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极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雷正权;杨斌;牛晓梅;冯卫星;王先勇;王卫刚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针灸疗法, 磁极针, Fugl-Meyer,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摘要:目的:观察磁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选用磁极针及普通毫针在患侧取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依据简化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积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率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温通作用与补泻理论探讨

    艾灸温通作用是产生各种艾灸效应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作用和核心机制,依据疾病的虚实性质和艾灸补泻理论,温通除产生补虚、泻实的效应外,还应该涵盖其他非补泻的效应.

    作者:张建斌;王玲玲;胡玲;常小荣;吴焕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预刺激对糖尿病大鼠血浆、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相关脑肠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大鼠相关脑肠肽表达的影响,以期阐明穴位埋线干预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动物试验,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组大鼠用埋线治疗.结果:穴位埋线治疗组大鼠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以及胃宾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与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调节糖尿病大鼠脑肠肽的表达和分布,可能为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线索.

    作者:陈耀龙;陈荣钟;陈淑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芪枳三仁汤治疗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芪枳三仁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芪枳三仁汤,每周期化疗前3d开始至化疗结束后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及排便困难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芪枳三仁汤治疗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静;白洁;臧东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再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现实指导意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仅对中医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中医临床治疗亦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自《内经》已降,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立论,但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故本文对其本义进行了探析,以指导人们健康养生.

    作者:王雷;赵桂芝;杨涛;鞠翡翡;游世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组方配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1979年至2011年国内发表的有关组方配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在展现组方配伍研究发展脉络的同时,深入挖掘其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高层次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郭齐;吴丹;田昕;杨傲然;朱晓奕;周亚平;王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张仲景论“平人”

    “平人”一词出自《黄帝内经》,然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不同的涵义.本文以此为据,探讨“平人”在体质学中的意义.

    作者:姜侠;闫方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髓复康”抑制大脑损伤区内GFAP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髓复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大鼠MCAO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髓复康”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激素组),每组8只均在8d,15d,30d等3个时间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脑损伤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差异及胶质瘢痕形成的差异.结果:“髓复康”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损伤区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及胶质瘢痕形成受到明显抑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髓复康”可以抑制脑损伤区GFAP的表达及胶质瘢痕的形成,可能是其促进脑损伤后后神经纤维再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艳平;张平;赵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蛋白尿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自拟中药方剂对患有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2例患有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组,平均每组46例,分别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和自拟中药方剂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液微量蛋白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自拟中药方剂对患有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健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学用《伤寒论》之要

    《伤寒论》以“寒”为切入点探讨疾病,是因为寒邪致病普遍,对人体的影响也大.证是论治疾病的着眼点,但其背后的根基是病机,病机因人而异,因此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举方说法是《伤寒论》的论述模式,保脾胃、治杂病是其基本要领.《伤寒论》以“人易感寒”为切入点,运用“六经”辨证论治杂病.《温病学》以“热必伤津”、“湿滞蕴热”为切入点,运用“卫气管血”、“三焦”辨证论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适合于论治温病温热证,而“三焦辨证”更适合于论治温病湿热证.运圆思维在于运而圆、圆而运,循环往复,运行不断.中医成熟、完整的医疗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才有了各家之长、流派之别,各家能互补,流派应共筑.

    作者:周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尿IL-18水平的影响

    目的:现察冬虫夏草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功能及尿IL-18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CS组,sham组和I/R组均灌服生理盐水(2 ml/d),CS组灌服CS( 5g/kg·d),检测各组大鼠BUN、Scr、尿NAG、尿IL-18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L/R组大鼠BUN、Scr、尿NAG酶和尿IL-18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较,CS组大鼠BUN、Scr、尿NAG酶和尿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虫夏革的肾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尿IL-18的排出有关.

    作者:黄仁发;康雷;程新;龙韵;马晓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活血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2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活血降脂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1)治疗组ALT、AST、TG、TC、HDL、LDL、BMI值治疗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脂肪好转率92.5%,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作者:沈智理;杜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血管疾病早期预防

    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肾脏疾病和外周血管病,其在我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致残率都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早期、综合防治已成为关键.中医“治未病”理论恰好与“预防为主”这一顺应时代发展的医学模式契合.本文就在“未病先防”理论指导下,详细阐述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措施.

    作者:尹李虎;王宏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证型、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常见的证型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肝胃郁热等,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胃络,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阳虚、血瘀、气虚、阴虚、气郁、湿.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辩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作者:徐丹;杭海燕;刘敏;丁霞;师宁;陈润花;陈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杨博华中医药治疗脱疽经验初探

    目的:总结归纳杨博华教授用中医药治疗脱疽的临床经验.方法:结合杨教授治疗脱疽的辨证分型、诊治方法及遣方用药,总结其诊治特点及规律并举例说明之.结果与结论:杨博华教授治疗脱疽方法独特,辨证分型简单,用药方便,疗效确切,值得认真总结与推广.

    作者:贾慧;杨博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沈金鳌《妇科玉尺》学术思想初探

    《妇科玉尺》为清·沈金鳌所著,沈氏一生著作丰富,精通内、外、妇、儿、杂病的诊治.通过对《妇科玉尺》的分析和整理,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参考.

    作者:蔺焕萍;马新红;周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参和红花提取物配伍对心肌缺血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和红花标准提取物配伍对心肌缺血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益气活血中药理论的诠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十二指肠分别给予质量标化的人参、红花提取物和二者配伍的混合物,观察心肌缺血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人参与红花提取物配伍可明显增加模型动物的冠脉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冠脉阻力和总外周阻力.结论:益气药和活血药配对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但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于震;韩淑燕;李海霞;屠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李佩文治疗放射性脑病临证经验

    总结李佩文以中药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阐述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脑病变优势.李佩文认为放射性脑病多属于虚实夹杂之证,临证他更重视“风”、“毒”、“虚”在放射性脑病变发病中的作用,强调病位在脑,并重视脏腑辨证.临床上将放射性脑病变分为肝风内动、毒损脑络、气血双亏3种基本证型分别施治,将辩病作为辨证治疗的补充,治疗中主张早期预防,在出现症状后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治疗,用药多选祛风通络药、虫类药、清利头目药物、引经入脑药等.当出现坏死面积过大,水肿难以缓解以及颅高压危象时,李教授认为不能一味固守中医,还需要配合西医脱水降颅压、激素、大剂量维生素等治疗,手术清除坏死组织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为后续的中药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作者:解金明;朱世杰;程志强;李佩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拟骨痹汤治疗骨质增生120例临床观察

    骨质增生症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西医药疗效欠佳.笔者临床上自拟骨痹汤治疗骨质增生症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力亚;王永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痛风性肾病的辨证施治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性肾病( GoutyNephropathy),也可名为尿酸性肾病(uric acidnephropathy,UAN),是由体内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造成的肾间质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体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妇女,不少病人有痛风家族史.大部分病人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尿酸性尿路结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其发病率亦日益增多,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

    作者:霍保民;王梓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互文”辞格条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治疗养生的一种基本法则.历代医家均有不同发挥,不管是王冰还是张景岳乃至现代医家均是“望文生义”,从医理出发提出阴阳的互制、互根、互生、互用,大多认同春夏季以温养人体阳气为主、秋冬季以培补人体阴液为主的观点.我们通过对“互文”辞格的学习,进一步反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经典理论则发现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作者:贾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