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平;李沛清;辛宝;张侬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日趋恶化,自然界“至而不至”,“不至而至”的非时之气频繁出现,时行感冒这种因时邪疫毒侵犯人体引起的时行疾病也多为流行,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较普通感冒更为严重,且已受到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考证历代医家对“时行感冒”这一中医病名的含义,了解时行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临床上诊治感冒的过程中能更准确地使用时行感冒这一诊断用名,更正确地辨证施治.
作者:范津博;苏晶;孙霈;叶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管竞环教授在肾脏疾病的诊治及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有许多独到的经验和见解,他认为慢性肾变蛋白尿的基本证型是肺肾不足、风热伤肾,提出益气固肾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潘静;马威;管竞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食道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国家,又是食道癌死亡率高的国家[1].由于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即使手术切除预后仍较差,有部分病人化疗后又复发,治疗上仍非常棘手.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作者:刘中华;张启明;骆真;徐志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内应肾脏,为肾气在背部输注传输之处,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总结,指出其在临床的适用范围.
作者:吕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针晶不同腧穴对失眠大鼠脑内IL-1、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为模型组、空白组、“神门”组、“内关”组、“三阴交”组、“足三里”组、“申脉、照海”组.造模成功后每日进行针晶治疗.结果:与模型相比,“申脉、照海”组IL-1有非常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神门”组和“足三里”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申脉、照海”组和“神门”组大鼠脑内TNF-α含量有非常明显升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足三里”组、“内关”组均有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脑内的IL-1和TNF的含量,并参与了睡眠调节过程.
作者:周艳丽;叶险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肺祛瘀汤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肺祛瘀汤合激素抗生素组30例,单纯激素抗生素组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中医症状、CT疗效、检测血浆TNFα、IL-6.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结论:清肺祛瘀汤可有效改善放射性肺损伤咳嗽症状,抑制放疗后血浆TNF-α、IL-6的过度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瑜;张蕊;庞宏涛;张永彤;翟蓓;夏菊玲;俱慧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花椒是临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功用为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温中止泻、散寒止痛、杀虫止痒、安蛔止痛、解表散寒、回乳通乳、温肺平喘、疏肝解郁.
作者:聂晶;杨进超;丁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整理并阐述唐代医家孙思邈有关针灸的论述,认为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先防早治;腧穴的整理与创新;重灸善灸;针、灸、药并重和刺灸须参脉诊等方面.
作者:杜旭;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斗”和“升”作为计量单位,有着10倍的容量之差,本不该混乱,但在一些中医古籍中用错的例子比比皆是.今考查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从文字的演变和产生混淆的原因两方面对“斗”、“升”二字作鉴别,并从3个方面阐述由此带来的影响.
作者:钱婷婷;沈澍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历代文献关于寒疲的研究,分析了寒疲从感受非时暴寒出现的类似伤寒的流行性疾病,逐渐发展成为感受具有寒邪性质的疫疠之气引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体现了中医对疫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并深入探讨了寒疲的特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等,以期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范逸品;刘鲲鹏;王乐;曹洪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现代蒙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内脏腑器官相互之间联系与各自的功能、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七素(食物精华、血、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血)相对平衡体、人体体质特征等.人的生命运动在脑—白脉系统的支配下,完成机体生理、生命运动.如果上述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可导致病理变化,因此,把握传蒙统医学学科特点并与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对比研讨,寻找异同点、模仿或参照现代医学科学手段和方法,逐步研究和创新现代蒙医学理论十分必要.
作者:苏日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痿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内经》时代即有详尽的记载,并描述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提出了治疗原则.肾虚、脾虚、肺热、血瘀合而为病的病理机制.治疗上,在“治痿独取阳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补脾肾之虚,清肺热,化瘀血的治疗原则.现代研究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脾虚、肾虚、血瘀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亦证实了本虚标实是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基础.
作者:宋永达;黄俊卿;王宏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生命科学高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让转化医学应运而生,其极大缩短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距离.与此同时,转化医学的理念对中医药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世界也提供了路径与方法.本文试从转化医学概念、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瓶颈、中医药的转化医学,转化医学下中医药如何能更好与世界接轨等方面来浅议这个问题.
作者:李琳;罗丹;肖诚;荆生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药大多有2个或2个以上功效,在不同方剂中功效发挥方向不同,这种选择性发挥作用的特点,既便于临床工作者灵活运用中药,更带来诸多困惑.本文从配伍环境、药物剂量、炮制方法和煎煮方法方面对多功效中药选择性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作以初步探析.
作者:于彩娜;范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活络效是丹加减方对骨性关节变的作用及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大鼠异物内芽肿法和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并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减方对木瓜蛋白酶所致的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究其对骨性关节是的治疗作用.结果:活络效灵丹加减方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能有效抑制大鼠肉芽肿和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并能减轻木瓜蛋白酶所致骨性关节炎大鼠的膝关节病理变化.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减方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并能减轻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的病理变化.
作者:朱军璇;王敏智;刘彪;荆生龙;李静;吕诚;何晓娟;耿耘;刘振丽;吕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泄泻一词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多,其含义大同小异,然婴儿腹泻一词无明确定义.先父赵昌基老中医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婴儿腹泻是以婴儿排便次数增多(每日6~10次以上)、粪便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多见,现将典型案例报道.
作者:赵明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源于王叔和《脉经》,但更接近王叔和《脉经》原貌.敦煌《亡名氏脉经》残卷存方计13首,惜已残缺,但其中7首方剂即桂枝汤、葛根汤、摩风膏、瞿麦汤、滑石散、平胃丸及前胡汤记载详实,易于辨识,在考证王叔和《脉经》古佚医方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弥足珍贵.
作者:刘喜平;李沛清;辛宝;张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采用化积清热和胃汤对患有食积发热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104例患有食积发热临床确诊小儿病例将其分为A、B组,平均每组52例.分别采用清热颗粒进行治疗和积清热和胃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化积清热和胃汤对患有食积发热的患儿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吴文;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辛、干姜配伍对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体温、肺功能、IL-2、IL-8、TNF-a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寒饮蕴肺证模型组、细辛组、干姜组、细辛干姜配伍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联合冷冻等因素复制COPD寒饮蕴肺证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体温、肺功能及血清IL-2、IL-8、TNF-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体温(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肺功能(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a、IL-8含量明显升高、IL-2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TNF-a、IL-8含量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P<0.05).结论:细辛、干姜配伍能降低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TNF-a、IL-8,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减轻COPD气道炎症,延缓或打断COPD的发展.
作者:刘海燕;陈福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