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黄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会欣;王宏涛;赵韶华;朱慧明;崔庆飞;齐晓琳

关键词:芪黄明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MAPK
摘要:目的: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氧化应激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黄明目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对照组.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一般情况,测定空腹血糖(FBG);检测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光镜及电镜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视网膜p38MAPK、p-p38MAPK、JNK、p-JNK、ERK、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芪黄明目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小鼠症状,降低FBG;减轻视网膜病理损伤;不同程度的升高SOD、GSH-Px、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芪黄明目组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1);JNK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38MAPK、JNK、ERK蛋白在各组表达无统计意义.结论:芪黄明目可通过抑制p38MAPK磷酸化水平而实现其抗氧化应激、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顺天应时,以意调之——《黄帝内经》治疗方法的整体观

    《黄帝内经》治疗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整体角度对人体机能状态进行综合调控,它注重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事物自身与外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种整体统一观思想始终贯穿于治疗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手段之中.《黄帝内经》治疗方法的整体观,主要表现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脏腑相关的整体观、经络联系的整体观、全息调控的整体观,由此使《黄帝内经》治法丰富多彩,疗效奇佳.

    作者:毛旭;毛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5例临床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肠道运动、分泌功能障碍等功能性疾病,属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范畴.现代医学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1],我国以腹泻为主型者多见[2].近年来,笔者以痛泻要方加味为基本方配合口服西药系统观察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有良;焦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论壮医学的基本特点及核心理论

    壮医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壮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壮医学的基本特点及核心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指出要进一步地构建与完善壮医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是重视提升壮医学的科研水平.

    作者:林辰;黄汉儒;薛丽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苦参碱对儿茶酚胺致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改变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儿茶酚胺(CA)诱发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生理异常及苦参碱抗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常规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手段,观察正常灌流液组;肾上腺素(E,8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NE,8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Iso,80μmol/L)灌流液组;和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异丙肾上腺素(Iso)灌流液分别+苦参碱(100μ mol/L)组灌流液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细胞大舒张电位(MDP),舒张期除极速率(VDD),4相自动去极速度(Vmax),50%复极化时间(APD50),80%复极化时间(APD80),自发放电频率(RPF)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照,儿茶酚胺灌流液组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20min后APD50均明显缩短(P<0.01),RPF、VDD显著变快(E、Iso、P<0.01;NE、P <0.05);APA增大,Vmax明显加快.在不同儿茶酚胺灌流液组中加入苦参碱可明显延缓APD50、APD80;并使APA减小、Vmax减慢、RPF逐渐变慢,稳定20min后,自发放电频率(RPF)基本恢复正常节律.结论:儿茶酚胺类物质可明显影响豚鼠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电活动,使其自律性增加,而苦参碱能减弱儿茶酚胺的影响作用,降低诱发所导致的自发放电频率的升高,提示苦参碱可阻断儿茶酚胺诱发的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异常电生理所致的心律失常效应.

    作者:王雪芳;刘艳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典籍英译“阐释学”问题研究探讨

    中医“国际化”大趋势日益凸显中医英译的重要性,而文化差异是阻碍翻译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本文以《黄帝内经》词语翻译为例,从“阐释学”这一翻译理论视野探讨解决中医英译研究中的跨文化差异等相关问题.

    作者:何阳;何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美国电子健康档案政策的简介与启示

    美国高度重视健康信息技术,在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应用上制定了包括“有意义的使用”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措施与政策,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进展对于我国健康信息技术尤其是中医健康信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者:吴敏;陈敬;史录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胃动方”神阙穴敷贴治疗胃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胃动方”神阙穴敷贴治疗胃瘫的疗效.方法:将47例胃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与甲氧氯普胺和胃动方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在2个疗程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胃动方”神阙穴敷贴治疗胃瘫疗效优于甲氧氯普胺.

    作者:宋易华;兴伟;徐志峰;潘利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医院文化管理指标体系架构初探

    医院文化是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拟建立一套具备可测性的中医医院文化管理指标体系架构,为进一步细化中医医院文化管理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本研究依据医院文化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遵循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将指标体系架构从目标层、分支层、测量层3个层次进行划分,初步建立了35个可测量的指标,为中医医院文化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做先行探索.

    作者:姚园;汪晓凡;梅扬;朱燕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从六气理论探讨二十四节气与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的相关性

    将二十四节气与五运六气中的六气相结合,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在不同节气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及治疗,以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长期调治及养生保健提供参考.

    作者:谢玉宝;赵朋涛;池晓玲;萧焕明;蒋俊民;田广俊;蔡高术;吴树铎;陈惠军;张朝臻;施梅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黄帝内经》药膳理论和应用探讨

    根据五行理论,《黄帝内经》明确了饮食五味对人体养生保健、祛病防病的重要性,提出了饮食宜忌并创立了药食结合的药膳方,这为以后药膳的发展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对药膳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完善,著有药膳专著,为目前药膳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曹玉举;郭永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于传染病重大专项临床数据的历代方剂物替代情况研究

    目的:对传染病重大专项收集的中药处方数据中历代方剂药物替代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传染病重大专项数据获取25907个中药处方,从历代方剂中选取了与该项目数据相关的83个方剂,将中药处方与历代方剂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药物替代情况.结果:获取26个处方对应的44种替代关系,主要涉及人参、枳实、枳壳、橘红等药物.结论:常见替代使用药物在不同年代及不同地区用药来源具有差别,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根据方剂的出处确定相应的药物来源;目前关于不同来源药物的疗效差别研究较少,提示我们应该加强相关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对临床合理应用历代方剂提供更多更充分的证据.

    作者:张磊;王义国;于剑;周雪忠;骆真;张伟;张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颅骶技术对脏腑经络功能调节作用的检测

    目的:应用检测脏腑和经络功能的方法,评价颅骶技术的疗效和作用方式.方法:对15例健康青年志愿者行颅骶技术治疗,用经络检测仪分别测量治疗前后脏腑和经络功能的变化.结果:测定治疗前后脏腑的功能状态、左右手足各十二经脉的功能状态,比较治疗前后的参数,结果表明治疗后脏腑和经络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颅骶技术对脏腑和经络的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经络检测的方法可用于评价颅骶技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狄荣科;曾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解毒化瘀法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P-selectin指标的影响

    目的:阐明在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中药持续给药对抗复发的优势,为抗UC复发提出新思路.方法: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缓解期为研究对象,以P-selectin为检测指标,从微循环状态方面阐述中药对UC的治疗作用.结果:非给药组大鼠慢性期P-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慢性期持续给药组P-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停药组(P<0.05).其中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UC缓解期微循环障碍程度减轻但仍持续存在,慢性期中药与西药相比能够更加显著地缓解微循环障碍.

    作者:刘亚;林燕;李兴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肺损伤组织中iNOS及eNOS mRNA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针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在SAP早期肺损伤(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AP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n=10).以3.5%牛黄胆酸钠逆行注射胰胆管的方法制作SAP模型,针刺治疗组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指导下,于SAP造模0.5h后行针刺肺、大肠、脾经穴位及其背腧穴;针刺对照组在造模0.5h后行针刺肺、脾经穴位及其背腧穴.光镜下观察SAP造模6h后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及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应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诱导型iNOS、e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针刺治疗组6h后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iNOS及eNOS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AP组和针刺对照组(均P<0.05).结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的针刺对SAP大鼠早期肺损伤保护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肺组织iNOS及eNOS mRNA的过度表达来发挥.

    作者:蒋莉娅;黄继人;赵弘卿;戴建良;张卫东;诸静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穴位埋线中不同穴位及羊肠线长短的优化组合进行观察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根据疗效的不同选择出佳穴位埋线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80名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个大组,A、B组为羊肠线1 cm组和3cm组,在此基础上再各分为基本穴位组、基本加辨证取穴组、基本加阿是穴组,3个月为治疗时间,以患者体重、BMI、腰臀比、体脂量为指标,评估各组之间的确切疗效.结果:基本穴位加辨证取穴组疗效较好.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中羊肠线的长短不是取决疗效的关键,辨病加辨证取穴治疗单纯性肥胖是获得疗效的佳方案.

    作者:谢长才;孙健;于涛;朋源凤;符文彬;许能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基本疾病证型表征模式的心理学辨析

    “层次网络模型”重在说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助于说明中医基本证型在中医学概念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却难以解释基本证型的本原性质.“特征表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却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也不适合解释基本证型.惟有“原型模型”可以很好地揭示基本证型表征模式的本质.中医基本疾病证型“原型模型”有理想性、典型性、模糊性、导向性、预测性等特点,其构成因素应当包括病因、病程、症状3个方面.

    作者:杨振宁;张丽萍;苏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脂血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他伐汀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的方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脂血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情况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升高,头痛、耳鸣、心悸、不寐等症状改善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或改善症状,且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是有效的制剂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士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泰定养生主论》养生思想发凡

    《泰定养生主论》提出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养生首贵养心,养心应当因顺自然,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人生婚合、孕育、婴幼、童壮、衰老等阶段都应加以调摄将养,宣摄避忌应当各有所重.医患二者应当各安其分,病者安养,医者安行.人之有病乃是因为人之情欲过甚,心之神明为物欲所蔽.养生应当克除私欲,通晓天文、地理、人事,明辨是非曲直,尽心知性,生不苟生,死不苟死,务本流末.有利于纠正当前大众养生的误区和中医自我治疗与日常保健知识的普及.

    作者:程志立;宋歌;刘理想;柳长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从脾胃论治支气管哮喘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水液停聚而生痰;痰伏于体内,“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发为哮喘.本文从脾虚生痰探讨从脾胃论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

    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师在临床上探求疾病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过程,中医思维过程的研究对于寻找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大意义.本文对目前研究较多的中医思维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周立美;刘艳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