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绍江;姜建华;席连峰;薛涣洲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例髋臼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和钛螺钉内固定,其中后壁合并后柱骨折6例,前壁合并前柱骨折3例,双柱骨折7例,髋臼粉碎性骨折4例.前壁合并前柱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3例,双柱骨折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7例,余采用外侧扩大髂股手术入路.结果:骨折均接近解剖复位,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手术前明确骨折类别,采用恰当的入路,术中充分的显露,满意的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以及适度的功能锻炼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广泉;赵炬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99年3月~2001年3月我们对小儿喘憋性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经临床观察表明,该药对控制喘憋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珍;吴秀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栓塞(PE)是由于内原性或外原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发病率高,临床易漏诊[1].为进一步加深对PE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降低漏诊、误诊率.现对我院的16例肺栓塞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萍;毋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肱骨干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时有发生,复习我院自1990年4月~2002年4月52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就28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勇;王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9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病人29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鹏飞;王沂娟;邵换璋;刘百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将本院2000~2002年收治的60岁以上慢性心房纤颤(房颤)并发脑梗死36例予以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张珍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体内代谢的前提之一-L-精氨酸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温血停搏液.B组在其中加入R-精氨酸,C组加入L-精氨酸.各组病人选取不同时段测MDA,CK及NO2-/NO3-,并用电镜观察左心房心肌细胞线粒体变化.结果:C组MDA,CK及NO2-/NO3-各指标,心肌细胞线粒体半定量测定积分与A、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在温血停搏液中加入适量L-精氨酸(30mg/kg)可有效改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代谢,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卿;孟树萍;崔识远;王锋;顾以茼;程兆云;谢周良;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疗水平.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症21例,均行胸椎后路节段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脊髓减压术.结果:本组术后平均随访1.5a,优16例(76.2%),良5例(23.8%).疗效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键.
作者:皮国富;鲍恒;王利民;贺长清;左铁臣;陈风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肠血管瘤临床上较少见[1~2],首诊多误诊而延误正确治疗.本文收集1980年1月~2003年1月治疗的6例病人,经多方保守治疗无效,被迫剖腹探查而得以确诊,现予报道.
作者:郑方阁;朱宏图;王军民;王大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呼吸内科自1999年7月~2003年3月,对42例X线或CT疑似周围型肺癌的病人,采取小C型臂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及刷检,现将检查结果及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国;宋战平;包爱华;乔冬梅;李小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很常见,病人深受其苦.为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我们近年来随机抽样两组各6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均无鼻中隔偏曲及急慢性鼻窦炎病变,亦均无鼻咽及口咽部疾患,分别用微波热凝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亓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从肱骨髁上骨折多种治疗方法中筛选一种佳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用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或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并回顾评定1984~2001年648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结果:张力带钢针稳定,承载大,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固定差.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应首选钢针张力带固定.
作者:连鸿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病症,占脑出血的20%~40%,据其出血部位和来源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指室管膜下区1.5cm以外的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该病发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拔管后辅以腰穿治疗86例,现将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朱方兴;亓立国;宁波;辛昌明;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核菌素试验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也是结核病诊断方法之一,它包括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on,PPD),但以PPD较为精确和常用.本文对3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PPD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PPD试验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反应情况.
作者:刘俊刚;乔亚红;刘晓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1998年~2002年行以双J管内引流为基础的手术治疗重度肾积水患者45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乃忠;任红瑞;尚亚民;刘战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临床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25~58岁的青壮年.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我院采用中药治疗偏头痛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桂梅;于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氯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有明显的降压疗效和良好的代谢影响,不良反应轻微.我院自2001年4月开始使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郑焕成;龚广欣;王显杰;魏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HSP)严重的并发症是紫癜性肾损害,其发生率为30%~90%,也是影响HSP预后的决定因素,以往依据尿常规和肾功能改变确定有无肾损害,敏感性较低,本文报道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常规正常的22例HSP患儿的尿微蛋白含量,观察其对肾损害的意义.
作者:许雯;孙茜;陈玲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观察了24例DPN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基础上辅以盐酸甲氧吡啶苯治疗后,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近期改善情况,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芬;窦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增高,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水疱病在临床上却很少见到,现将在我院近十多年来收治的34例该病报道如下.
作者:张进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