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王仑;贾海骅;白云

关键词:消渴, 2型糖尿病, 丹参多酚酸盐, 凝血
摘要: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调整32例对照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调整36例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PT、TT、APTT、FIB、D-Dimer水平并计算INR.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T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APTT与及INR数值升高(P<0.05),FIB降低(P<0.01)、D-Dimer降低(P<0.05).结论:调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用五运六气解读阳明病

    探讨用五运六气藏气法时思维模式解读阳明病,以燥金肺主阳明,燥寒主太阳阳明病,燥热主少阳阳明病,肺失肃降导致正阳阳明病腑实.

    作者:田合禄;秦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肝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观察

    目的:对舒肝片治疗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治疗组观察45例口服舒肝片,对照组15例口服舒肝调气丸,疗程均为2周.结果:舒肝片显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93.3%;舒肝调气丸显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6.7%,对血、尿、便、肝功、肾功、心电图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表明舒肝片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所致的胁痛喛气、嘈杂泛酸、纳呆食少、腹胀及胃脘痛等症状,且安全有效,支持继续在临床应用.

    作者:路长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拟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消癖方配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11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汁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消癖方.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95%;显效率分别为60.34%、75%,副作用率分别为:15.52%、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消癖方配合他莫昔芬可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且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低.

    作者:周小琳;李改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四圣心源》浅论中医一气之圆运动观

    从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中独特的天人相应的圆运动观,提出人身圆结构和圆运动的实存性,从脏腑、玄府等角度加以论证圆运动的状态和特点,总结出中医圆运动观的现实意义.

    作者:江花;肖力强;王明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失眠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诊断的标准之一.过去认为,睡眠和抑郁症是单向因果关系,即抑郁导致睡眠障碍,因而对二者的相关性研究重视不够.近年研究认为,二者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失眠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能力下降,还可引起抑郁、焦虑、恐惧等情感障碍;抑郁者,无论是抑郁情绪、抑郁心境,还是抑郁症患者,都会伴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本文就目前中医对失眠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倩;曲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调整32例对照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调整36例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PT、TT、APTT、FIB、D-Dimer水平并计算INR.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T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APTT与及INR数值升高(P<0.05),FIB降低(P<0.01)、D-Dimer降低(P<0.05).结论:调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

    作者:王仑;贾海骅;白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探析

    中医药文化与道家的联系比较密切,道家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家重视人的生命健康,道家养生具有鲜明的特点,认为养生就是修道,在修道思想中养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清燥救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31例

    探讨单纯应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水煎服,治疗以肺燥、虚、热三证兼见顽固性干咳,疗效确实,治愈率100%,提示用清燥、润肺、降逆方法治疗外感未解、熬夜伤阴、久咳伤气、耗精之干咳为适宜.

    作者:吴士杰;赵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关联规则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病机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联规则方法在中医病机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中医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以及中医理论的深化.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分析297例小儿RSV肺炎发病治疗前症状体征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结果.结果:获得30余万条关联规则,发现病毒性肺炎患者中普遍存在热、郁、痰、瘀病机病理,且病情轻重不同而热、郁、痰、瘀病机病理的变化不同.同时,热、郁、痰、瘀四者存在密切关联,且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大小不一.结论:关联规则有助于分析疾病的病机病理,把握病理重点和预测病机传变.关联规则方法可用于中医病机理论研究,并可促进中医病机理论的认识及其认识的客观化和规范化.

    作者:艾军;汪受传;戴铭;杨宏宝;李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冠心病维医辨证分型及NO、ET、AgⅡ含量的变化

    目的:按照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证分型,观察血管舒缩功能在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从而为冠心病的维医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和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确诊为冠心病的305例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分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gⅡ)含量.结果:305例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各组冠心病患者ET、NO、AgⅡ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异常血液质组、异常胆液质组及异常黏液质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3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均有异常变化,但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变化较其他异常体液型(非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更为明显.

    作者:阿衣木姑·阿布拉;艾尼湾·依拉音;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导入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电脑中频中药导入治疗背脊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中频电脑治疗组及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组,并将自制中药通过电脑中频治疗仪导入病变部位.结果:通过1个疗程治疗和3个月后随访,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自制中药电脑中频导入治疗背脊筋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讨论:对于慢性疼痛周期比较长的病人,此治疗方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适合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重度聋伴耳鸣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重度聋伴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治疗突发性重度聋伴耳鸣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小兰;周爱国;唐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筋病阿是穴分布特点探析.

    阿是穴是临床经筋病治疗的主要用穴.本文结合经筋的功能特点分析和总结了经筋病中阿是穴分布的6个特点,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应力集中点,人体功能活动的应力集中点,相关起协同或拮抗作用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肌腹,腱鞘、脂肪垫、滑囊、滑车、籽骨等处,神经出口处和肌筋膜附着处.

    作者:郭长青;刘乃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论治湿八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脾胃湿热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其湿邪临床表现有5大特征,其治湿八法为芳香化湿法、淡渗分利法、祛风胜湿法、苦温燥湿法、苦寒燥湿法、清热利湿法、宣表化湿法、健脾利湿法.

    作者:蔡春江;梁凤兰;王清贤;朱叶珊;石志敏;曹自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对解脲支原体感染后精液质量及IL-1β、IL-8的影响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后患者精液质量和IL-1β、IL-8的变化规律,探讨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52例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对照、治疗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六味地黄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患者精液质量和IL-1β、IL-8变化.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致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延长、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精浆IL-1β、IL-8升高,治疗后患者精液质量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明显升高,精子畸形率、精浆IL-1β、IL-8均降低.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致精液质量降低和精浆细胞因子升高,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参与生殖系统免疫调节提高解脲支原体感染后精液质量.

    作者:刘保国;李志英;盖自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未病学在高血压前期防治探微

    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根据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特点及未病的状态,通过辨证调理体质即治未病的方法,来表达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为重点,来改善高血压前期状态,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它将为进一步探讨中医防治高血压前期提供依据和有意的借鉴.

    作者:尚玉红;马丽;林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解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热毒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66例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对照组61例服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2组同时应用单稍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肠溶阿司匹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主要症状的疗效以及心电图ST-T改变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ST-T总有效率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的益气活血法且应用安全.

    作者:宗先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升降平衡法论久咳

    笔者认为,肺脏的气机升降失常是咳嗽久咳的重要病理特征,故治咳之法当从调理气机入手,使气机升降得宜,方能药到咳止.

    作者:王祥麒;宁真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刘志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经验体会

    家父刘志群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施治2型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独具匠心,近年来运用疏肝解郁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10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试论《内经》中的诊脉针刺

    <内经>非常强调针灸理法及脉象之诊察,其根本是重视病证病机,诊脉作为辨证的重要手段,在针刺治疗中有着特殊意义,在现代针灸治疗中也仍有其生命力.

    作者:许倩;江钢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