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70例临床观察

谢有良;高希言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慢性胆囊炎, 临床报道
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均采用以吴茱萸汤加味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结论:总有效率88%,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张自平补虚泻实法治疗脱发经验

    张自平教授在治疗斑秃时常采用健脾养血、滋补肝肾法,对于脂溢性脱发则采用活血清热法,对上述2种脱发均可辅以疏肝解郁法增强疗效,并以除风透窍为佐,黄酒引药势于巅顶脑窍辅之.

    作者:韩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张元素对中药分类、药性、归经报使理论的创新

    宋金时期著名医家张元素开拓中药学的分类、药性及归经报使理论和实践,为中药学研究作出了重大创新.中药分类以脏腑经络分类法、药性法象分类法为纲要,重在临床切用.首创“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说”,以脏腑气机、治法纲要、药性要旨、用药用方、药性生熟、药用根梢等归纳药性气味升降浮沉补泻,并以实例证之.创新中药归经、引经报使理论,在各药条目下注明其所属经脉,说明同类药物的区别应用则与所属经脉有关,开创中药学“的药(靶向药物)”之先河.立法制方遣药很有特色,设三感之病与三才治法、气味厚薄与制方法度、脏腑苦欲补泻、规范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等,以成一家之言.

    作者:郑洪新;李敬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雪莲细胞培养物调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连续喂服高脂饲料12 d,造成高血脂模型,给予雪莲细胞培养物16.7、33.3、100 mg·kg-1·d-1连续45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D、GSH、MDA、蛋白羰基等含量.结果: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SOD含量,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GSH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对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会会;王怡薇;王彦礼;陈立;李涛;杨伟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至2012年间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n =43)、B(n =47)2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所有病例服用坎地沙坦,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血糖、肾功能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①服药1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糖、肾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患者FBG、2 hPG、HbAlc及BUN、Scr、mALB等指标均低于B组,尤其是肾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A组治疗后证候积分(26.7±6.2)明显低于B组积分(34.3±6.5)(P<0.05);服药中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晕等轻度低血压症状多见,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2.740,P=0.098).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与坎地沙坦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并具备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谭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国内近年糖尿病胃轻瘫文献计量学分析

    利用CBM、CNKI数据库检索1990年至2012年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DGP文献的年代分布、作者情况、期刊分布、文献来源等文献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DGP临床文献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临床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白煜;王少丽;白宇宁;彭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再谈“君药”

    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是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基石,说明方中各药的主次地位及分工.其中君药的重要性已被医界所共识,然而各版教材对同一方证条件下同一首方剂中君药的认定却不尽相同,为此选取部分历版教材中对君药争议较大的方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君药的确定原则做一探讨.

    作者:于海艳;贾波;陈西平;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温病学派对“热入血室”的认识与发展

    热入血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温病学派从温病的角度出发,根据热入血室的不同病因病机,提出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护阴扶正等治法,使热入血室在因证脉治上日臻完善.

    作者:赵灿;赖鹏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IA大鼠足跖大小与关节积分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CIA模型的足跖大小与关节积分的关系.方法:以2型胶原合并弗氏佐剂免疫大鼠,测定双侧足跖大小,评定关节积分,以足跖宽度、厚度和面积对关节积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观察大鼠膝关节的病理变化.结果:以足跖宽度、厚度和面积对关节积分的标准曲线R2值均在0.95左右.线性回归分析的线性关系良好,P值均小于0.001.不同积分的病理变化程度有差异.结论:CIA模型中,足跖大小可与关节积分共同作为关节炎症状态评定指标.

    作者:王敏智;荆生龙;何小鹃;吕诚;李静;罗丹;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

    目的:对课题组所制定的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按照诊断性试验评价原则,采用前瞻性、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与金标准结果的方法,以头颅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纳入151例患者,对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结果:该标准的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约登指数为61.5%.结论:该标准临床实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乐;蔡业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近几年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以及临床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该病获得显著效果并综述近5年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临床实验研究的现状.

    作者:潘文;王晓萍;王贵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玉泉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对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泉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对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降糖治疗,研究组(30例)接受玉泉丸联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血浆瘦素显著降低,脂联素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玉泉丸组血糖水平、血浆瘦素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玉泉丸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浆瘦素及脂联素水平,进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田爱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膝关节炎应用透明质酸钠联合骨增痹症胶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增痹症胶囊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骨增痹症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性采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随访1年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09%,2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随访1年,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个月、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增痹症胶囊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远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郑邦本治疗真菌败血症1例

    记述郑邦本老中医治疗1例温病急症(真菌败血症)的典型医案,具体治法是急症期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缓解期益气养阴通便.通过该案反映了郑邦本在温病急症救治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较高的临床水平,也反映了中医在治疗温病急症方面的较大优势,同时揭示了目前中医治疗温病急症方面一些值得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作者:张文涛;郑邦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均采用以吴茱萸汤加味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结论:总有效率88%,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作者:谢有良;高希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阴虚体质失眠症4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阴虚体质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进行诊治的的88例阴虚体质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酸枣仁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共150 mL,分早晚2次顿服;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治疗,每次0.4g,睡前服用.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IEFEL睡眠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药物起效时间为8.3±2.5d,对照组平均药物起效时间为3.6±1.3d,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耐药反应,2例晨起宿醉反应,3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酸枣仁汤针对阴虚体质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劲松;刘继洪;余志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升高程度和HDL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以妇炎康复胶囊治疗50例作对照.同时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炎血液循环,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吕伯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入的变异性哮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治疗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效果、中医积分和气道反应性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补肾温肺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变异性哮喘效果明显.

    作者:雷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 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独一味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3只.用CCL诱导大鼠肝实质损伤性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皮下注射40% CCL4油剂(首剂5ml/kg,其后3mL/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每3 d1次,连续8周,同时模型组及各给药组进食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独一味治疗组自实验开始分别给予高(2.4 g/kg)、中(1.2 g/kg)、低剂量(0.6 g/kg)独一味颗粒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至第8周CCl4造模结束.实验结束后,全部大鼠股动脉放血处死,离心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type Ⅲ,PCⅢ)及Ⅳ型胶原(IV-C)的含量.迅速切取大鼠肝脏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和纤维增生等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中TGF-β 1、Smad 3蛋白表达.结果:独一味治疗组肝小叶结构存在,排列欠整齐,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纤维增生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独一味治疗组模型大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含量明显降低(P<0.01~0.05),肝组织中TGF-β 1、Smad 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独一味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抑制TGF-β 1的表达,干扰TGF-β 1/Smad信号通路对靶基因的激活,下调Smad 3表达而抑制ECM的合成和沉积,进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张怡;代夏欢;解秀翠;朱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沈氏尊生书》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刍议

    《沈氏尊生书》为清·沈金鳌所著,虽然没有列专篇论述养生,但在书中渗透了预防养生的思想.养生理论方面重在保精,并论述了精、气、神的关系;养生方法注重寡欲、养精、炼精、饮食、药物、情志方面的调摄.

    作者:蔺焕萍;马新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