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涛;郑邦本
目的:探讨耳泌泰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辨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住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泌泰方及其衍化方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对照组愈合率28.6%,总有效率74.3%;观察组愈合率68.5%,总有效率9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听力提高9.64,A型图构成比54.3%,咽鼓管功能良好率48.6%;而观察组的对照组听力提高15.51,A型图构成比80%,咽鼓管功能良好率7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在Sc、Mep、Grap、Tw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泌泰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辨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黄汉英;宋庆庆;陈伟;席禄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针对王翘楚教授应用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的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的选题思路、依据、切入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文献回顾、团队合作和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回顾,从而得出中药新药开发和研究必须注重中医药理论学习和探索,并植根于中医临床,另外文献研究、多学科的参与以及建立客观、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冯蓓蕾;陆逸莹;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宋明理学是继承发扬易道儒释文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形成后,其学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对中医学理论思想及其临床实践的演化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故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一比较系统的阐述总结.
作者:谭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是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基石,说明方中各药的主次地位及分工.其中君药的重要性已被医界所共识,然而各版教材对同一方证条件下同一首方剂中君药的认定却不尽相同,为此选取部分历版教材中对君药争议较大的方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君药的确定原则做一探讨.
作者:于海艳;贾波;陈西平;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调乳达泰方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门诊就诊的先后顺序把120例明确诊断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分别采用自拟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和西药三苯氧胺片口服.通过症状体征、乳腺钼靶片的变化以及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50%和80%.治疗组钼靶X线片变化疗效评价,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98.3%,对照组分别为51.7%和81.7%.2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率评价,治疗组为10%,对照组30%.结论:中药调乳达泰方口服对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娟;葛建立;刘满君;宋易华;马云龙;徐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失眠患者舌象特征,分析中医病机特点,为失眠症的诊断、辨证分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失眠215例,睡眠佳50例,记录基本信息和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失眠特征舌象为舌型尖、舌尖红、舌质鲜红和绛红、苔燥、舌老、瘦,有芒刺,睡眠佳特征舌象为舌尖不红、不尖、舌色淡白或暗红、苔润、舌胖嫩、齿痕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舌象特征分布广泛,特征性病机为心火旺盛、阴虚燥热.
作者:王春勇;姜良铎;康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Ⅰ度和Ⅱ度轻度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2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40例(治疗组),补中益气汤治疗35例(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45.0%,对照组有效率31.4%;2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68.2%,对照组治愈率4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有明显优势.
作者:冯冬兰;何军强;厚纪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梳理历代(截至1911年)研究《内经》注家注本的基础上,指出编次分类方法是《内经》学术研究较早也是较多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究其原因与《内经》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编次分类方法研究《内经》具体可分为全文分类研究法、摘要分类研究法、调整篇次分类研究法3种,其重要作用在于突出《内经》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强调《内经》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对于当前中医药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展开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归真研究和《内经》理论体系的理性综合研究.
作者:陈子杰;翟双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穴位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临床症状及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选穴,观察组患者常规选穴配合调神腧穴,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10 s,留针15 min,疗程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及生命质量.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ACT评分和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②治疗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仅SD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显著,2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整体状况均有改善,治疗组在活动受限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调神疗法能改善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白天及夜间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
作者:祁玉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量子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原理”揭示了物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着整体需要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中医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中心的整体性医学,整体观贯穿于中医理论与实践始终.量子物理学与中医学存在着哲学渊源上的相通,阴阳互补的整体观是量子物理学与中医学的交汇点,二者的哲学思想是相互交融与启迪的.
作者:孟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医学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髓空”,根据异病同证理论临床上以补肾生髓为基本治疗原则.异病既然可以同治,必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基于证候要素提取理论,结合LTP-LTD与谷氨酸-GABA是具有阴阳属性的脑电机制和神经递质的生物学现象,提出脑电化学信号阴阳失衡是AD和PD共性证候要素生物学机制的假说,据此从中西医学对AD和PD的共性认识出发,或可阐明AD和PD的共性证候要素“肾精虚-脑髓空”的现代科学机制.
作者:贺文彬;郭蕾;张俊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络宁(TLN)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LN组,另设正常对照组.TLN干预8周,检测坐骨神经MNCV和ATP、Pcr、Cr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NCV显著减慢,Pcr含量以及Pcr:Cr明显减低(P<0.05).TLN组与模型组比较,MNCV和Pcr含量以及Pcr:Cr显著升高(P<0.05).结论:TLN能够改善坐骨神经能量代谢,加快NCV,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智耀;高彦彬;邹大威;李步满;彭继升;周晖;付修文;王金羊;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辅助经方辨治老年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92例老年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仅采用经方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每晚平均睡眠总时间、平均每夜觉醒次数、平均每周早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均长于治疗前,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睡眠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头昏头痛、睡眠障碍、躯体不适、心慌、多汗、情感障碍6种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记忆力衰退、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等方面2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具有安眠、镇痛和镇静作用,辅助经方使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
作者:赵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100例三伏贴治疗3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在贴敷后每年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随访.结果:坚持贴敷3年的有效率高于贴敷1年和2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疗程确切,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予;提桂香;杨丽;荣堃;雷剑波;乔锦;杨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杨士瀛是南宋著名的民间医学家,其著述颇丰,学术思想深刻,从其著作所涉文献可窥见其学术思想形成之概貌.通过对杨士瀛学术著作所援引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其学术思想影响大者当推《内经》、《伤寒杂病论》、《伤寒类证活人书》、《小儿药证直诀》等,故将其学术思想渊薮概括为继承《内经》、尊崇仲景、效法钱乙.
作者:孙理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北京地区应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8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实验组根据中医辨证对患儿应用白虎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镇静、退热、抗病毒、抗感染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率87.18%,总有效率100%,复发率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67.65%,总有效率87.18%,复发率7.69%.实验组患儿在治疗3d后体温就恢复正常并维持正常稳定状态,对照组患儿在治疗5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在治疗6d体温有一个小幅上升的波动,在治疗7d恢复正常.实验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白虎汤随症加减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良好,有效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以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以妇炎康复胶囊治疗50例作对照.同时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炎血液循环,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吕伯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不一,其中清·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广,后有“脾胃湿热”、“脾寒和胃热互结”等观点.笔者认为“寒热之气互结”、“脾胃温热”、“脾虚和胃热互结”在理论上难以理解,结合脾胃之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痞证的形成和特点及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认为半夏泻心汤主治之痞当属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相干所致.
作者:张兴涛;张伶燕;余瀛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雪莲细胞培养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连续喂服高脂饲料12 d,造成高血脂模型,给予雪莲细胞培养物16.7、33.3、100 mg·kg-1·d-1连续45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D、GSH、MDA、蛋白羰基等含量.结果: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雪莲细胞培养物高、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SOD含量,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GSH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对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会会;王怡薇;王彦礼;陈立;李涛;杨伟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劳损性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门诊部进行治疗的120名劳损性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及基础性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贴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3.61±2.42)分,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85±1.84)分,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为(2.98±2.03)分,研究组为(4.86±1.67)分,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研究组88.33%,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劳损性腰痛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中药敷贴的疗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积累中医辨证施治经验.
作者:张黎恒;廖黎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