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酚妥拉明佐治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观察

张继珍;吴秀孝

关键词:酚妥拉明, 喘憋性肺炎, 小儿
摘要:自1999年3月~2001年3月我们对小儿喘憋性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经临床观察表明,该药对控制喘憋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诊断钩虫病42例分析

    我院自1982年3月~2003年2月,共行胃镜检查69 814例,检出钩虫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克河;康继厚;梅海信;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

    抗恶性肿瘤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细胞亦有一定损害.作好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可以保证每个化疗周期药物按时、按剂量应用,使肿瘤化疗效果更接近于根治性水平.本文就化疗间歇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康复护理要点叙述如下.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赖诺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发色底物显示法,检测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4例无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应用随机编码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赖诺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8周后复测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显著降低和抑制物活性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赖诺普利治疗8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基础水平、常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改善;血浆纤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血浆纤溶活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时尽早应用赖诺普利治疗能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邵磊;黄兴华;刘玲;王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变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

    Masquelet[1]及Bertelli等[2]首先对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进行解剖研究,随后国内[3~4]有关研究证实并应用临床获得成功.我科自1999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4例切取皮瓣时,发现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变异,均偏离皮瓣中轴,经重新设计切取,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时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运动试验对长龙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评价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心肌缺血综合征,也是心脏事件发生的前驱信号,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1].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们自1998~2000年使用长龙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进行了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梅朵;庞学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目前仍面临两大难题: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分别达20%~30%及23%[1].治疗方法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可综合为三大类: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各种截骨术.如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我院1993年4月~2002年8月手术治疗的107例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建国;黄玉福;郑卫兵;王启增;连贺;崔力浩;赵太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29例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CAD)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

    作者:李光亮;郭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应用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对47例(52个髋关节)行置换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50个髋关节获得5~72个月随访,无1例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8.5分增至术后的平均88.5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结论: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的临床初期稳定性及初期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张绍安;张云飞;李奎;谢瑞卿;徐向峰;李景华;王鲜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4例弱视治疗临床观察

    弱视是眼球内外部均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的常见的儿童眼病,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紊乱,仅发生在视觉尚未成熟的幼儿期,常伴有斜视和屈光不正,由于近年来弱视患儿越来越多,故应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我科应用传统遮盖及增视训练,在弱视治疗方面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延迟效应及临床意义探讨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普遍认为射频消融的能量对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往往在放电的瞬间,旁路阻断和慢径路改良也表现在放电成功的5s以内.然而,少有射频消融延迟反应的报道,其延迟效应可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至2个月[1~2].我们开展的射频消融563例中见到3例射频术后延迟效应.本文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生;魏运亮;王明空;柴青芬;王筠;徐红岩;宗书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于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也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1].自199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5例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应用门体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德;赵北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骨折并发静脉血栓形成24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骨折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病人2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光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46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病例均来自我院加强治疗科1995年以来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应用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2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8例,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2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29例,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5例.结果:46例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均得到较好的控制,以存活组较满意;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46例中死亡27例,存活19例,死亡原因与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地清除溶质和水分,且有十分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是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艾河辉;谢晓红;周忠义;高允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心房纤颤并发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现将本院2000~2002年收治的60岁以上慢性心房纤颤(房颤)并发脑梗死36例予以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张珍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91例肝硬化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肝病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发生退行性变,机体代偿能力差,免疫功能减退,在慢性肝病基础上极易出现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导致病人死亡.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65例,其中有9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现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苏同宝;刘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强心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低钙血症30例临床分析

    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我科对30例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钙血症的患儿采用了强心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周焕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体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耳鼻喉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且反复发作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并有潜在的致死危险,其治疗多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此类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性病征,给气管插管和围麻醉期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作者:王盘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L-精氨酸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研究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体内代谢的前提之一-L-精氨酸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温血停搏液.B组在其中加入R-精氨酸,C组加入L-精氨酸.各组病人选取不同时段测MDA,CK及NO2-/NO3-,并用电镜观察左心房心肌细胞线粒体变化.结果:C组MDA,CK及NO2-/NO3-各指标,心肌细胞线粒体半定量测定积分与A、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在温血停搏液中加入适量L-精氨酸(30mg/kg)可有效改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代谢,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卿;孟树萍;崔识远;王锋;顾以茼;程兆云;谢周良;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2例报告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其中供体的选择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成功进行了2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祥生;李启忠;姬彤宇;范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干扰素α2a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非常困难.干扰素α2a(IFNα2a)能较有效地治疗CHB,但疗效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博尔泰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强有力的抗HBV作用[1],不同的抗HBV药物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抗病毒效果和延迟耐药性产生.我们应用干扰素α2a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31例CHB,并与单用干扰素α2a治疗的35例进行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霞;苏同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