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张中德;赵北永

关键词:门脉高压, 消化道出血, 门体断流, 大网膜固定
摘要: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于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也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1].自199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5例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应用门体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稳定胸腰段骨折的治疗

    目的:总结不稳定胸腰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后壁完整或接近完整的压缩骨折14例,采用后路Schanz钉复位的内固定方法;后壁有较大游离骨块的爆裂骨折3例,采用前路减压Ventrofix固定.结果:两组病人硬膜囊受压解除,恢复了脊柱生理弯曲,术后未发生断钉、断棒、脱出等并发症,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区别不同骨折类型,采用Schanz和Ventrofix固定方法,手术中做到减压彻底、稳定脊柱,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炬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金双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在我国,病毒性腹泻占40%,其中主要是轮状病毒[1].赵锦铭等[2]自1985年10月~1992年12月对全国17个省市腹泻患儿进行病毒病原研究,表明秋冬季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率达50%和44.3%;轮状病毒肠炎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金双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oniac,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过去人们认为MPP是轻型自限性疾病,临床重视不够,近年研究发现MPP肺内炎症有轻重程度不同的改变,而且可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甚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死亡,已引起广泛关注[2].我院儿科2002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MPP 67例,现将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红霞;白玉苍;李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洛赛克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采用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洛赛克针及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点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C型臂引导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

    我院呼吸内科自1999年7月~2003年3月,对42例X线或CT疑似周围型肺癌的病人,采取小C型臂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及刷检,现将检查结果及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国;宋战平;包爱华;乔冬梅;李小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疗效不十分满意.近年文献报道,速尿经呼吸道雾化吸入能够缓解哮喘发作[1],为此,本文对22例中度哮喘发作患者吸入速尿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时军;马希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肺大疱缝扎切除术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3~74岁,左侧肺大疱12例,右侧病变7例,双侧肺大疱2例,其中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1例,分次手术1例,9例为首次发病,气胸反复发作8例,4例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漏气超过1周,其中1例漏气3周由院外转入.

    作者:杨玉伦;薛宝军;景荫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丽科伟治疗小儿水痘疗效观察

    2002年2~5月,我院儿科门诊对确诊的水痘患儿用丽科伟[国产注射用更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98)卫药准字X-256(2)号]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今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膀胱造瘘低压灌洗经尿道分割电切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自1997年2月采用膀胱造瘘低压冲洗下经尿道电切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恒;刘瑞强;石奇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小儿前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其中异常纤维束骑跨前骨间神经嵌压神经1例,尺骨近端骨软骨瘤向前挤压前骨间神经1例,腱鞘囊肿压迫前骨间神经1例),均采用手术方法解除嵌压因素,彻底神经松解,并对与本病有关的局部解剖、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经3个月~4a随访,3例病人手指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本病确诊后,经6~8周保守治疗,手指功能无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无明显恢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郑稼;刘继军;张广泉;金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

    目的:观察后路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病人,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恢复椎体正常高度、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及椎管容积,不进入椎管间接减压,椎板植骨.结果:术后CT、X线复查,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1个月,骨愈合时间3个月8例,4个月5例,无1例断钉及骨不愈合.13例按Frankel分级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扩大了椎管容积,解除了脊髓式马尾神经受压,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

    作者:陈志学;蔡启卿;冯明录;强晓军;冯纪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对肺栓塞的认识

    肺栓塞(PE)是由于肺动脉或其某一分支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过去对该病识别不够,检出率极低,反过来又加重了PE是少见病的概念.实际PE绝非少见病,近年来PE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病死率位于死因的第3位.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为25%~30%,而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2%~8%[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PE非常关键,然而许多基层医院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和技术,加上各级大夫对PE认识肤浅,漏诊率极高.结合我院近三年及作者在外院进修期间诊治的12例PE患者资料,现将基层医院对PE的诊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买生;韩俊峰;徐鹏;宋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胃镜诊断钩虫病42例分析

    我院自1982年3月~2003年2月,共行胃镜检查69 814例,检出钩虫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克河;康继厚;梅海信;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Guyon管综合征19例治疗体会

    Guyon管综合征临床上比较少见,自1988年7月~2002年7月,我院共收治19例(21腕)腕部尺神经卡压病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等,随访6个月~10a,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镜山;关春辉;闫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波热凝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的比较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很常见,病人深受其苦.为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我们近年来随机抽样两组各6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均无鼻中隔偏曲及急慢性鼻窦炎病变,亦均无鼻咽及口咽部疾患,分别用微波热凝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亓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91例肝硬化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肝病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发生退行性变,机体代偿能力差,免疫功能减退,在慢性肝病基础上极易出现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导致病人死亡.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65例,其中有9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现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苏同宝;刘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动脉局限性、扩张性疾病,一旦破裂预后不佳.随着社会高龄化及检测手段的更新,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将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的称为腹主动脉瘤.现将作者治疗的1例腹主动脉瘤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威;张克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梗死,使血液急骤中断或减少,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病情重,病死率高,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贵两;王梅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4例弱视治疗临床观察

    弱视是眼球内外部均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的常见的儿童眼病,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紊乱,仅发生在视觉尚未成熟的幼儿期,常伴有斜视和屈光不正,由于近年来弱视患儿越来越多,故应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我科应用传统遮盖及增视训练,在弱视治疗方面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强心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低钙血症30例临床分析

    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我科对30例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钙血症的患儿采用了强心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周焕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