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月;陈冰俊;张栋;王淑友;马惠敏
目的:现察冬虫夏草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功能及尿IL-18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CS组,sham组和I/R组均灌服生理盐水(2 ml/d),CS组灌服CS( 5g/kg·d),检测各组大鼠BUN、Scr、尿NAG、尿IL-18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L/R组大鼠BUN、Scr、尿NAG酶和尿IL-18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较,CS组大鼠BUN、Scr、尿NAG酶和尿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虫夏革的肾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尿IL-18的排出有关.
作者:黄仁发;康雷;程新;龙韵;马晓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鹿茸多肽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istar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原代培养和成骨样细胞株MG63(人骨肉瘤细胞)培养的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成功地分离、纯化并培养了Wistar乳鼠颅骨成骨细胞,采用稳定的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人骨肉瘤细胞)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确定5×104的细胞密度,0.1 mg/ml的给药剂量,培养72h为佳培养时间.结论:MTT比色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鹿茸多肽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丽静;刘少丽;徐博;刘佳;王楚盈;吴世佳;张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证型、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常见的证型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肝胃郁热等,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胃络,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阳虚、血瘀、气虚、阴虚、气郁、湿.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辩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作者:徐丹;杭海燕;刘敏;丁霞;师宁;陈润花;陈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传统中医论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各种医学著作和医学刊物上发表的以医论为主的中医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影响较大的儒家思想、易经学说、道教文化、兵法理论等均可在传统中医论文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尊重儒家思想,崇尚经典著作;渗透易经学说;医理易理相通;效法道教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医理兵法同构,用药视同用兵.
作者:魏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骨质增生症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西医药疗效欠佳.笔者临床上自拟骨痹汤治疗骨质增生症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力亚;王永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磁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选用磁极针及普通毫针在患侧取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依据简化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积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率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雷正权;杨斌;牛晓梅;冯卫星;王先勇;王卫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抗光敏合剂对急性UVB辐射后BALB/c小鼠皮肤炎症细胞损伤的影响,以探讨抗光敏合剂对皮肤光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以300mJ/cm2 UVB辐射BALB/c小鼠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在预防性应用中药抗光敏合剂后,与正常小鼠、预防性应用生理盐水及羟氯喹小鼠进行平行对照研究.HE染色法观察炎症变化程度,并以病理图片处理系统观察小鼠表皮厚度.结果: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抗光敏合剂可以缓解急性UVB辐射损伤造成的细胞炎症反应,保护角质形成细胞,发挥对急性光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结论:抗光敏合剂治疗可明显缓解紫外线引起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炎性损害,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孙丽蕴;张广中;李蜀平;刘魁英;娄卫海;王萍;王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用自拟中药方剂对患有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2例患有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组,平均每组46例,分别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和自拟中药方剂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液微量蛋白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自拟中药方剂对患有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健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以中医诊断面诊理论为依据,通过对316例健康体检人群面部红外热图目鼻唇额颊额等区域的热值数据分析,探求平和体质人群面部红外特征及不同面部区域寒热偏离的与脏腑疾病的关联关系,提出面部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方法和临床价值.红外成像面诊是面部可见光诊断技术又一延伸和发展.
作者:李洪娟;沙莎;李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肌肉状态对经络通道的影响.方法:在麻醉的小型猪上,使用连续流阻仪找到循经低流阻点,用脉冲恒流电针仪刺激低流阻点附近的肌肉,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电刺激造成肌肉紧张,测量刺激前后的流阻值.结果:共进行8例测试,发现流阻随着电流的加大而增加,当电流达到7mA时,流阻的变化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肌肉出现明显收缩.结论:经络低流阻通道周围的肌肉紧张可影响通道中的流阻,使阻力增大.
作者:贾术永;田宇瑛;王广军;黄涛;张维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测定黄芪总皂苷口腔黏附缓释片中总皂苷的含量以建立质控方法.方法:采用香草醛一硫酸比色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作校正曲线,在51 -510mg·1-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为2.68%.测得3批黄芪总皂苷口腔黏附缓释片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82.07 mg·g-1、81.69 mg·g-1和81.50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黄芪总皂苷口腔黏附缓释片中总皂苷的质控方法.
作者:蔡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探讨阻押口腔癌前病变、癌变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口腔医学、针灸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口腔癌前病变、癌变均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衡.虽然针灸在口腔癌前病变或口腔癌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但在防治口腔黏膜疾病和调节神经内分泌方面独具优势.因此本文从古代文献、现代针灸防治口腔黏膜病、抗肿瘤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3个方面分析探讨,以揭示合谷、足三里作为防治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主穴的依据.
作者:贾燕飞;经典;蔡定均;周奇志;周红梅;余曙光;刘旭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NF-κB信号传导通路在EAE发病中的作用,观察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疗效,探讨益肾达络饮治疗EAE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EAE小鼠中框神经组织中NF-κBp65、1κB-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能降低EAE的复发率(P<0.05),改善EAE模型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5).与模型组相比,激素组、中药组、中药加激素组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B-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EAE中,NF-κB介导的炎性级联反应是EAE小鼠CNS炎性浸润、轴索损伤的重要原因;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能降低EAE的复发率,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损伤;中药益肾达络饮干预EAE的作用机制与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密切相关.
作者:关东升;高颖;娄丽霞;朱陵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标志性著作,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指出:脾胃为人体升清降浊之枢纽,但脾胃中主体在胃,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中心枢纽,胃之升清是气机升降的原动力.
作者:苏维霞;朱西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平人”一词出自《黄帝内经》,然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不同的涵义.本文以此为据,探讨“平人”在体质学中的意义.
作者:姜侠;闫方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概念.火有两个含义,即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是生命的动力;病理性的火,是机能亢进的表现.临床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常见于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多汗、躁狂、面红目赤、尿少、便秘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常见于慢性内伤杂病,以五心烦热、午后升火、烦躁失眠、腰膝酸软等为主症.
作者:于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归纳杨博华教授用中医药治疗脱疽的临床经验.方法:结合杨教授治疗脱疽的辨证分型、诊治方法及遣方用药,总结其诊治特点及规律并举例说明之.结果与结论:杨博华教授治疗脱疽方法独特,辨证分型简单,用药方便,疗效确切,值得认真总结与推广.
作者:贾慧;杨博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治疗养生的一种基本法则.历代医家均有不同发挥,不管是王冰还是张景岳乃至现代医家均是“望文生义”,从医理出发提出阴阳的互制、互根、互生、互用,大多认同春夏季以温养人体阳气为主、秋冬季以培补人体阴液为主的观点.我们通过对“互文”辞格的学习,进一步反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经典理论则发现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作者:贾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伤寒论》以“寒”为切入点探讨疾病,是因为寒邪致病普遍,对人体的影响也大.证是论治疾病的着眼点,但其背后的根基是病机,病机因人而异,因此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举方说法是《伤寒论》的论述模式,保脾胃、治杂病是其基本要领.《伤寒论》以“人易感寒”为切入点,运用“六经”辨证论治杂病.《温病学》以“热必伤津”、“湿滞蕴热”为切入点,运用“卫气管血”、“三焦”辨证论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适合于论治温病温热证,而“三焦辨证”更适合于论治温病湿热证.运圆思维在于运而圆、圆而运,循环往复,运行不断.中医成熟、完整的医疗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才有了各家之长、流派之别,各家能互补,流派应共筑.
作者:周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马连珍教授从事中医心血管病的临床和研究40余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慢性心衰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该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是心肾阳虚、血瘀水停,因此研制了参附强心丸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通补兼施,从而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嫒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