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脊柱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体会

刘刚荣;李胜云

关键词:脊柱手术, 体位摆放, 护理体会
摘要:合理的手术体位不仅便于操作,而且病人舒适,更能有效地避免因体位不当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脊柱手术的发展,尖端,新颖的术式不断出现,各种脊柱手术囊括了多种手术体位摆放,因而对手术室护士合理摆放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洛赛克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采用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洛赛克针及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点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疗效不十分满意.近年文献报道,速尿经呼吸道雾化吸入能够缓解哮喘发作[1],为此,本文对22例中度哮喘发作患者吸入速尿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时军;马希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运动试验对长龙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评价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心肌缺血综合征,也是心脏事件发生的前驱信号,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1].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们自1998~2000年使用长龙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进行了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梅朵;庞学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29例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CAD)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

    作者:李光亮;郭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疾病37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功血)是妇科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经典治疗方法多采用子宫切除或瘤体切除.前者导致了子宫的丢失,这在年轻妇女中很难接受,近年来保留子宫和生殖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GnRHa,易出现雌激素水平降低,带来心血管、代谢等方面的问题,且停药后易出现反弹复发.介入栓塞治疗有导致卵巢早衰的危险,不适于要求生育妇女[1];而射频介入微创治疗技术,方法简单,效果独特,且易被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开展的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粘膜下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和其它子宫良性疾病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华;白爱红;史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73例患有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施行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碱性粉红试验.结果:573例胃十二指肠不同疾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各异,其中消化性溃疡阳性率高.结论: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还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原.

    作者:梁立维;张建民;王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膀胱造瘘低压灌洗经尿道分割电切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自1997年2月采用膀胱造瘘低压冲洗下经尿道电切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恒;刘瑞强;石奇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

    抗恶性肿瘤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细胞亦有一定损害.作好化疗间歇期的康复护理,可以保证每个化疗周期药物按时、按剂量应用,使肿瘤化疗效果更接近于根治性水平.本文就化疗间歇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康复护理要点叙述如下.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C型臂引导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

    我院呼吸内科自1999年7月~2003年3月,对42例X线或CT疑似周围型肺癌的病人,采取小C型臂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及刷检,现将检查结果及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国;宋战平;包爱华;乔冬梅;李小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

    小儿患麻疹肺炎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情迁延不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又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4月,在常规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体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耳鼻喉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且反复发作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并有潜在的致死危险,其治疗多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此类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性病征,给气管插管和围麻醉期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作者:王盘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赖诺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发色底物显示法,检测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4例无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应用随机编码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赖诺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8周后复测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显著降低和抑制物活性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赖诺普利治疗8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基础水平、常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改善;血浆纤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血浆纤溶活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时尽早应用赖诺普利治疗能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邵磊;黄兴华;刘玲;王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波热凝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的比较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很常见,病人深受其苦.为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我们近年来随机抽样两组各6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均无鼻中隔偏曲及急慢性鼻窦炎病变,亦均无鼻咽及口咽部疾患,分别用微波热凝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亓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91例肝硬化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肝病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发生退行性变,机体代偿能力差,免疫功能减退,在慢性肝病基础上极易出现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导致病人死亡.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65例,其中有9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现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苏同宝;刘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肺大疱缝扎切除术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3~74岁,左侧肺大疱12例,右侧病变7例,双侧肺大疱2例,其中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1例,分次手术1例,9例为首次发病,气胸反复发作8例,4例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漏气超过1周,其中1例漏气3周由院外转入.

    作者:杨玉伦;薛宝军;景荫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胃镜诊断钩虫病42例分析

    我院自1982年3月~2003年2月,共行胃镜检查69 814例,检出钩虫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克河;康继厚;梅海信;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椎间融合器在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术中的稳定作用

    目的:观察BAK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3年3月,我们应用BAK椎间融合器治疗29例腰椎间盘突出;11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8例椎管狭窄.其中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后,症状仍无缓解者.BAK植入的模式为:L3、4间隙植入2枚者3例;L4、5间隙植入1枚者10例、植入2枚者6例;L4、5间隙,L5、S1间隙各植入1枚者29例.结果:本组48例,随访42例,随访3个月到5a,平均3a 9个月.随访时症状完全消失者35例,临床满意率为83.3%.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者31例,均能达到临床融合,正侧位X线片显示BAK融合器周围无透视带存在,融合器中空区域逐渐有骨组织生长,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移位.但有5例60岁以上患者出现1.5mm的BAK融合器下沉,6例50岁以上患者出现1.5mm的BAK融合器沉降.结论:对需要扩大减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狭窄症患者运用BAK椎间融合器治疗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罗建平;郑稼;张广泉;田书建;刘继军;赵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氦氖激光加远红外线治疗带状疱疹48例分析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肤和神经损伤后,沿受损神经皮肤表面出现疱疹和神经性疼痛.当疱疹出现后诊断较易,但此病毒对皮肤、神经损害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较重,甚至使一些患者不能忍受.所以,尽早消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皮肤神经的损伤,使损伤的皮肤、神经尽早恢复正常,避免后遗神经性疼痛,是我们医务人员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根据远红外线和氦氖激光的治疗原理,我们将这两种方法用于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作用,无1例遗留神经性疼痛,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小儿前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其中异常纤维束骑跨前骨间神经嵌压神经1例,尺骨近端骨软骨瘤向前挤压前骨间神经1例,腱鞘囊肿压迫前骨间神经1例),均采用手术方法解除嵌压因素,彻底神经松解,并对与本病有关的局部解剖、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经3个月~4a随访,3例病人手指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本病确诊后,经6~8周保守治疗,手指功能无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无明显恢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郑稼;刘继军;张广泉;金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心房纤颤并发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现将本院2000~2002年收治的60岁以上慢性心房纤颤(房颤)并发脑梗死36例予以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张珍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