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肺大疱缝扎切除术

杨玉伦;薛宝军;景荫滨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肺大疱缝扎切除术
摘要: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3~74岁,左侧肺大疱12例,右侧病变7例,双侧肺大疱2例,其中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1例,分次手术1例,9例为首次发病,气胸反复发作8例,4例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漏气超过1周,其中1例漏气3周由院外转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脊柱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体会

    合理的手术体位不仅便于操作,而且病人舒适,更能有效地避免因体位不当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脊柱手术的发展,尖端,新颖的术式不断出现,各种脊柱手术囊括了多种手术体位摆放,因而对手术室护士合理摆放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刚荣;李胜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产程中地塞米松预防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观察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现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凡新生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尚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窘迫的延续,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发现地塞米松在预防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起一定作用.

    作者:徐耐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疾病37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功血)是妇科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经典治疗方法多采用子宫切除或瘤体切除.前者导致了子宫的丢失,这在年轻妇女中很难接受,近年来保留子宫和生殖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GnRHa,易出现雌激素水平降低,带来心血管、代谢等方面的问题,且停药后易出现反弹复发.介入栓塞治疗有导致卵巢早衰的危险,不适于要求生育妇女[1];而射频介入微创治疗技术,方法简单,效果独特,且易被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开展的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粘膜下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和其它子宫良性疾病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华;白爱红;史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

    小儿患麻疹肺炎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情迁延不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又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4月,在常规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胆囊穿孔18例临床分析

    老年胆囊穿孔为普外科急重症,容易误诊,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将很快危及患者生命,故应重视老年性胆囊穿孔的诊断、治疗,本组报告1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绍江;姜建华;席连峰;薛涣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4例弱视治疗临床观察

    弱视是眼球内外部均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的常见的儿童眼病,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紊乱,仅发生在视觉尚未成熟的幼儿期,常伴有斜视和屈光不正,由于近年来弱视患儿越来越多,故应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我科应用传统遮盖及增视训练,在弱视治疗方面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两种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8 944例新生儿首先接受了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者于出生42d左右接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再次检查;出生4个月左右对再次检查未通过者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1)8 944例新生儿中1184例未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正常和高危儿组通过率分别为85.12%、53.55%.(2)初筛未通过的1 184例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复查,正常和高危儿组通过率分别为96.10%、75.51%.(3)出生4个月左右对复查未通过的105例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共9例确诊为先天性耳聋,新生儿脑损伤总发病率为1.006%.结论:耳声发射技术对早期发现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听力障碍有重要意义,为先天性聋儿的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萍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肺炎32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频繁住院、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致使院内肺炎发病率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本文分析了我院32例COPD继发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旨在有效预防和指导治疗.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

    抗恶性肿瘤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细胞亦有一定损害.作好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可以保证每个化疗周期药物按时、按剂量应用,使肿瘤化疗效果更接近于根治性水平.本文就化疗间歇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康复护理要点叙述如下.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佐治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观察

    自1999年3月~2001年3月我们对小儿喘憋性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经临床观察表明,该药对控制喘憋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珍;吴秀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28例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肱骨干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时有发生,复习我院自1990年4月~2002年4月52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就28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勇;王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波热凝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的比较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很常见,病人深受其苦.为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我们近年来随机抽样两组各6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均无鼻中隔偏曲及急慢性鼻窦炎病变,亦均无鼻咽及口咽部疾患,分别用微波热凝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亓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继发性高血压15例误诊分析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5%[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对继发性高血压认识不足,且只满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不再进一步探讨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使许多继发性高血压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甚至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多年.现将1993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误诊病人15例进行分析.

    作者:吴伊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临床应用观察

    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进展,也是我国卫生部开展的十年百项计划推广内容之一,积极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溶栓剂,将会使更多的AMI患者受益.现将自2000年12月~2001年11月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CCU病房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及尿激酶(UK)两药静脉溶栓治疗AMI 46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茹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胃镜诊断钩虫病42例分析

    我院自1982年3月~2003年2月,共行胃镜检查69 814例,检出钩虫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克河;康继厚;梅海信;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C型臂引导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

    我院呼吸内科自1999年7月~2003年3月,对42例X线或CT疑似周围型肺癌的病人,采取小C型臂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及刷检,现将检查结果及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国;宋战平;包爱华;乔冬梅;李小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动脉局限性、扩张性疾病,一旦破裂预后不佳.随着社会高龄化及检测手段的更新,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将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的称为腹主动脉瘤.现将作者治疗的1例腹主动脉瘤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威;张克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于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也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1].自199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5例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应用门体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德;赵北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疗效不十分满意.近年文献报道,速尿经呼吸道雾化吸入能够缓解哮喘发作[1],为此,本文对22例中度哮喘发作患者吸入速尿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时军;马希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小儿前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其中异常纤维束骑跨前骨间神经嵌压神经1例,尺骨近端骨软骨瘤向前挤压前骨间神经1例,腱鞘囊肿压迫前骨间神经1例),均采用手术方法解除嵌压因素,彻底神经松解,并对与本病有关的局部解剖、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经3个月~4a随访,3例病人手指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本病确诊后,经6~8周保守治疗,手指功能无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无明显恢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郑稼;刘继军;张广泉;金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