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兰;何军强;厚纪东
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升高程度和HDL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穴位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临床症状及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选穴,观察组患者常规选穴配合调神腧穴,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10 s,留针15 min,疗程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及生命质量.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ACT评分和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②治疗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仅SD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显著,2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整体状况均有改善,治疗组在活动受限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调神疗法能改善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白天及夜间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
作者:祁玉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基于藏医学对失眠症病机认识的基础,以利用民族医药防治失眠为目标,选择藏医学为切入点,从其独特的医学理论出发,完善失眠症的治疗理念与方案,并择取具有藏医特色的“藏香”香薰疗法,阐释其对睡眠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藏医藏药研究的现代化.
作者:张炜悦;马捷;李峰;仁青加;张煜;刘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对KKAy小鼠肝脏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2(IRS-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阳性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8只.给药8周后,测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ReM-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肝脏中IRS-1、IRS-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FPG、FINS、HOMA-IR降低,IRS-1、IRS-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低剂量组FPG降低,IRS-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益气化浊胶囊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可能与上调肝脏中IRS-1、IR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郭俊杰;张素超;赵玉立;冯玛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老年类风温关节炎(E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45例口服甲氨喋呤(MTX),观察组在口服甲氨喋呤(MTX)基础上再加服白芍总苷(TGP),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ESR、CRP、RF)的变化,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12周后,TGP+ MTX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高于MTX组(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RF、CRP、DAS28和VAS指标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梅;肖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阴虚体质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进行诊治的的88例阴虚体质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酸枣仁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共150 mL,分早晚2次顿服;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治疗,每次0.4g,睡前服用.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IEFEL睡眠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药物起效时间为8.3±2.5d,对照组平均药物起效时间为3.6±1.3d,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耐药反应,2例晨起宿醉反应,3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酸枣仁汤针对阴虚体质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劲松;刘继洪;余志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是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基石,说明方中各药的主次地位及分工.其中君药的重要性已被医界所共识,然而各版教材对同一方证条件下同一首方剂中君药的认定却不尽相同,为此选取部分历版教材中对君药争议较大的方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君药的确定原则做一探讨.
作者:于海艳;贾波;陈西平;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针对王翘楚教授应用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的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的选题思路、依据、切入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文献回顾、团队合作和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回顾,从而得出中药新药开发和研究必须注重中医药理论学习和探索,并植根于中医临床,另外文献研究、多学科的参与以及建立客观、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冯蓓蕾;陆逸莹;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对痉挛型脑瘫尖足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疗及蜡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蜡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剂,然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缓解程度、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酊剂蜡疗确能有效改善尖足步态,增大关节活动度,缩短康复疗程.
作者: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 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独一味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3只.用CCL诱导大鼠肝实质损伤性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皮下注射40% CCL4油剂(首剂5ml/kg,其后3mL/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每3 d1次,连续8周,同时模型组及各给药组进食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独一味治疗组自实验开始分别给予高(2.4 g/kg)、中(1.2 g/kg)、低剂量(0.6 g/kg)独一味颗粒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至第8周CCl4造模结束.实验结束后,全部大鼠股动脉放血处死,离心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type Ⅲ,PCⅢ)及Ⅳ型胶原(IV-C)的含量.迅速切取大鼠肝脏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和纤维增生等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中TGF-β 1、Smad 3蛋白表达.结果:独一味治疗组肝小叶结构存在,排列欠整齐,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纤维增生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独一味治疗组模型大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含量明显降低(P<0.01~0.05),肝组织中TGF-β 1、Smad 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独一味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抑制TGF-β 1的表达,干扰TGF-β 1/Smad信号通路对靶基因的激活,下调Smad 3表达而抑制ECM的合成和沉积,进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张怡;代夏欢;解秀翠;朱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辅助经方辨治老年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92例老年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仅采用经方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每晚平均睡眠总时间、平均每夜觉醒次数、平均每周早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均长于治疗前,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睡眠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头昏头痛、睡眠障碍、躯体不适、心慌、多汗、情感障碍6种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记忆力衰退、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等方面2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具有安眠、镇痛和镇静作用,辅助经方使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
作者:赵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连续喂服高脂饲料12 d,造成高血脂模型,给予雪莲细胞培养物16.7、33.3、100 mg·kg-1·d-1连续45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D、GSH、MDA、蛋白羰基等含量.结果: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SOD含量,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GSH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对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会会;王怡薇;王彦礼;陈立;李涛;杨伟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甙胶囊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干预治疗的机制.方法:选择40只SD大鼠作为实验用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绞股蓝干预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干预组在建立模型的同时给以绞股蓝200 mg/kg进行干预,每日1次.12周末处死大鼠,观察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脂质变化(TC、TG、LDL-C)以及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观察其含量的变化,并选取部分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干预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3.110、2.513,P<0.05),血清TC、TG以及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2.897、6.738、3.518,P< 0.05).血清MD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9,P>0.05),血清SOD水平较模型组有所升高(t=-2.702,P<0.05),血清GSH水平较模型组有所升高(t=-0.153,P<0.05).干预组病理评分为0.51±0.49分,显著低于模型组(t=2.941,P<0.05).病理切片显示,干预组能够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结论:绞股蓝总甙胶囊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TC、TG以及TNF-α水平,增强SOD、GSH水平,病理学组织显示绞股蓝总甙胶囊能明显减轻肝病理损伤程度.
作者:李大凤;姜锦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至2012年间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n =43)、B(n =47)2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所有病例服用坎地沙坦,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血糖、肾功能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①服药1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糖、肾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患者FBG、2 hPG、HbAlc及BUN、Scr、mALB等指标均低于B组,尤其是肾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A组治疗后证候积分(26.7±6.2)明显低于B组积分(34.3±6.5)(P<0.05);服药中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晕等轻度低血压症状多见,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2.740,P=0.098).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与坎地沙坦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并具备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谭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100例三伏贴治疗3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在贴敷后每年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随访.结果:坚持贴敷3年的有效率高于贴敷1年和2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疗程确切,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予;提桂香;杨丽;荣堃;雷剑波;乔锦;杨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热入血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温病学派从温病的角度出发,根据热入血室的不同病因病机,提出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护阴扶正等治法,使热入血室在因证脉治上日臻完善.
作者:赵灿;赖鹏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以妇炎康复胶囊治疗50例作对照.同时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炎血液循环,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吕伯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金郁泄之,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为敛、为闭、为燥、为塞之属也.其脏应肺与大肠,其主在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后世将其内涵不断外延,扩展到五行属金的事物,如肺、大肠、鼻、皮毛,所发生的病证治疗中,赋予了其解表、泄肺、宣肺、渗泄、利小便、通腑等意义.
作者:吴建军;李欣;张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医学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髓空”,根据异病同证理论临床上以补肾生髓为基本治疗原则.异病既然可以同治,必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基于证候要素提取理论,结合LTP-LTD与谷氨酸-GABA是具有阴阳属性的脑电机制和神经递质的生物学现象,提出脑电化学信号阴阳失衡是AD和PD共性证候要素生物学机制的假说,据此从中西医学对AD和PD的共性认识出发,或可阐明AD和PD的共性证候要素“肾精虚-脑髓空”的现代科学机制.
作者:贺文彬;郭蕾;张俊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络宁(TLN)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LN组,另设正常对照组.TLN干预8周,检测坐骨神经MNCV和ATP、Pcr、Cr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NCV显著减慢,Pcr含量以及Pcr:Cr明显减低(P<0.05).TLN组与模型组比较,MNCV和Pcr含量以及Pcr:Cr显著升高(P<0.05).结论:TLN能够改善坐骨神经能量代谢,加快NCV,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智耀;高彦彬;邹大威;李步满;彭继升;周晖;付修文;王金羊;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