差异蛋白,并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构建以全部有差异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的完整诊断模型及以完整模型中意义大的5个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的简化诊断模型.结果:完整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84,96.51%,97.06%,96.15%,94.29%和98.04%.简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3,88.37%,97.06%,82.69%,78.57%和97.73%.结论:血清诊断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病例与对照,对诊断室间隔缺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李永红;金湘东;仇小强;曾小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气道内支架植入的临床应用现状

    有关气道支架的应用,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1].近20年,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入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年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学生、大学生中发病率很高,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理想.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年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5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方法.方法:比较血液透析前后患者血磷变化及非透析保守治疗服用磷结合剂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及血磷值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后血磷值明显减低(P<0.01),但下次血液透析前血磷再次升高.非透析保守治疗患者血肌酐、血磷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磷水平.

    作者:李洪清;刘会龙;孙宝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硝普钠和乌拉地尔复合降压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

    目的:观察硝普钠和乌拉地尔复合降压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10例,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术中常规监测MAP,CVP,ECG,SPO2.收缩压>130 mmHg时,用输液泵输注硝普钠0.1 mg/(kg·h),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度,收缩压>200 mmHg时,间断注射乌拉地尔10~50 mg.结果:术中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以下,无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此两种药物联合降压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降压迅速平稳、可控性好,效果满意.

    作者:杜明文;赵素真;樊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10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术前、术后每月性生活次数及满意度.结果:子宫肌瘤剔除组及子宫次切除术组患者术前术后性生活次数及满意度均无明显变化.全切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下降.结论: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切徐术对患者性生活无明显影响,子宫全切术可使患者性生活质量下降,应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

    作者:张红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氟保护漆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对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为幼儿园开展口腔保健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择10所幼儿园1565例小班新生进行为期3年的连续观察.结果:879例每年2次滴涂0.1%氟保护漆的儿童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氟保护漆对儿童乳牙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地减少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

    作者:郭莎;王保华;张友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用生物胶用于妇产科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减少手术创面渗血和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48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腹膜及腹腔创面涂抹医用生物胶3~6 mL,对照组未用生物胶,观察两组术中渗血情况及术后排气情况,二次手术者观察术后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创面渗血很快停止,对照组需压迫或缝扎止血;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6~24 h,对照组为24~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手术者,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粘连分别为28.6%和60%,重度粘连分别为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胶可迅速减少术中创面渗血,同时具有预防腹膜粘连的良好效果.

    作者:秦爱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微波治疗鼻病导致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病所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微波治疗鼻病所致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操作不当所致6例;术后患者未按时复诊所致9例;术前未对患者全面评估所致2例.结论:微波治疗鼻病虽然操作简单,患者不需住院,但应注意规范操作、对患者全面分析以及术后按时随访.

    作者:马季青;朱优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YMDD变异株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对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而出现肝功能异常者,改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6个月以上,进行HBV-DNA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检测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0.0%(32例),87.5%(35例),90.0%(36例),HBV-DNA定量下降明显.ALT复常率为50%(20例),67.5%(27例),80.0%(32例).HBeAg的阴转率为47.5%(19例),57.5%(23例),75.0%(30例).患者服用12个月以上仍未见明显的肾毒性及耐药变异的情况.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联用可显著提高对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的疗效.

    作者:张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