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小儿前骨间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小儿前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其中异常纤维束骑跨前骨间神经嵌压神经1例,尺骨近端骨软骨瘤向前挤压前骨间神经1例,腱鞘囊肿压迫前骨间神经1例),均采用手术方法解除嵌压因素,彻底神经松解,并对与本病有关的局部解剖、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经3个月~4a随访,3例病人手指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本病确诊后,经6~8周保守治疗,手指功能无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无明显恢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郑稼;刘继军;张广泉;金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迄今仍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7年1月~2001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17例,其中11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4.7%.现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李春枝;宋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严重的出血综合征.产科领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现将我院1993年6月~2002年4月收治的12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周梅玲;王学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栓塞(PE)是由于肺动脉或其某一分支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过去对该病识别不够,检出率极低,反过来又加重了PE是少见病的概念.实际PE绝非少见病,近年来PE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病死率位于死因的第3位.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为25%~30%,而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2%~8%[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PE非常关键,然而许多基层医院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和技术,加上各级大夫对PE认识肤浅,漏诊率极高.结合我院近三年及作者在外院进修期间诊治的12例PE患者资料,现将基层医院对PE的诊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买生;韩俊峰;徐鹏;宋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Masquelet[1]及Bertelli等[2]首先对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进行解剖研究,随后国内[3~4]有关研究证实并应用临床获得成功.我科自1999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4例切取皮瓣时,发现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变异,均偏离皮瓣中轴,经重新设计切取,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时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采用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洛赛克针及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点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体内代谢的前提之一-L-精氨酸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温血停搏液.B组在其中加入R-精氨酸,C组加入L-精氨酸.各组病人选取不同时段测MDA,CK及NO2-/NO3-,并用电镜观察左心房心肌细胞线粒体变化.结果:C组MDA,CK及NO2-/NO3-各指标,心肌细胞线粒体半定量测定积分与A、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在温血停搏液中加入适量L-精氨酸(30mg/kg)可有效改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代谢,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卿;孟树萍;崔识远;王锋;顾以茼;程兆云;谢周良;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73例患有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施行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碱性粉红试验.结果:573例胃十二指肠不同疾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各异,其中消化性溃疡阳性率高.结论: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还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原.
作者:梁立维;张建民;王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早期诊断,回顾分析近五年来我院CIN检查情况,分别应用阴道镜、细胞学对其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筛查CIN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敏;史爱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观察了24例DPN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基础上辅以盐酸甲氧吡啶苯治疗后,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近期改善情况,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芬;窦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肠血管瘤临床上较少见[1~2],首诊多误诊而延误正确治疗.本文收集1980年1月~2003年1月治疗的6例病人,经多方保守治疗无效,被迫剖腹探查而得以确诊,现予报道.
作者:郑方阁;朱宏图;王军民;王大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7年2月~2002年11月我们对直肠癌施行经腹直肠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术25例.此手术较改良Bacon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肛门功能更加良好.现将手术要点与近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栾汝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90%椎体骨折是由骨质疏松所致.在美国,每年约有70万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7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约为70%,8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约为50%.有超过1/3患者都有慢性疼痛[1].中国北京地区报道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为15%.另一项研究证实,随着年龄增长,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会逐渐增长,男性每年0.1%,女性每年0.3%~1.3%[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椎体矢状面变形,邻近椎体生物力学变化,使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几率增加5倍左右[3].这类骨折可引起慢性疼痛,活动能力的减退,肺功能减低,食欲低下,情绪低落,医疗费用急剧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4].这些不利影响和髋部骨折所引起的影响相似[5].对于这类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仅限于卧床休息、镇痛药的应用、支具等,具有神经症状或脊柱不稳者,采用椎管减压并内固定术.以上这些处理均不能恢复脊柱力线,无明显降低因运动减少而致的低骨矿化度[2],同时内固定失败率增加明显.
作者:宋进良;罗建平;赵炬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毒感染性低血钾麻痹国内有类似报道,临床表现及对本病的命名不一致,为了探讨感染与低血钾性麻痹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4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杨艳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其中供体的选择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成功进行了2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祥生;李启忠;姬彤宇;范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发色底物显示法,检测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4例无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应用随机编码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赖诺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8周后复测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显著降低和抑制物活性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赖诺普利治疗8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基础水平、常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改善;血浆纤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血浆纤溶活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时尽早应用赖诺普利治疗能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邵磊;黄兴华;刘玲;王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CT、MRI检查手段的普及,手术器械的更新、发展,手术方式的完善,以及病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本质上的了解,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病员越来越多.勿庸置疑,采用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疗效好.但是,也有一些病人,经过手术之后,仍然存在部分或大部分手术前原有的不适症状,或者术后症状已完全消失,但不久症状再度复发,甚至更加严重.术后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暂称之为腰椎间盘术后综合征.本文通过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3例病历资料的分析及回访,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东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疗效不十分满意.近年文献报道,速尿经呼吸道雾化吸入能够缓解哮喘发作[1],为此,本文对22例中度哮喘发作患者吸入速尿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时军;马希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栓塞(PE)是由于内原性或外原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发病率高,临床易漏诊[1].为进一步加深对PE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降低漏诊、误诊率.现对我院的16例肺栓塞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萍;毋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病症,占脑出血的20%~40%,据其出血部位和来源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指室管膜下区1.5cm以外的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该病发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拔管后辅以腰穿治疗86例,现将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朱方兴;亓立国;宁波;辛昌明;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