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买生;韩俊峰;徐鹏;宋晓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重症,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重要解毒药物,但在阿托品应用过程中,如何尽快达到阿托品化,而又避免阿托品中毒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现将阿托品化评分指导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顺;王现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近来较多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带锁髓内钉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四肢的高能量致复杂多段骨折的骨科救治.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12例股骨、胫骨长管状骨骨折和骨折不愈合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同时自体骨髓移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发旺;李群峰;刘银堂;黄海龙;李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非常困难.干扰素α2a(IFNα2a)能较有效地治疗CHB,但疗效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博尔泰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强有力的抗HBV作用[1],不同的抗HBV药物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抗病毒效果和延迟耐药性产生.我们应用干扰素α2a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31例CHB,并与单用干扰素α2a治疗的35例进行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霞;苏同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CT、MRI检查手段的普及,手术器械的更新、发展,手术方式的完善,以及病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本质上的了解,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病员越来越多.勿庸置疑,采用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疗效好.但是,也有一些病人,经过手术之后,仍然存在部分或大部分手术前原有的不适症状,或者术后症状已完全消失,但不久症状再度复发,甚至更加严重.术后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暂称之为腰椎间盘术后综合征.本文通过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3例病历资料的分析及回访,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东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9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病人29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鹏飞;王沂娟;邵换璋;刘百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HSP)严重的并发症是紫癜性肾损害,其发生率为30%~90%,也是影响HSP预后的决定因素,以往依据尿常规和肾功能改变确定有无肾损害,敏感性较低,本文报道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常规正常的22例HSP患儿的尿微蛋白含量,观察其对肾损害的意义.
作者:许雯;孙茜;陈玲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普遍认为射频消融的能量对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往往在放电的瞬间,旁路阻断和慢径路改良也表现在放电成功的5s以内.然而,少有射频消融延迟反应的报道,其延迟效应可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至2个月[1~2].我们开展的射频消融563例中见到3例射频术后延迟效应.本文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生;魏运亮;王明空;柴青芬;王筠;徐红岩;宗书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现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凡新生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尚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窘迫的延续,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发现地塞米松在预防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起一定作用.
作者:徐耐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早期诊断,回顾分析近五年来我院CIN检查情况,分别应用阴道镜、细胞学对其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筛查CIN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敏;史爱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后路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病人,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恢复椎体正常高度、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及椎管容积,不进入椎管间接减压,椎板植骨.结果:术后CT、X线复查,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1个月,骨愈合时间3个月8例,4个月5例,无1例断钉及骨不愈合.13例按Frankel分级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扩大了椎管容积,解除了脊髓式马尾神经受压,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
作者:陈志学;蔡启卿;冯明录;强晓军;冯纪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CAD)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
作者:李光亮;郭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骨折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病人2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光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严重的出血综合征.产科领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现将我院1993年6月~2002年4月收治的12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周梅玲;王学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99年3月~2001年3月我们对小儿喘憋性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经临床观察表明,该药对控制喘憋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珍;吴秀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核菌素试验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也是结核病诊断方法之一,它包括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on,PPD),但以PPD较为精确和常用.本文对3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PPD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PPD试验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反应情况.
作者:刘俊刚;乔亚红;刘晓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肠血管瘤临床上较少见[1~2],首诊多误诊而延误正确治疗.本文收集1980年1月~2003年1月治疗的6例病人,经多方保守治疗无效,被迫剖腹探查而得以确诊,现予报道.
作者:郑方阁;朱宏图;王军民;王大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简称HIE)又称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重度窒息后脑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尤其是足月婴儿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氧或缺血所致的一种脑病,多为宫内窒息所致.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在脑损伤后常伴有血清Ca(++)水平的改变.本文对HIE 66例患儿进行血清Ca(++)的测定,为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是妊娠特有的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重度妊高征是其较严重的病理类型,早发现、正确治疗及时终止妊娠非常重要,近几年虽然孕产妇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围生儿病死率仍较高.如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是产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我院从1997年3月~2002年3月收治的重度妊高征患者71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红霞;王社莲;李艳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我科对30例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钙血症的患儿采用了强心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周焕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大动脉缓冲功能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利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对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20例进行大动脉缓冲功能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及容积扩张性作为评价大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结果:(1)高血压病组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10-3*mm2*mmHg-1)、容积扩张性(10-3*mmHg-1)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74.36±32.43vs. 96.43±40.76,1.49±0.53vs. 3.14±1.32,5.4%±1.2%vs. 12.2%±3.4%,P均<0.01);(2)高胆固醇血症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8%±1.9%vs.12.2%±3.4%,P<0.01),而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及容积扩张性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90.56±34.52vs.96.43±40.76,3.08±1.31vs.3.14±1.32,P>0.05);(3)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组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70.43±30.58vs.96.43±40.76,1.48±0.49vs.3.14±1.32,P<0.01),和高血压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内皮功能较其它三组明显下降(2.6%±1.0%vs.4.8%±1.9%vs.5.4%±1.2%vs.12.2%±3.4%,P<0.01;(4)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在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病大动脉顺应性及内皮功能明显下降,高胆固醇血症内皮功能明显受损,且加重高血压对内皮功能的损害,而对大动脉顺应性无影响.
作者:白智峰;刘洪智;王晋明;成蓓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