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氯胺酮伍用安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临床观察

谢峥嵘;李琳华;邱红雨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 安定, 人工流产手术, 妇产科门诊, 血压下降, 心动过缓, 牵拉反应, 静脉注射, 分析报告, 镇痛, 预防, 疼痛, 呕吐, 患者, 辅佐, 方法, 恶心
摘要:人工流产手术是妇产科门诊常见手术,手术历时虽短,但由于手术所引起的疼痛及牵拉反应对患者来说极为痛苦,有的甚至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等,称为人流综合征(RAAS).我们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辅佐安定的方法,得到满意的镇痛和预防人工流产反应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硬化症2例报告

    结节性硬化症是先天性家族性疾病,比较少见.临床以癫痫发作、智力减退和面部皮脂瘤为特征.现将本院近十年来确诊的2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捷;徐翠芹;刘凤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三氯醋酸治疗外阴假性湿疣63例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发病率在国内有升高趋势,假性湿疣在临床上也有升高趋势,有人认为[1],一部分尖锐湿疣由假性湿疣发展而来.我院门诊自1998年3月~1999年12月应用自配的50%三氯醋酸治疗外阴假性湿疣63例,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武;张亚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烧烫伤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时手术切痂的探讨

    大面积深度烧烫伤并发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是烧烫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部分医院采用手术切除焦痂,我院于1997年2月~2000年2月,采用手术切除焦痂18例,治愈15例,死亡3例.现将我们对烧烫伤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时手术切痂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尊;焦万杰;何利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淋巴造影及淋巴化疗在妇科肿瘤应用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淋巴造影(LAG)作为一项影象学技术,于30年代由Funaka和Carralha首创,1954年Kinmonth详细描述了直接淋巴管内造影的方法,以后逐渐用于临床.1958年我国上海华山医院首次开展此项技术,主要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并提出了LAG淋巴转移阳性的影象学诊断标准.近40年来,随着医学对妇科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入及放射显影技术的不断发展,LAG不论在操作方法还是应用研究上均有了新的进展.现就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于兴江;王沂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和生存期的观察

    甲状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大家公认的治疗甲癌的好选择.本文作者对1989~1991年进行甲癌根治术的175例患者做了随访、跟踪调查,以期了解手术年龄与生存期的关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年龄等因素对自然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赵曙光;王春荣;李玉萍;周银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复方丹参的临床观察

    随着对自由基在疾病过程中所致损害的认识,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复方丹参来对抗这一因素,应用于6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胜;李安民;刘素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赛洛金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HBV-GN)是由于乙型肝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导致的肾小球肾炎,国内外报道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很多,但至今尚无理想的特效方法.尤其皮质激素的治疗可促使HBV在机体的复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报道我院自1997~1999年使用赛洛金(SINOGEN,AI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HBV-GN27例,现将治疗效果及临床观察资料整理如下.

    作者:彭桂英;陈兰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观察

    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常见的一种,占总数的90%以上,由于B超,血清及尿β-HCG测定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是未破裂型的主要手段之一,米非司酮是近年来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新药,疗效已肯定,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是我们又一新选择.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董培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细胞分析仪对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为了解各种贫血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笔者采用美国BT-2000型血球分析仪随机对265例贫血进行观察,认为血细胞分析仪对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敏;杨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误诊分析

    不典型急性胰腺炎,因临床表现多变,易误诊或漏诊.因此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警惕性和鉴别能力非常重要.作者总结的14例中,误诊为酒精性出血性胃炎2例,溃疡病穿孔1例,胆囊疾病3例,肝脏疾病1例,不完全肠梗阻2例,急性阑尾炎2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冠心病1例,坏死型误诊为水肿型1例,现将其中3例作一粗浅分析.

    作者:李福青;关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髓损伤23例报告

    急性颈脊髓损伤多见于颈椎骨折脱位后,但在临床上也常遇到颈髓损伤而不伴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例,Pang于1982年首先将其列为颈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手术治疗.自MRI应用以来,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诊断和治疗趋于合理.我们自1995年以来,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23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久勤;陈永义;程继武;赵志坚;王红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3例报道

    1病例介绍例1男,6个月零14 d.因腹泻20d,发热3 d入院.入院前20d无明显原因出现腹泻,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4~5次/d,少许粘液,无脓血,不吐,无呛奶,入院前3 d出现发热,体温38.3℃,无寒战抽搐,入院前1d其家长发现患儿面色差,呕吐1次,非喷射状,病期奶量减少.母乳喂养至今未添加辅食.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50次/min、脉搏180次/min,呼吸急促,轻度脱水貌,胸腹部可见弥漫性红色粟粒疹,压之退色,咽部充血,心率18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5 cm,剑突下1.5 cm,肠鸣音活跃,四肢活动正常,指(趾)端无硬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率180次/min、TⅢ倒置、Tavf平坦.

    作者:杨义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进展型脑梗死的病因分析

    目的:从血凝指标、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凝指标(TT、PT、APIT、FIB、PAGI)、脑血流动力学(CVA)、血液流变学、血糖及血压,并设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的病变侧CVA均有异常,即其Vmax、Vmin减慢,DR增加,DP减小;其血凝指标中APTT、PT明显缩短,PAGI明显升高;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稳定型脑梗死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是进展型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进展型脑梗死与血液粘稠度、甘油三脂、PAGI的增高及PT、APIT的缩短,Vmax、Vmin的减慢、DR增加、DP减小及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于荣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

    氯胺酮属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镇痛作用强,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1],在我院主要与氟芬合剂静脉复合麻醉用于烧伤整形手术,但其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创面出血增多,术中常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我院在1998~1999年对30例烧伤整形病人采用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与氯胺酮-氟芬合剂静脉复合麻醉对比观察两者的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张惠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采用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取得了满意效果.与同期抽样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顿琪玥;户亚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糖尿病院内感染的易患因素探讨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我国已高达9.7%.而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其院内感染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为探寻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的途径,本文回顾分析了糖尿病院内感染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期能找寻易患院内感染的原因,从而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凌;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采用新法复苏程序的体会

    新生儿重症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无窒息儿的45倍[1].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新生儿窒息复苏程序等有关问题做一讨论.

    作者:李蓉;巴玉珍;马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护理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将电极导管置于食管左心房后部位置,记录左心房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治疗的无创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非侵入性,方法简便安全,费用较低廉,在全国儿科已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1].我科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对178例患儿进行了该项检查,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乐玮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药物脐封加派瑞松治疗小儿湿疹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药物脐封加外用派瑞松治疗小儿湿疹8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8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男56例,女32例,年龄13 d~3岁,平均年龄1.8岁,病程10d~2.7 a.部位:面部42例,躯干23例,四肢46例.皮损:红斑81例,丘疹62例,苔藓化24例,少量渗出17例,水疱8例.患者均有中度至重度瘙痒.

    作者:张义秀;丁巍;晋瑞珍;李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剂量氯胺酮伍用安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手术是妇产科门诊常见手术,手术历时虽短,但由于手术所引起的疼痛及牵拉反应对患者来说极为痛苦,有的甚至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等,称为人流综合征(RAAS).我们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辅佐安定的方法,得到满意的镇痛和预防人工流产反应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峥嵘;李琳华;邱红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