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焕成;龚广欣;王显杰;魏琦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心肌缺血综合征,也是心脏事件发生的前驱信号,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1].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们自1998~2000年使用长龙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进行了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梅朵;庞学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合理的手术体位不仅便于操作,而且病人舒适,更能有效地避免因体位不当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脊柱手术的发展,尖端,新颖的术式不断出现,各种脊柱手术囊括了多种手术体位摆放,因而对手术室护士合理摆放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刚荣;李胜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我科对30例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钙血症的患儿采用了强心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周焕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观察了24例DPN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基础上辅以盐酸甲氧吡啶苯治疗后,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近期改善情况,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芬;窦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于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也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1].自199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5例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应用门体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德;赵北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早期诊断,回顾分析近五年来我院CIN检查情况,分别应用阴道镜、细胞学对其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筛查CIN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敏;史爱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目前仍面临两大难题: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分别达20%~30%及23%[1].治疗方法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可综合为三大类: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各种截骨术.如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我院1993年4月~2002年8月手术治疗的107例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建国;黄玉福;郑卫兵;王启增;连贺;崔力浩;赵太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毒鼠强是我国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剧毒杀鼠剂,但近年来不断出现误服或投毒者,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我院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抢救毒鼠强中毒获满意效果,现将2001年4月~2002年2月收治的16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两种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8 944例新生儿首先接受了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者于出生42d左右接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再次检查;出生4个月左右对再次检查未通过者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1)8 944例新生儿中1184例未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正常和高危儿组通过率分别为85.12%、53.55%.(2)初筛未通过的1 184例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复查,正常和高危儿组通过率分别为96.10%、75.51%.(3)出生4个月左右对复查未通过的105例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共9例确诊为先天性耳聋,新生儿脑损伤总发病率为1.006%.结论:耳声发射技术对早期发现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听力障碍有重要意义,为先天性聋儿的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萍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应用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对47例(52个髋关节)行置换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50个髋关节获得5~72个月随访,无1例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8.5分增至术后的平均88.5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结论: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的临床初期稳定性及初期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张绍安;张云飞;李奎;谢瑞卿;徐向峰;李景华;王鲜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梗死,使血液急骤中断或减少,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病情重,病死率高,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贵两;王梅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3~74岁,左侧肺大疱12例,右侧病变7例,双侧肺大疱2例,其中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1例,分次手术1例,9例为首次发病,气胸反复发作8例,4例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漏气超过1周,其中1例漏气3周由院外转入.
作者:杨玉伦;薛宝军;景荫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病症,占脑出血的20%~40%,据其出血部位和来源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指室管膜下区1.5cm以外的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该病发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拔管后辅以腰穿治疗86例,现将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朱方兴;亓立国;宁波;辛昌明;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甲硝唑(又名甲硝哒唑、甲硝羟乙唑、硝基羟乙唑、灭滴灵、灭滴唑)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据Erkan等报道[1],成人慢性上颌窦炎的厌氧菌感染率为80%.我科用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后再注入庆大霉素治疗47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且无任何不适.
作者:徐文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儿患麻疹肺炎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情迁延不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又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4月,在常规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临床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25~58岁的青壮年.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我院采用中药治疗偏头痛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桂梅;于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其中供体的选择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成功进行了2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祥生;李启忠;姬彤宇;范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抗恶性肿瘤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细胞亦有一定损害.作好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可以保证每个化疗周期药物按时、按剂量应用,使肿瘤化疗效果更接近于根治性水平.本文就化疗间歇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康复护理要点叙述如下.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迄今仍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7年1月~2001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17例,其中11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4.7%.现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李春枝;宋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采用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洛赛克针及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点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