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王峰

关键词:加味参苓白术散, 非酒精性脂肪肝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升高程度和HDL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金郁泄之”在肺系疾患中的应用

    金郁泄之,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为敛、为闭、为燥、为塞之属也.其脏应肺与大肠,其主在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后世将其内涵不断外延,扩展到五行属金的事物,如肺、大肠、鼻、皮毛,所发生的病证治疗中,赋予了其解表、泄肺、宣肺、渗泄、利小便、通腑等意义.

    作者:吴建军;李欣;张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100例三伏贴治疗3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在贴敷后每年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随访.结果:坚持贴敷3年的有效率高于贴敷1年和2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疗程确切,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予;提桂香;杨丽;荣堃;雷剑波;乔锦;杨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以妇炎康复胶囊治疗50例作对照.同时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炎血液循环,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吕伯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与复方丹参辨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与复方丹参辨治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A、B2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B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全血高切黏度、Fib、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全血高切黏度、TC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A组总有效率91.07%,B组总有效率78.57%,A组疗效明显好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对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血脂方面效果优于复方丹参,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易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雪莲细胞培养物调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连续喂服高脂饲料12 d,造成高血脂模型,给予雪莲细胞培养物16.7、33.3、100 mg·kg-1·d-1连续45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D、GSH、MDA、蛋白羰基等含量.结果: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SOD含量,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GSH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对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会会;王怡薇;王彦礼;陈立;李涛;杨伟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虎汤加味治疗北京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北京地区应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8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实验组根据中医辨证对患儿应用白虎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镇静、退热、抗病毒、抗感染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率87.18%,总有效率100%,复发率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67.65%,总有效率87.18%,复发率7.69%.实验组患儿在治疗3d后体温就恢复正常并维持正常稳定状态,对照组患儿在治疗5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在治疗6d体温有一个小幅上升的波动,在治疗7d恢复正常.实验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白虎汤随症加减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良好,有效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以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沈氏尊生书》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刍议

    《沈氏尊生书》为清·沈金鳌所著,虽然没有列专篇论述养生,但在书中渗透了预防养生的思想.养生理论方面重在保精,并论述了精、气、神的关系;养生方法注重寡欲、养精、炼精、饮食、药物、情志方面的调摄.

    作者:蔺焕萍;马新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灸结合模拟仿真测试评估测试评价训练系统(BTE PRMUS RS)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BTE PRIMUS RS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KOA患者,2组均给予药物及物理因子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每周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结合BTE PRIMUS RS对相应肌肉进行肌力训练,每天2次,每周10次;2组均治疗8周,3个月后进行回访.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较治疗前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P<0.01),且治疗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KOA的康复治疗主张采用综合康复方法,其中针灸治疗KOA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利用BTEPRIMUS RS,对于运动膝关节相关肌肉的肌力训练能有效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并能长期维持.

    作者:余旭东;徐彦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王翘楚应用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对中药新药开发和研究的启示

    针对王翘楚教授应用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的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的选题思路、依据、切入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文献回顾、团队合作和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回顾,从而得出中药新药开发和研究必须注重中医药理论学习和探索,并植根于中医临床,另外文献研究、多学科的参与以及建立客观、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冯蓓蕾;陆逸莹;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青龙汤方证的研究概述

    小青龙汤方在现代临床中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近些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小青龙汤证的研究还很有限.目前对小青龙汤证的研究多是病因病机及证候与辨证的理论研究,有临床应用观察分析,有用统计学方法对古今医案进行文献整理;对小青龙汤方证相关性研究刚露端倪,一是现代疾病与小青龙汤证的相关性研究,二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医案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小青龙汤方证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丽梅;何丽清;储开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IA大鼠足跖大小与关节积分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CIA模型的足跖大小与关节积分的关系.方法:以2型胶原合并弗氏佐剂免疫大鼠,测定双侧足跖大小,评定关节积分,以足跖宽度、厚度和面积对关节积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观察大鼠膝关节的病理变化.结果:以足跖宽度、厚度和面积对关节积分的标准曲线R2值均在0.95左右.线性回归分析的线性关系良好,P值均小于0.001.不同积分的病理变化程度有差异.结论:CIA模型中,足跖大小可与关节积分共同作为关节炎症状态评定指标.

    作者:王敏智;荆生龙;何小鹃;吕诚;李静;罗丹;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蜡疗对痉挛性脑瘫尖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对痉挛型脑瘫尖足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疗及蜡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蜡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剂,然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缓解程度、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酊剂蜡疗确能有效改善尖足步态,增大关节活动度,缩短康复疗程.

    作者: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近几年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以及临床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该病获得显著效果并综述近5年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临床实验研究的现状.

    作者:潘文;王晓萍;王贵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共性证候要素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中医学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髓空”,根据异病同证理论临床上以补肾生髓为基本治疗原则.异病既然可以同治,必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基于证候要素提取理论,结合LTP-LTD与谷氨酸-GABA是具有阴阳属性的脑电机制和神经递质的生物学现象,提出脑电化学信号阴阳失衡是AD和PD共性证候要素生物学机制的假说,据此从中西医学对AD和PD的共性认识出发,或可阐明AD和PD的共性证候要素“肾精虚-脑髓空”的现代科学机制.

    作者:贺文彬;郭蕾;张俊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解毒洗髓汤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临床效果及与治疗时间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窦道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关系.方法:选取64例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患者随机分为32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洗髓汤,比较2组疗效与疗程的关系,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终极治愈率34.38%(11/32),总有效率78.12% (25/32)显著优于对照组;完成3个疗程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完成1个或2个疗程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洗髓汤辅助常规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患者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

    作者:王力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 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独一味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3只.用CCL诱导大鼠肝实质损伤性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皮下注射40% CCL4油剂(首剂5ml/kg,其后3mL/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每3 d1次,连续8周,同时模型组及各给药组进食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独一味治疗组自实验开始分别给予高(2.4 g/kg)、中(1.2 g/kg)、低剂量(0.6 g/kg)独一味颗粒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至第8周CCl4造模结束.实验结束后,全部大鼠股动脉放血处死,离心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type Ⅲ,PCⅢ)及Ⅳ型胶原(IV-C)的含量.迅速切取大鼠肝脏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和纤维增生等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中TGF-β 1、Smad 3蛋白表达.结果:独一味治疗组肝小叶结构存在,排列欠整齐,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纤维增生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独一味治疗组模型大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含量明显降低(P<0.01~0.05),肝组织中TGF-β 1、Smad 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独一味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抑制TGF-β 1的表达,干扰TGF-β 1/Smad信号通路对靶基因的激活,下调Smad 3表达而抑制ECM的合成和沉积,进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张怡;代夏欢;解秀翠;朱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调乳达泰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调乳达泰方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门诊就诊的先后顺序把120例明确诊断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分别采用自拟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和西药三苯氧胺片口服.通过症状体征、乳腺钼靶片的变化以及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50%和80%.治疗组钼靶X线片变化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98.3%,对照组分别为51.7%和81.7%.2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率评价,治疗组为10%,对照组30%.结论: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对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娟;葛建立;刘满君;宋易华;马云龙;徐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

    目的:对课题组所制定的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按照诊断性试验评价原则,采用前瞻性、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与金标准结果的方法,以头颅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纳入151例患者,对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结果:该标准的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约登指数为61.5%.结论:该标准临床实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乐;蔡业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张自平补虚泻实法治疗脱发经验

    张自平教授在治疗斑秃时常采用健脾养血、滋补肝肾法,对于脂溢性脱发则采用活血清热法,对上述2种脱发均可辅以疏肝解郁法增强疗效,并以除风透窍为佐,黄酒引药势于巅顶脑窍辅之.

    作者:韩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15例失眠患者舌诊的特征性研究

    目的:研究失眠患者舌象特征,分析中医病机特点,为失眠症的诊断、辨证分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失眠215例,睡眠佳50例,记录基本信息和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失眠特征舌象为舌型尖、舌尖红、舌质鲜红和绛红、苔燥、舌老、瘦,有芒刺,睡眠佳特征舌象为舌尖不红、不尖、舌色淡白或暗红、苔润、舌胖嫩、齿痕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舌象特征分布广泛,特征性病机为心火旺盛、阴虚燥热.

    作者:王春勇;姜良铎;康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