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捷;徐翠芹;刘凤芝
目的:从血凝指标、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凝指标(TT、PT、APIT、FIB、PAGI)、脑血流动力学(CVA)、血液流变学、血糖及血压,并设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的病变侧CVA均有异常,即其Vmax、Vmin减慢,DR增加,DP减小;其血凝指标中APTT、PT明显缩短,PAGI明显升高;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稳定型脑梗死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是进展型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进展型脑梗死与血液粘稠度、甘油三脂、PAGI的增高及PT、APIT的缩短,Vmax、Vmin的减慢、DR增加、DP减小及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于荣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解各种贫血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笔者采用美国BT-2000型血球分析仪随机对265例贫血进行观察,认为血细胞分析仪对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敏;杨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人体组织损伤的修复是一个多种细胞参与,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生长因子的作用尤为关键.通过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促创面愈合及多种损伤修复的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
作者:王伟;吴浩;解震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及支架植入对于解除阻塞性黄疸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是有效的,并为患者创造了放、化疗时机,我院自1996年7月~2000年4月共治疗阻塞性黄疸2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瑞璐;郑润波;李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急性颈脊髓损伤多见于颈椎骨折脱位后,但在临床上也常遇到颈髓损伤而不伴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例,Pang于1982年首先将其列为颈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手术治疗.自MRI应用以来,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诊断和治疗趋于合理.我们自1995年以来,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23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久勤;陈永义;程继武;赵志坚;王红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5年9月~2000年4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00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男524例,女1476例;年龄小13岁,大85岁,平均47.6岁.急性胆囊炎446例,萎缩性胆囊炎176例,慢性胆囊炎1378例,胆囊结石1860例,胆囊息肉108例,胆囊癌4例,伴有冠心病242例,高血压406例,糖尿病9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例,心肌梗死(陈旧性)4例.
作者:张文兴;李汉智;华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术后镇痛广泛用于临床,具有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疼痛等优点.早期的硬膜外单次或多次反复注药,使机体内药物浓度和镇痛效果易于波动,不利于术后管理.我们应用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复合液连续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术后病人的镇痛,观察其镇痛效应与不良反应.
作者:吴筱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结节性硬化症是先天性家族性疾病,比较少见.临床以癫痫发作、智力减退和面部皮脂瘤为特征.现将本院近十年来确诊的2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捷;徐翠芹;刘凤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近三年来,应用双介入术即经皮穿肝食管胃曲张静脉栓塞术(PTVO)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1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菊;何宏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持续性不卧床的腹膜透析(CAPD)由于操作简单易掌握,病人可在家中进行,安全有效,不影响工作,故近十年来采用CAPD的病人与年俱增.CAPD的医疗费用、生命延长期与血液透析大致相等,尤其适用于儿童、肾功能不稳定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以及动静脉造瘘有困难者.透析疗法的目标也由原来的延长生命转变为回归社会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26例腹膜透析病人不同阶段的护理,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献血反应一直是血站工作人员和献血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降低街头无偿献血反应率,笔者对1325名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对献血的认识程度、献血前是否饮食及性别均密切有关,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林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4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4例,分别采用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和开窗法加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发现出现腰腿痛患者28例,发生率4.81%,本文通过对28例患者分析,探讨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侯宏献;霍钧力;牛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氯胺酮属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镇痛作用强,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1],在我院主要与氟芬合剂静脉复合麻醉用于烧伤整形手术,但其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创面出血增多,术中常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我院在1998~1999年对30例烧伤整形病人采用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与氯胺酮-氟芬合剂静脉复合麻醉对比观察两者的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张惠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甲状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大家公认的治疗甲癌的好选择.本文作者对1989~1991年进行甲癌根治术的175例患者做了随访、跟踪调查,以期了解手术年龄与生存期的关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年龄等因素对自然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赵曙光;王春荣;李玉萍;周银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于晚期妊娠引产,目前引产方法有静脉滴注催产素,服用蓖麻油煎蛋及米索前列醇口服或阴道放置[1],通过临床比较,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健康长寿是当今社会关心之事,根据中老年人易患疾病的临床分析,总结我院综合病房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并针对发病原因,讨论预防措施.
作者:米贵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为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按病损性质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尤以前者发病突然,病情急,来势凶险,且预后不良,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证[1].如果在对该类病人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施以正确、全方位的护理,则对病人预后有积极影响.近几年来,我科对该类病人采取积极干预其心理活动,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卫生宣教,抓紧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加强语言功能恢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英;王相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以溃疡为主,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90%以上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少数可侵犯全结肠.我们自1997年1月~1999年1月采用内镜下局部喷洒中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马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手术疗效.方法:1989年5月以来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0例21肢,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并依据Kistner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级,其中Ⅱ级8肢,Ⅲ级9肢,Ⅳ级4肢,分别采用深静脉瓣膜修复术,深静脉带戒术,肌袢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结合症状、体征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根据评定标准,优15肢,良4肢,差2肢,总有效率90.4%.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手术治疗疗效良好,应依据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手术方式.临床应提高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认识.
作者:孙广增;赵合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在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运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且伴头晕、眼花、恶心等晕厥先兆症状甚至晕厥.为阐明其原因,便于预防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试验的安全性,现将1996年以来运动试验中血压低于90/60 mmHg(1 mmHg=0.133 kPa)的68例患者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秦巧云;仵荣会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