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久勤;陈永义;程继武;赵志坚;王红旗
1病例介绍患者,女,46岁,工人.因颜面、四肢出现疼痛性结节4d来我科就诊.患者2周前患扁桃腺炎,肌肉注射青霉素治愈;1周后,颜面、四肢渐出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伴疼痛.患病后无发热,饮食及大小便无异常.既往史健康,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左眼下睑弧形分布4枚花生米大,右眼上睑外侧一蚕豆大均略隆起之红色皮下结节,双侧上肢、下肢对称性散在分布共二十余个蚕豆至葡萄大鲜红色皮下结节,以双侧小腿伸侧较多,屈侧少数,均略高于皮面,皮肤紧张,周围水肿,皮温升高,压痛.
作者:邱志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心、脑、肾、胃、肠等系统器官损伤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我院1994年8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29例窒息儿中出现的50例有心肌损害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玉兰;赵志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危重患儿常见的病症,可导致进行性器官功能衰竭.我们对1800名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符合SIRS儿科诊断标准[1]30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焕新;张宗茜;王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于晚期妊娠引产,目前引产方法有静脉滴注催产素,服用蓖麻油煎蛋及米索前列醇口服或阴道放置[1],通过临床比较,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人体组织损伤的修复是一个多种细胞参与,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生长因子的作用尤为关键.通过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促创面愈合及多种损伤修复的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
作者:王伟;吴浩;解震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6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术后早期肠内和肠外两种不同营养方式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将同期收治的食管癌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胃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胃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在年龄、性别、TNM分期、手术方式上无明显差别.无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赵国强;郭金成;王红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将外剥内扎术、肛门侧切术以及指法扩肛相结合,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33例,疗效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6~65岁.全部为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总病程3~30a.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为经保守治疗炎症消退后的嵌顿环状混合痔,其年龄、病程、切除痔核数均与治疗组有可比性.
作者:王彦业;陈东普;司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在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运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且伴头晕、眼花、恶心等晕厥先兆症状甚至晕厥.为阐明其原因,便于预防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试验的安全性,现将1996年以来运动试验中血压低于90/60 mmHg(1 mmHg=0.133 kPa)的68例患者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秦巧云;仵荣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发病率在国内有升高趋势,假性湿疣在临床上也有升高趋势,有人认为[1],一部分尖锐湿疣由假性湿疣发展而来.我院门诊自1998年3月~1999年12月应用自配的50%三氯醋酸治疗外阴假性湿疣63例,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武;张亚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为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按病损性质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尤以前者发病突然,病情急,来势凶险,且预后不良,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证[1].如果在对该类病人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施以正确、全方位的护理,则对病人预后有积极影响.近几年来,我科对该类病人采取积极干预其心理活动,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卫生宣教,抓紧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加强语言功能恢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英;王相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4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4例,分别采用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和开窗法加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发现出现腰腿痛患者28例,发生率4.81%,本文通过对28例患者分析,探讨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侯宏献;霍钧力;牛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术后镇痛广泛用于临床,具有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疼痛等优点.早期的硬膜外单次或多次反复注药,使机体内药物浓度和镇痛效果易于波动,不利于术后管理.我们应用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复合液连续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术后病人的镇痛,观察其镇痛效应与不良反应.
作者:吴筱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手术疗效.方法:1989年5月以来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0例21肢,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并依据Kistner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级,其中Ⅱ级8肢,Ⅲ级9肢,Ⅳ级4肢,分别采用深静脉瓣膜修复术,深静脉带戒术,肌袢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结合症状、体征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根据评定标准,优15肢,良4肢,差2肢,总有效率90.4%.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手术治疗疗效良好,应依据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手术方式.临床应提高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认识.
作者:孙广增;赵合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其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但也有部分病人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诉来就诊.本文试图通过对156例病人的临床及全脑血管造影分析,评价DSA确诊孤立性动眼神经麻痹(isolated oculomotor nerveparesis,IONP)病因中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夏国庆;闫河峰;吕振普;王丽;蔺志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淋巴造影(LAG)作为一项影象学技术,于30年代由Funaka和Carralha首创,1954年Kinmonth详细描述了直接淋巴管内造影的方法,以后逐渐用于临床.1958年我国上海华山医院首次开展此项技术,主要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并提出了LAG淋巴转移阳性的影象学诊断标准.近40年来,随着医学对妇科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入及放射显影技术的不断发展,LAG不论在操作方法还是应用研究上均有了新的进展.现就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于兴江;王沂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健康长寿是当今社会关心之事,根据中老年人易患疾病的临床分析,总结我院综合病房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并针对发病原因,讨论预防措施.
作者:米贵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人工流产手术是妇产科门诊常见手术,手术历时虽短,但由于手术所引起的疼痛及牵拉反应对患者来说极为痛苦,有的甚至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等,称为人流综合征(RAAS).我们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辅佐安定的方法,得到满意的镇痛和预防人工流产反应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峥嵘;李琳华;邱红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我院采用治糜灵栓对1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常规宫颈刮片未见癌细胞的单纯性宫颈糜烂患者共100例,宫颈糜烂轻度28例,中度52例,重度20例,平均年龄35.5岁(小27岁,大52岁),均为已婚.本组病例均为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它方法治疗,无阴道炎,治疗前常规白带检查无滴虫及霉菌者.
作者:杨大璞;张爱琴;刘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不少学者报道,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进口rHuEPO价格昂贵,不能在一些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故作者选择了由地奥公司生产的国产rHuEPO(商品名:依倍)来治疗透析或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锋;陈培瑞;张莉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几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收集我院门诊1996年1月至今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56例病例,对其B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颈部淋巴结结核B超诊断的再认识.
作者:龚秋琴;王建平;罗本芳;孙芝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