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彬;郭蕾;张俊龙
宋金时期著名医家张元素开拓中药学的分类、药性及归经报使理论和实践,为中药学研究作出了重大创新.中药分类以脏腑经络分类法、药性法象分类法为纲要,重在临床切用.首创“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说”,以脏腑气机、治法纲要、药性要旨、用药用方、药性生熟、药用根梢等归纳药性气味升降浮沉补泻,并以实例证之.创新中药归经、引经报使理论,在各药条目下注明其所属经脉,说明同类药物的区别应用则与所属经脉有关,开创中药学“的药(靶向药物)”之先河.立法制方遣药很有特色,设三感之病与三才治法、气味厚薄与制方法度、脏腑苦欲补泻、规范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等,以成一家之言.
作者:郑洪新;李敬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沈氏尊生书》为清·沈金鳌所著,虽然没有列专篇论述养生,但在书中渗透了预防养生的思想.养生理论方面重在保精,并论述了精、气、神的关系;养生方法注重寡欲、养精、炼精、饮食、药物、情志方面的调摄.
作者:蔺焕萍;马新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金郁泄之,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为敛、为闭、为燥、为塞之属也.其脏应肺与大肠,其主在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后世将其内涵不断外延,扩展到五行属金的事物,如肺、大肠、鼻、皮毛,所发生的病证治疗中,赋予了其解表、泄肺、宣肺、渗泄、利小便、通腑等意义.
作者:吴建军;李欣;张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穴位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临床症状及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选穴,观察组患者常规选穴配合调神腧穴,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10 s,留针15 min,疗程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及生命质量.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ACT评分和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②治疗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仅SD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显著,2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整体状况均有改善,治疗组在活动受限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调神疗法能改善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白天及夜间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
作者:祁玉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梳理历代(截至1911年)研究《内经》注家注本的基础上,指出编次分类方法是《内经》学术研究较早也是较多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究其原因与《内经》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编次分类方法研究《内经》具体可分为全文分类研究法、摘要分类研究法、调整篇次分类研究法3种,其重要作用在于突出《内经》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强调《内经》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对于当前中医药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展开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归真研究和《内经》理论体系的理性综合研究.
作者:陈子杰;翟双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连续喂服高脂饲料12 d,造成高血脂模型,给予雪莲细胞培养物16.7、33.3、100 mg·kg-1·d-1连续45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D、GSH、MDA、蛋白羰基等含量.结果: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SOD含量,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GSH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对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会会;王怡薇;王彦礼;陈立;李涛;杨伟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100例三伏贴治疗3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在贴敷后每年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随访.结果:坚持贴敷3年的有效率高于贴敷1年和2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疗程确切,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予;提桂香;杨丽;荣堃;雷剑波;乔锦;杨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络宁(TLN)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LN组,另设正常对照组.TLN干预8周,检测坐骨神经MNCV和ATP、Pcr、Cr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NCV显著减慢,Pcr含量以及Pcr:Cr明显减低(P<0.05).TLN组与模型组比较,MNCV和Pcr含量以及Pcr:Cr显著升高(P<0.05).结论:TLN能够改善坐骨神经能量代谢,加快NCV,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智耀;高彦彬;邹大威;李步满;彭继升;周晖;付修文;王金羊;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宋明理学是继承发扬易道儒释文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形成后,其学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对中医学理论思想及其临床实践的演化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故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一比较系统的阐述总结.
作者:谭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均采用以吴茱萸汤加味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结论:总有效率88%,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作者:谢有良;高希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宣肺通腑方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D 14、MyD 88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宣肺通腑方组.尾静脉注射LPS6mg/kg制备大鼠ALI模型.宣肺通腑方组在造模前灌胃3d;地塞米松组在造模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模6h后麻醉取材.检测CD 14、MyD 88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宣肺通腑方组CD 14、MyD 88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宣肺通腑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宣肺通腑方能减轻内毒素致ALI大鼠肺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内毒素致ALI大鼠CD 14、MyD 88蛋白及其mRNA表达有关.
作者:王利霞;杨爱东;苏中昊;吴中华;付胜光;庞慧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王立忠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其治学严谨,汇通诸家,学术造诣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讲究实效的、有创见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临证中尤重视调理肝脾法的应用.王立忠认为肝脾两脏在生理上关系密切,二者之间具有相克关系,即所谓木克土.肝主疏泄,有协助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气机畅通,有助于肝气的疏泄,所以在发生疾病时可以相互影响,成为肝脾不调证.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每致脾失健运,称为木横侮土.反之,脾失健运,气滞于中,湿阻于内,亦能影响肝气的疏泄,而为脾病及肝,称土壅侮木.由此可见,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在病变上常相互影响.当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易出现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导致肝脾失调证候[1],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彦杰;邢若星;赵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老年类风温关节炎(E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45例口服甲氨喋呤(MTX),观察组在口服甲氨喋呤(MTX)基础上再加服白芍总苷(TGP),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ESR、CRP、RF)的变化,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12周后,TGP+ MTX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高于MTX组(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RF、CRP、DAS28和VAS指标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梅;肖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火神派是清末在四川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主要学术思想是重视阳气,然而当代的火神派经过百余年的传承表现出很多差异.故着重对火神派医家治疗阳虚、阴虚证的方法和温阳药物的使用情况、应用剂量,火神派是否应用滋阴的药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火神派的思想.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甙胶囊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干预治疗的机制.方法:选择40只SD大鼠作为实验用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绞股蓝干预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干预组在建立模型的同时给以绞股蓝200 mg/kg进行干预,每日1次.12周末处死大鼠,观察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脂质变化(TC、TG、LDL-C)以及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观察其含量的变化,并选取部分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干预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3.110、2.513,P<0.05),血清TC、TG以及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2.897、6.738、3.518,P< 0.05).血清MD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9,P>0.05),血清SOD水平较模型组有所升高(t=-2.702,P<0.05),血清GSH水平较模型组有所升高(t=-0.153,P<0.05).干预组病理评分为0.51±0.49分,显著低于模型组(t=2.941,P<0.05).病理切片显示,干预组能够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结论:绞股蓝总甙胶囊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TC、TG以及TNF-α水平,增强SOD、GSH水平,病理学组织显示绞股蓝总甙胶囊能明显减轻肝病理损伤程度.
作者:李大凤;姜锦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劳损性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门诊部进行治疗的120名劳损性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及基础性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贴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3.61±2.42)分,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85±1.84)分,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为(2.98±2.03)分,研究组为(4.86±1.67)分,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研究组88.33%,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劳损性腰痛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中药敷贴的疗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积累中医辨证施治经验.
作者:张黎恒;廖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升高程度和HDL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量子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原理”揭示了物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着整体需要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中医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中心的整体性医学,整体观贯穿于中医理论与实践始终.量子物理学与中医学存在着哲学渊源上的相通,阴阳互补的整体观是量子物理学与中医学的交汇点,二者的哲学思想是相互交融与启迪的.
作者:孟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对痉挛型脑瘫尖足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疗及蜡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蜡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剂,然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缓解程度、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酊剂蜡疗确能有效改善尖足步态,增大关节活动度,缩短康复疗程.
作者: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调乳达泰方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门诊就诊的先后顺序把120例明确诊断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分别采用自拟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和西药三苯氧胺片口服.通过症状体征、乳腺钼靶片的变化以及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50%和80%.治疗组钼靶X线片变化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98.3%,对照组分别为51.7%和81.7%.2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率评价,治疗组为10%,对照组30%.结论: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对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娟;葛建立;刘满君;宋易华;马云龙;徐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