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东;徐彦来
火神派是清末在四川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主要学术思想是重视阳气,然而当代的火神派经过百余年的传承表现出很多差异.故着重对火神派医家治疗阳虚、阴虚证的方法和温阳药物的使用情况、应用剂量,火神派是否应用滋阴的药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火神派的思想.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IA模型的足跖大小与关节积分的关系.方法:以2型胶原合并弗氏佐剂免疫大鼠,测定双侧足跖大小,评定关节积分,以足跖宽度、厚度和面积对关节积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观察大鼠膝关节的病理变化.结果:以足跖宽度、厚度和面积对关节积分的标准曲线R2值均在0.95左右.线性回归分析的线性关系良好,P值均小于0.001.不同积分的病理变化程度有差异.结论:CIA模型中,足跖大小可与关节积分共同作为关节炎症状态评定指标.
作者:王敏智;荆生龙;何小鹃;吕诚;李静;罗丹;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不一,其中清·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广,后有“脾胃湿热”、“脾寒和胃热互结”等观点.笔者认为“寒热之气互结”、“脾胃温热”、“脾虚和胃热互结”在理论上难以理解,结合脾胃之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痞证的形成和特点及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认为半夏泻心汤主治之痞当属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相干所致.
作者:张兴涛;张伶燕;余瀛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至2012年间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n =43)、B(n =47)2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所有病例服用坎地沙坦,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血糖、肾功能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①服药1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糖、肾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患者FBG、2 hPG、HbAlc及BUN、Scr、mALB等指标均低于B组,尤其是肾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A组治疗后证候积分(26.7±6.2)明显低于B组积分(34.3±6.5)(P<0.05);服药中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晕等轻度低血压症状多见,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2.740,P=0.098).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与坎地沙坦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并具备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谭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阴虚体质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进行诊治的的88例阴虚体质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酸枣仁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共150 mL,分早晚2次顿服;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治疗,每次0.4g,睡前服用.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IEFEL睡眠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药物起效时间为8.3±2.5d,对照组平均药物起效时间为3.6±1.3d,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耐药反应,2例晨起宿醉反应,3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酸枣仁汤针对阴虚体质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劲松;刘继洪;余志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记述郑邦本老中医治疗1例温病急症(真菌败血症)的典型医案,具体治法是急症期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缓解期益气养阴通便.通过该案反映了郑邦本在温病急症救治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较高的临床水平,也反映了中医在治疗温病急症方面的较大优势,同时揭示了目前中医治疗温病急症方面一些值得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作者:张文涛;郑邦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连续喂服高脂饲料12 d,造成高血脂模型,给予雪莲细胞培养物16.7、33.3、100 mg·kg-1·d-1连续45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D、GSH、MDA、蛋白羰基等含量.结果: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SOD含量,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GSH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对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会会;王怡薇;王彦礼;陈立;李涛;杨伟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宋明理学是继承发扬易道儒释文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形成后,其学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对中医学理论思想及其临床实践的演化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故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一比较系统的阐述总结.
作者:谭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对痉挛型脑瘫尖足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疗及蜡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蜡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剂,然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缓解程度、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酊剂蜡疗确能有效改善尖足步态,增大关节活动度,缩短康复疗程.
作者: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医学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髓空”,根据异病同证理论临床上以补肾生髓为基本治疗原则.异病既然可以同治,必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基于证候要素提取理论,结合LTP-LTD与谷氨酸-GABA是具有阴阳属性的脑电机制和神经递质的生物学现象,提出脑电化学信号阴阳失衡是AD和PD共性证候要素生物学机制的假说,据此从中西医学对AD和PD的共性认识出发,或可阐明AD和PD的共性证候要素“肾精虚-脑髓空”的现代科学机制.
作者:贺文彬;郭蕾;张俊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Ⅰ度和Ⅱ度轻度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2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40例(治疗组),补中益气汤治疗35例(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45.0%,对照组有效率31.4%;2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68.2%,对照组治愈率4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有明显优势.
作者:冯冬兰;何军强;厚纪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针对王翘楚教授应用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的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的选题思路、依据、切入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文献回顾、团队合作和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回顾,从而得出中药新药开发和研究必须注重中医药理论学习和探索,并植根于中医临床,另外文献研究、多学科的参与以及建立客观、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冯蓓蕾;陆逸莹;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入的变异性哮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治疗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效果、中医积分和气道反应性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变异性哮喘效果明显.
作者:雷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调乳达泰方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门诊就诊的先后顺序把120例明确诊断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分别采用自拟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和西药三苯氧胺片口服.通过症状体征、乳腺钼靶片的变化以及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50%和80%.治疗组钼靶X线片变化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98.3%,对照组分别为51.7%和81.7%.2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率评价,治疗组为10%,对照组30%.结论: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对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娟;葛建立;刘满君;宋易华;马云龙;徐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劳损性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门诊部进行治疗的120名劳损性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及基础性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贴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3.61±2.42)分,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85±1.84)分,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为(2.98±2.03)分,研究组为(4.86±1.67)分,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研究组88.33%,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劳损性腰痛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中药敷贴的疗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积累中医辨证施治经验.
作者:张黎恒;廖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检索近几年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以及临床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该病获得显著效果并综述近5年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临床实验研究的现状.
作者:潘文;王晓萍;王贵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张自平教授在治疗斑秃时常采用健脾养血、滋补肝肾法,对于脂溢性脱发则采用活血清热法,对上述2种脱发均可辅以疏肝解郁法增强疗效,并以除风透窍为佐,黄酒引药势于巅顶脑窍辅之.
作者:韩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穴位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临床症状及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选穴,观察组患者常规选穴配合调神腧穴,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10 s,留针15 min,疗程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及生命质量.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ACT评分和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②治疗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仅SD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显著,2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整体状况均有改善,治疗组在活动受限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调神疗法能改善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白天及夜间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
作者:祁玉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内膜形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采用阴道超声检测确认.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形态异常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4例).实验组应用中药方剂时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正常卵泡排卵79.81%,小卵泡排卵1.92%,无优势排卵0.96%,无卵泡发育0%,妊娠54.81%;对照组正常卵泡排卵50.00%,小卵泡排卵5.77%,无优势排卵10.58%,无卵泡发育24.04%,妊娠33.6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内膜形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江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以妇炎康复胶囊治疗50例作对照.同时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炎血液循环,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吕伯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