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志峰
目的:探讨含铜宫内节育器Tcu380A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及随访24个月IUD带器妊娠率、脱落率、续用率及不良反应.方法:距第1次无保护性生活72~120 h要求紧急避孕就诊者218例由专人放置Tcu380A并对需求长期避孕160例中156例进行正规随访1, 3, 6, 12, 24个月.结果:218例受试者预期妊娠数27.279,实际妊娠数1,避孕有效率96.32%.随访24个月妊娠率、脱落率分别为0.64%,1.92%,续用率87.18%.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点滴出血及月经量增多.结论:Tcu380A用于紧急避孕是高效安全的,且尤其适用于要求长期避孕者.
作者:文彩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胰腺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CT表现为胰腺内低密度肿块35例,胰腺形态和轮廓改变30例,胰胆管扩张21例,胰周血管侵犯19例,胰周淋巴转移3例,肝转移2例,腹膜种植12例.正确预测肿瘤不可切除性93.33%,正确预测可切除性为76.92%.结论: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同时对胰腺癌是否伴有周围血管侵犯和转移的准确性也较高,亦是评价胰腺癌术前能否手术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秀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提高保肾率.方法:分析58例肾损伤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1例行肾修补或肾部分切除术,27例行肾切除术.其中57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探查肾脏前阻断肾血流进行肾修补或肾部分切除,是减少肾切除率的有效方法;损伤程度重,全身情况差及延迟手术是构成肾切除的主要原因;积极改善全身状况,正确估计肾损伤的病理类型,尽早修复肾脏裂口,对保守治疗72h效果不佳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探查,是减少肾切除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尹宗立;舒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预激合并房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整理20例临床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酰胺及直流电复律均可使预激并房颤转复窦律.结论:预激合并房颤心室率快,易引发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危及生命,合并心衰胺碘酮治疗安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尽早电复律.
作者:陈永彪;杨发;赵长明;郭志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方法:对62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CG)测定,X线胸透.结果:①治疗前(急性期)患儿h-FABP、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h-FABP、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差别(P>0.05).②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96.8%)显著高于血清CK-MB的阳性率(53.2%),也显著高于ACG(62.9%)和ECG(40.3%)的异常率.③系统治疗2~3个月后,痊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无1例死亡.结论:血清h-FABP 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比CK-MB、ACG和ECG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血清h-FABP联合ACG或ECG检测,对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提高检出率,同时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晓田;杨三华;杨文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严重烧伤合并关节和容貌部位深度创面实施早期手术干预修复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126例严重烧伤,在伤后1周内,抢救生命的同时,对眼、耳、面颈、女性乳房及大阴唇、男性阴茎、手及关节实施切开减压、Ⅰ期或Ⅱ期植皮和皮瓣手术,并观察一期愈合率及外观和功能情况.结果:共实施手术174处,其中皮瓣和植皮109处,Ⅰ期愈合79处,Ⅰ期愈合率72.5%.对71例86处随访3个月~2年,59处外观和功能良好可不需整形手术.结论:①对严重烧伤合并关节和容貌部位深度创面,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实施早期手术干预修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②合理分配使用有限的皮源,关节和容貌部位创面以皮瓣和自体中厚皮移植修复是手术干预的原则;③与大切痂同时手术时,保证精干医师人数,分工明确,缩短手术时间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娄季鹤;王和平;邱长虹;陈志坚;李树仁;吕涛;王胜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病,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占腹主动脉瘤>95%[1].作者于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在法国冈城大学医疗中心研修期间共收治了48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均经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佳祥;王锋;程兆云;谢周良;崔识远;顾以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蛋白在冠心病心脏性猝死者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冠心病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检测(TUNEL)法检测16例冠心病心性猝死者和10例心脏正常其他原因死亡者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蛋白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1)冠心病心性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与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于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明显正相关性.Bcl-2基因蛋白表达则与之相反,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梗死心区肌细胞凋亡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冠心病心性猝死者梗死心肌细胞存在明显的凋亡现象,且受Bax蛋白与Bcl-2基因蛋白下调影响,Bax蛋白与Bcl-2蛋白共同调节心肌细胞凋亡,诱导心肌细胞表达Bcl-2将可能成为探索心肌生物治疗措施的新途径.
作者:宋国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4年11月,我院采用微创腔内隔绝技术成功治疗1例主动脉夹层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其病史,临床表现,夹层破口位置,支架选择、施放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均很有特点,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华;何学志;方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系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我国人口多,高血压患病率高,AD主要的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约70%~90%的AD患者并有高血压.推测其患病率亦逐年升高,每年新的病例可能超过万余例[1].由于AD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特异性差,如对该病缺乏警惕性则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科1998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AD患者36例总结如下.
作者:华秀芝;刘志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脑梗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外伤后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价预后:良好22例,中残10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志峰;龚岳明;童仲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手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1999年12月-2005年3月36例腹主动脉瘤中,35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1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结果:36例患者除1例死亡,余35例均获临床治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动脉瘤近端血流控制,动脉瘤切除及缝合修补和腔内修复等方法的更新可明显降低手术危险性.
作者:鲍学斌;翟保平;张斌;王永乾;李东虎;杨海林;张俊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临床结果.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其中畸胎瘤多,占60%,因扭转卵巢坏死而行附件切除者占80%,无1例导致流产.结论:妊娠合并卵巢瘤蒂扭转,以成熟胎瘤多见.不同孕期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术后安胎有所不同.
作者:麻晓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T管引流夹闭时间.方法:对1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术中用F21号探子通过胆总管下段进入十二指肠,并T管测压,将适应T管引流的1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早期夹管组(A组),术后4~5 d夹管;对照组(B组),术后两周夹管.结果:146例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胆道残余结石和胆总管下段狭窄;术后15 d AB两组患者平均体重较术前增加1.6 kg和减轻3.5 kg;平均血红蛋白为125 g/L 和113 g/L;平均生活自理时间为术后第6 d和第11 d;平均胆汁丢失量为1640 mL和6580 mL.结论:早期夹管可明显减少胆汁丢失量,减少贫血,体质恢复快,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康复明显加快.
作者:韩文献;张国典;钟进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疗效.方法:52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并迅速减量,对照组采用短程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基本相同(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治疗重症脑挫裂伤安全,疗效好.
作者:于之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吸毒患者和普通患者术前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HBsAg和TP采用金标法检测;抗-HCV和抗-HIV采用 ELISA法(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171例吸毒患者中HBsAg阳性16例(9.36%),抗-HCV阳性127例(74.26%),抗-HIV阳性4例(2.34%),TP阳性5例(2.92%).2309例普通患者中HBsAg阳性211例(9.14%),抗-HCV阳性31例(1.34%),抗-HIV阳性1例(0.04%),TP阳性21例(0.91%).结论:吸毒患者的抗-HCV、抗-HIV、TP检出率与普通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对吸毒患者和普通患者术前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雷丽明;王华;李代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解决困难气管插管.方法:26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结果:全组顺利插入合适的气管导管.结论:全麻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气管插管情况,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张咸虎;鲁应军;李新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机械通气是各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救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呼吸衰竭是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而人工通气能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防止二氧化碳潴留,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随着呼吸机的广泛使用,呼吸衰竭的患者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2],但机械通气也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合并症及不利影响,如下呼吸道感染(呼吸机性相关肺炎,病死率高达50%~70%[3])、呼吸道黏膜溃疡、气管血管瘘、气管胸膜瘘.只有掌握严格的气道管理,才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如下.
作者:张为朵;马天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流产不全妊娠物残留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子宫腔内残留的组织轻者导致不规则或持续性阴道出血,严重者可引起盆腔感染,继发不孕等.以往的处理只能是盲目的清宫,有部分病人因阴道长期反复出血,残留组织感染机化黏连严重,盲目刮宫常需2~3次.近年来我院采用宫腔镜检查直视下取出宫内残留物或定位清宫,并可同时发现子宫内病变及子宫畸形,本文报道68例不全流产患者行宫腔镜下清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雯;魏光平;关红樱;李艳玲;陈新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28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27例(15例患者,12例对照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 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观察治疗对其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CD8+ ,CD4+ CD25+增高(P<0.01),CD3+与CD4+降低(P<0.01);血清细胞因子IFN-γ水平和IL-10水平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和降低(P<0.01),经类固醇激素等治疗后趋向正常.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紊乱参与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作者:陈宏;陈方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