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许玉芳;陈芳;丁辉

关键词:甲氰咪胍,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过敏性紫癜, 变态反应性疾病, 粘膜出血, 血管炎症, 毛细血管, 临床表现, 疗效显著, 病理基础, 关节肿胀, 消化道, 应用, 特效, 肾炎, 皮肤, 疗法, 报告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氰眯胍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分析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发病率高的疾病,患病率在25%以上[1].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药结合配制的口腔溃疡膏(以下简称溃疡膏)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肺挫裂伤的CT诊断

    肺挫裂伤是由直接或间接胸部创伤而导致的肺实质损伤.一般发生于受伤同侧,也可发生在两肺,在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前诊断往往被忽视,而肺挫裂伤病变特点为出现快、发展快和吸收快.CT检查对肺挫裂伤和确定损伤的程度、范围具有高度敏感和准确性,并能发现其它脏器的损伤,因而可以提高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作者总结1995年2月~1999年12月13例CT扫描并经临床证实的肺挫裂伤的CT表现,

    作者:段惠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关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些新概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是近20a中重要的医学事件[1].近年来HP的研究有许多进展,以下仪就HP感染治疗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综述,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杨玉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几个相关因素在公安人群中的状态与分析

    目的:了解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因素在公安人群中的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的检出率,探讨特殊的环境因素对IR诸因素存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470例公安干警进行了体重指数、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的检测及环境因素的调查.结果:受检人群中,各项指标异常率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IRS的检出率较高.与IR相关因素的异常率有关的其它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高脂饮食、精神紧张.结论:共同的环境因素对这组人群IR诸因素的存在有重要影响,尤其长期大量饮酒,肝功异常,高脂饮食、脂代谢紊乱,可能是IR产生的始动环节和重要因素.

    作者:宋晓敏;耿秀琴;郭长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部检查体位与急性肠梗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往往需要影像学检查来明确梗阻的有无、程度、部位及性质,本文回顾分析68例经临床确诊的肠梗阻病例,研究不同腹部X线检查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作者:芦运生;雷志丹;李旭民;文泽军;张云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扩张型心肌病TNF、IL-1和SIL-2R的检测及其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亦与白细胞介素2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刘娟;景世宁;董波;范祖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腺苷脱氨酶与癌胚抗原的测定在结核性与癌性胸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与癌胚抗原(CEA)的测定在鉴别结核性与癌性胸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16例结核性与癌性胸水患者胸水与血清中的ADA与CEA,分析其升高的比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并进一步寻找有效准确的数值指标.结果:结核性胸水组ADA值(47.07±3.1 2)明显高于癌性胸水组(25.13±6.58)(P<0.05),而癌性胸水组CEA值(37.52±6.36)明显高于结核性胸水组(3.41±0.08)(P<0.05);ADA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90.3%,CEA的敏感性为70.1%,特异性为93.1%;癌性胸水组的胸水CEA(PCEA)/血清CEA(SCEA)全部大于1;21例腺癌中20例CEA>10ng/ml,特异性达99%.结论:ADA与CEA的测定在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ADA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而CEA的敏感性较差、特异性较高;PCEA/SCEA>1对于判断癌性胸水更精确;CEA的测定对于腺癌具有更显著的意义.

    作者:谷旭红;阎振元;周清;龚杏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乙肝病毒传染性比引起艾滋病的H1V病毒强100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有3.5亿以上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至少造成200万人死亡,使乙型肝炎成为世界上第九大致死原因.

    作者:李怀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胎盘早剥36例原因及救治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诊治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现对36例胎盘早剥的原因及救治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吴建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2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长春盖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2例,疗效观察如下.

    作者:纪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呼吸暂停症15例临床分析

    呼吸暂停症又名屏气发作(breath holding spell),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较多见的发作性神经官能症,以呼吸暂停为其主要特征.我院自1996~2000年共接诊该病患儿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青;张灵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家系患者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汉族糖尿病(DM)家系患者与瘦素(lep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选择12个DM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全部成员1 97例,共收集到外周静脉血标本51例;111例2型DM患者(家系中患DM者不超过2例);102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清leptin、C肽;对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葡萄糖耐量(OGTT)、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DM家系与正常人群的lept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11例2型DM中男性及女性患者分别与102例正常人群男性及女性leptin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DM人群中leptin水平分别与餐后2h血糖水平、BMI呈正相关.结论:leptin在中国河南汉族DM家系人群中可能不是主要致病原因,血清leptin增高可能是2型DM的致病原因之一.

    作者:苏永;牛红艳;王亚娟;赵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宫颈锥切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施行腹式子宫颈锥切式子宫全切术56例(简称新法组),此手术保留了阴道的完整性,不影响术后的性生活质量.与同期传统子宫全切术中随机抽取的66例做对照组,现分析如下.

    作者:谢翠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波辅以左旋咪唑治疗女性尖锐湿疣76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以下称CA)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与癌变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发病率剧增,已成为当前性病治疗中的重点.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微波局部治疗,辅以左旋咪唑口服,治疗女性CA 7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β-七叶皂甙钠抗渗出临床疗效观察

    甘露醇由于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能消除水肿,降低颅内压,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β-七叶皂甙钠作为一种新的抗渗出药物,作用机理已经明确.我们将其与甘露醇、速尿联合应用于临床,观察其效果.

    作者:刘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例分娩镇痛术的临床观察

    在分娩过程中的子宫收缩给产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甚至影响产程进展而危害母、婴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免除产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甚至不惜以剖宫产为代价,因此明显提高了剖宫产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产科镇痛方面作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宛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膈疝修复术中护理

    新生儿重症膈疝,不经治疗,多数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天折.本院近年来手术治疗新生儿重症膈疝20例,现将术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琳;黄小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6例

    股骨远端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997年6月~2001年6月我院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6例,报告如下.

    作者:谢瑞卿;罗树申;李奎;张云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特征为: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肢端硬肿改变.心脏受累是本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30%~50%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口腔门诊消毒管理

    口腔门诊的消毒管理是全院消毒管理的重点之一,重视此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奠定基础.

    作者:万敏;朱形好;陈爱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