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炬才
Masquelet[1]及Bertelli等[2]首先对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进行解剖研究,随后国内[3~4]有关研究证实并应用临床获得成功.我科自1999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4例切取皮瓣时,发现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变异,均偏离皮瓣中轴,经重新设计切取,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时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CT、MRI检查手段的普及,手术器械的更新、发展,手术方式的完善,以及病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本质上的了解,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病员越来越多.勿庸置疑,采用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疗效好.但是,也有一些病人,经过手术之后,仍然存在部分或大部分手术前原有的不适症状,或者术后症状已完全消失,但不久症状再度复发,甚至更加严重.术后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暂称之为腰椎间盘术后综合征.本文通过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3例病历资料的分析及回访,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东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目前仍面临两大难题: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分别达20%~30%及23%[1].治疗方法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可综合为三大类: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各种截骨术.如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我院1993年4月~2002年8月手术治疗的107例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建国;黄玉福;郑卫兵;王启增;连贺;崔力浩;赵太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儿患麻疹肺炎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情迁延不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又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4月,在常规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9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病人29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鹏飞;王沂娟;邵换璋;刘百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重症,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重要解毒药物,但在阿托品应用过程中,如何尽快达到阿托品化,而又避免阿托品中毒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现将阿托品化评分指导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顺;王现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增高,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水疱病在临床上却很少见到,现将在我院近十多年来收治的34例该病报道如下.
作者:张进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普遍认为射频消融的能量对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往往在放电的瞬间,旁路阻断和慢径路改良也表现在放电成功的5s以内.然而,少有射频消融延迟反应的报道,其延迟效应可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至2个月[1~2].我们开展的射频消融563例中见到3例射频术后延迟效应.本文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生;魏运亮;王明空;柴青芬;王筠;徐红岩;宗书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于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也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1].自199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5例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应用门体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德;赵北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频繁住院、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致使院内肺炎发病率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本文分析了我院32例COPD继发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旨在有效预防和指导治疗.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病症,占脑出血的20%~40%,据其出血部位和来源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指室管膜下区1.5cm以外的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该病发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拔管后辅以腰穿治疗86例,现将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朱方兴;亓立国;宁波;辛昌明;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部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我们自1996年采用Gamma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4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绍堂;史锐;谢国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迄今仍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7年1月~2001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17例,其中11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4.7%.现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李春枝;宋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或血管细胞.中医认为与胎热、血热有关,由于心、肝两脏功能失调所引起.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占全身血管瘤的60%[1].
作者:栗清朝;刘万松;王西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从肱骨髁上骨折多种治疗方法中筛选一种佳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用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或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并回顾评定1984~2001年648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结果:张力带钢针稳定,承载大,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固定差.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应首选钢针张力带固定.
作者:连鸿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早期诊断,回顾分析近五年来我院CIN检查情况,分别应用阴道镜、细胞学对其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筛查CIN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敏;史爱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体内代谢的前提之一-L-精氨酸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温血停搏液.B组在其中加入R-精氨酸,C组加入L-精氨酸.各组病人选取不同时段测MDA,CK及NO2-/NO3-,并用电镜观察左心房心肌细胞线粒体变化.结果:C组MDA,CK及NO2-/NO3-各指标,心肌细胞线粒体半定量测定积分与A、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在温血停搏液中加入适量L-精氨酸(30mg/kg)可有效改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代谢,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卿;孟树萍;崔识远;王锋;顾以茼;程兆云;谢周良;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进展,也是我国卫生部开展的十年百项计划推广内容之一,积极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溶栓剂,将会使更多的AMI患者受益.现将自2000年12月~2001年11月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CCU病房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及尿激酶(UK)两药静脉溶栓治疗AMI 46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茹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73例患有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施行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碱性粉红试验.结果:573例胃十二指肠不同疾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各异,其中消化性溃疡阳性率高.结论: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还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原.
作者:梁立维;张建民;王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疗效不十分满意.近年文献报道,速尿经呼吸道雾化吸入能够缓解哮喘发作[1],为此,本文对22例中度哮喘发作患者吸入速尿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时军;马希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