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江帆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辅助经方辨治老年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92例老年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仅采用经方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每晚平均睡眠总时间、平均每夜觉醒次数、平均每周早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均长于治疗前,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睡眠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头昏头痛、睡眠障碍、躯体不适、心慌、多汗、情感障碍6种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记忆力衰退、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等方面2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具有安眠、镇痛和镇静作用,辅助经方使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
作者:赵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窦道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关系.方法:选取64例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患者随机分为32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洗髓汤,比较2组疗效与疗程的关系,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终极治愈率34.38%(11/32),总有效率78.12% (25/32)显著优于对照组;完成3个疗程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完成1个或2个疗程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洗髓汤辅助常规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患者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
作者:王力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泌泰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辨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住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泌泰方及其衍化方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对照组愈合率28.6%,总有效率74.3%;观察组愈合率68.5%,总有效率9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听力提高9.64,A型图构成比54.3%,咽鼓管功能良好率48.6%;而观察组的对照组听力提高15.51,A型图构成比80%,咽鼓管功能良好率7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在Sc、Mep、Grap、Tw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泌泰方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辨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黄汉英;宋庆庆;陈伟;席禄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宋明理学是继承发扬易道儒释文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形成后,其学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对中医学理论思想及其临床实践的演化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故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一比较系统的阐述总结.
作者:谭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医学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髓空”,根据异病同证理论临床上以补肾生髓为基本治疗原则.异病既然可以同治,必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基于证候要素提取理论,结合LTP-LTD与谷氨酸-GABA是具有阴阳属性的脑电机制和神经递质的生物学现象,提出脑电化学信号阴阳失衡是AD和PD共性证候要素生物学机制的假说,据此从中西医学对AD和PD的共性认识出发,或可阐明AD和PD的共性证候要素“肾精虚-脑髓空”的现代科学机制.
作者:贺文彬;郭蕾;张俊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老年类风温关节炎(E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45例口服甲氨喋呤(MTX),观察组在口服甲氨喋呤(MTX)基础上再加服白芍总苷(TGP),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ESR、CRP、RF)的变化,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12周后,TGP+ MTX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高于MTX组(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RF、CRP、DAS28和VAS指标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梅;肖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课题组所制定的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按照诊断性试验评价原则,采用前瞻性、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与金标准结果的方法,以头颅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纳入151例患者,对缺血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结果:该标准的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约登指数为61.5%.结论:该标准临床实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乐;蔡业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100例三伏贴治疗3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在贴敷后每年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随访.结果:坚持贴敷3年的有效率高于贴敷1年和2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疗程确切,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予;提桂香;杨丽;荣堃;雷剑波;乔锦;杨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对痉挛型脑瘫尖足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疗及蜡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蜡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剂,然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缓解程度、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酊剂蜡疗确能有效改善尖足步态,增大关节活动度,缩短康复疗程.
作者: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与复方丹参辨治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A、B2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B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全血高切黏度、Fib、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全血高切黏度、TC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A组总有效率91.07%,B组总有效率78.57%,A组疗效明显好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对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血脂方面效果优于复方丹参,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易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不一,其中清·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广,后有“脾胃湿热”、“脾寒和胃热互结”等观点.笔者认为“寒热之气互结”、“脾胃温热”、“脾虚和胃热互结”在理论上难以理解,结合脾胃之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痞证的形成和特点及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认为半夏泻心汤主治之痞当属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相干所致.
作者:张兴涛;张伶燕;余瀛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历代医家气多以“肝气郁结”来解释郁证病机,忽略了阴盛阳虚脏腑功能低下造成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又进一步加重脏腑功能低下这一恶性循环式的基本病机.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医对阳虚和郁证之间关系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与科学实验提出了阳虚是郁证核心病机的观点,并强调在护阳的基础上,中医辨治郁证,应当首重阳气,通过振奋阳气来治疗郁证.
作者:傅沈康;李丹;任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热入血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温病学派从温病的角度出发,根据热入血室的不同病因病机,提出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护阴扶正等治法,使热入血室在因证脉治上日臻完善.
作者:赵灿;赖鹏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基于藏医学对失眠症病机认识的基础,以利用民族医药防治失眠为目标,选择藏医学为切入点,从其独特的医学理论出发,完善失眠症的治疗理念与方案,并择取具有藏医特色的“藏香”香薰疗法,阐释其对睡眠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藏医藏药研究的现代化.
作者:张炜悦;马捷;李峰;仁青加;张煜;刘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内膜形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采用阴道超声检测确认.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形态异常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4例).实验组应用中药方剂时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正常卵泡排卵79.81%,小卵泡排卵1.92%,无优势排卵0.96%,无卵泡发育0%,妊娠54.81%;对照组正常卵泡排卵50.00%,小卵泡排卵5.77%,无优势排卵10.58%,无卵泡发育24.04%,妊娠33.6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内膜形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江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社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社区113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根据患者志愿分组,A组31例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B组36例患者仅采用推拿治疗,C组46例患者采用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83.33%、95.65%;C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B组,C组治疗后活动度大于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由于气血阻滞、肩关节增生、黏连而发生功能障碍和疼痛,针灸结合推拿可以更好地活络、舒筋,从而加快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于学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火神派是清末在四川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主要学术思想是重视阳气,然而当代的火神派经过百余年的传承表现出很多差异.故着重对火神派医家治疗阳虚、阴虚证的方法和温阳药物的使用情况、应用剂量,火神派是否应用滋阴的药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火神派的思想.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金郁泄之,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为敛、为闭、为燥、为塞之属也.其脏应肺与大肠,其主在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后世将其内涵不断外延,扩展到五行属金的事物,如肺、大肠、鼻、皮毛,所发生的病证治疗中,赋予了其解表、泄肺、宣肺、渗泄、利小便、通腑等意义.
作者:吴建军;李欣;张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对KKAy小鼠肝脏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2(IRS-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阳性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8只.给药8周后,测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ReM-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肝脏中IRS-1、IRS-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FPG、FINS、HOMA-IR降低,IRS-1、IRS-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低剂量组FPG降低,IRS-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益气化浊胶囊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可能与上调肝脏中IRS-1、IR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郭俊杰;张素超;赵玉立;冯玛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艾滋病相关腹泻是艾滋病病程中的常见症状,艾滋病晚期不可控制的腹泻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因复杂,病原学诊断困难,疗效不佳.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不同的“证”施以不同的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痛,是艾滋病相关腹泻的治疗新选择.
作者:张晓伟;郭会军;杜磊;冀爱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