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5-氮杂胞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P14ARF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干预的研究

权明明;陈珍珍;梁勇;戴岳楚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p14ARF基因, 去甲基化
摘要:目的 观察5-氮杂胞苷对PTC细胞株P14ARF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梯度的5-氮杂胞苷培养PTC细胞株;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ing检测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后P14AR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PTC细胞株后P14ARF基因的甲基化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PTC细胞株的增殖情况.结果 实时定量PCR检测随着5-氮杂胞苷浓度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PTC细胞株P14ARFmRNA表达水平逐步上调(P<0.05);P14ARF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PTC细胞株中P14ARF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下降,出现去甲基化(P<0.05);采用CCK8法检测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PT℃细胞株增殖速度减慢(P<0.05).结论 P14ARF在PTC是存在甲基化的,5-氮杂胞苷可以逆转P14ARF的甲基化状态,抑制PTC细胞株的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滋肾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滋肾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滋肾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hs-CRP、IL-6、TT、PT、APTT、FIB、IgA、IgG、IgM、补体C3和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IL-6、TT、FIB、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s-CRP、IL-6、TT、FIB、IgA、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T、APTT、补体C3和C4水平较组内治疗前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滋肾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巴燕·艾克海提;韩玲;古洁乃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异戊基甲酮

    目的 研究并建立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异戊基甲酮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甲基异戊基甲酮气体,样品经二硫化碳解吸,FFAP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甲基异戊基甲酮检出限为0.030 μg/ml,检测值为0.030 μg/ml ~6 000 μg/ml,平均解吸效率为95.91%,吸附容量为18.35 mg,10 d内稳定效率为95.04%,试验条件下能够将甲基异戊基甲酮与工作场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苯、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正己烷、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等干扰物分离.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结果可靠,各项指标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中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异戊基甲酮浓度的测定.

    作者:李仓廪;宋利群;邹薇;李龙;张志虎;邵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种食源性微生物胶体金银染技术的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可视化快速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与沙门菌Inva基因,大肠杆菌uidA基因5'端和3'端互补的巯基化探针和氨基化探针以及靶探针.氨基化探针连接醛基化玻片,并与提取的靶DNA或靶探针互补连接,靶DNA或靶探针另一端再与巯基化探针连接形成复合结构;利用胶体金生物亲和性好的特点,让胶体金和巯基化探针连接,银染放大信号,检测微生物.结果 靶探针和靶DNA与两种探针杂交时分别选择1 mmol/L、100 nmol/L、1 nmol/L、100 pmol/L、1 pmol/L 5种浓度,并用不同靶DNA作对照;探针低浓度为1 pmol/L,细菌靶DNA低浓度为1 pmol/L,银染结果肉眼清晰可见.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扩增Inva基因和uidA基因,分别得到400 kb和300 kbPCR产物,并与探针杂交银染,也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清晰结果.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的检测食源性微生物,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马生龙;李云霞;马莉萍;聂莹莹;韩根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产检并正常分娩的“0”型血孕妇,且夫妻之间的ABO血型均不合,动态监测该孕妇20周、24周、28周、32周及36周及产前的血清IgG抗体,记录其分娩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结果 不同夫妇血型组合中各抗体效价例数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妊娠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高于初次妊娠孕妇,多次妊娠孕妇正常分娩后新生儿HDN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妊娠孕妇,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行血清IgG抗体效价的检测有利于HDN的防治,在不同孕周动态检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对HDN的发病预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明;陈小鹤;曾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377例乙肝患者感染状态及合并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感染状态及合并感染丙肝病毒(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对其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l 377例乙肝患者,按其HCV和HIV感染状态,分为单纯乙肝感染组;乙肝合并HCV感染组,乙肝合并HIV感染组,乙肝合并HCV和HIV感染组,比较不同时期患者乙肝病毒核酸载量和HBeAg表达状况.结果 单纯乙肝感染组患者HBeAg阳性率为58.38%,高于乙肝合并HIV感染组(14.29%)和乙肝合并HCV和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乙肝感染组患者HBV-DNA≥1 000 IU/ml百分率为78.65%,高于乙肝合并HIV感染组(14.29%)和乙肝合并HCV和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接受规范化抗HIV病毒治疗的合并感染HIV的乙肝患者其HBeAg阳性率和HBV-DNA检测≥1 000 IU/ml百分率低于单纯乙肝感染者,合并感染HIV的乙肝患者应尽早接受规范化抗HIV病毒治疗.

    作者:刘永明;张林;王哲;张阳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应用5-氮杂胞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P14ARF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干预的研究

    目的 观察5-氮杂胞苷对PTC细胞株P14ARF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梯度的5-氮杂胞苷培养PTC细胞株;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ing检测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后P14AR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PTC细胞株后P14ARF基因的甲基化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PTC细胞株的增殖情况.结果 实时定量PCR检测随着5-氮杂胞苷浓度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PTC细胞株P14ARFmRNA表达水平逐步上调(P<0.05);P14ARF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PTC细胞株中P14ARF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下降,出现去甲基化(P<0.05);采用CCK8法检测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的PT℃细胞株增殖速度减慢(P<0.05).结论 P14ARF在PTC是存在甲基化的,5-氮杂胞苷可以逆转P14ARF的甲基化状态,抑制PTC细胞株的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作者:权明明;陈珍珍;梁勇;戴岳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诱导痰细胞学计数及支原体DNA检测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主要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及青壮年,其临床主要的病理改变为间质性炎.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MPP占小儿肺部疾病的30%左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者威胁患儿的生命.国内外研究中均显示呼吸道MP感染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2,3],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其他非典型病原体,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能够促进本病的治愈.

    作者:曹娟;俞文娴;毛礼萍;吕小萍;管敏昌;汪官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新疆桑枝中槲皮素、绿原酸和紫云英苷的含量

    目的 在HPLC的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新疆药桑枝中槲皮素、绿原酸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 来自新疆10批不同产地的桑枝以甲醇提取,采用依利特-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4 nm,进行HPLC分离分析.同时以槲皮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与绿原酸、紫云英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绿原酸和紫云英苷的量,实现一测多评法;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桑枝中3种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 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批不同产地的桑枝样品中槲皮素、绿原酸、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4.554 μg/ml ~8.246 μg/ml、18.83 μg/ml~34.63 μg/ml、202.6 μg/ml~ 373.7 μg/ml.结论 一测多评法适用于新疆桑枝中槲皮素、绿原酸、紫云英苷的质量评价.

    作者:郝晓婷;胡尔西丹·依麻木;张钰;孙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乳腺癌转移监测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乳腺癌转移监测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乳腺癌患者160例,均行外周血CTC检测,分析CTC变化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和规范化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CTC变化及预后.结果 淋巴结阳性患者的CTC阻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CTC阳性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CTC阴性患者;实验组化疗结束后的CTC阳性率显著低于第1周期化疗前及对照组化疗结束后;实验组术后1年、2年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CTC动态监测对乳腺癌转移、复发具有预测价值,并能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潘印;陈琪;卢洪胜;柯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4年-2016年某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对2014年-2016年某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2016年某市四区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市政供水、二次供水、自建供水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该市共监测765份水样.管网末梢水合格率(79.21%)高于出厂水合格率(57.58%),市政供水末梢水合格率(79.50%)高于市政供水出厂水合格率(59.26%),二次供水合格率高于市政供水末梢水合格率(8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消毒剂指标(游离余氯和二氧化氯).结论 2014年-2016年影响该市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指标为消毒剂指标.相关部门应重点加强水质尤其是出厂水消毒效果的监测.水厂尤其县级水厂、自建水厂应改善制水工艺.

    作者:吴晶;何淑珍;沈丽梅;王德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正常妊娠妇女(62例)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孕晚期的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跟踪收集2组的新生儿体质量和相关妊娠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的空腹血糖、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HDL和LDL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体质量过重率高达2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子痫前期、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需要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孕妇的血脂水平.

    作者:陈燕辉;彭建明;陈晓媚;叶贵诚;卢象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探头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整片切除术诊断治疗胃黏膜隆起性病变

    目的 评估微探头超声内镜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指导选择不同微创手术方案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182例,行EMR或ESD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82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息肉、间质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神经内分泌瘤是主要病变.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脂肪瘤的灵敏度高为100.00%,其次是神经内分泌瘤、间质瘤、息肉;但对平滑肌瘤的灵敏度仅为43.75%,诊断效能较差.微探头超声内镜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病变诊断错误率较高,说明微探头超声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病变诊断效率比较差.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病变术中出现出血和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黏膜下层和黏膜肌层.结论 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可以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可作为内镜手术前的常规术前检查.

    作者:陈明彤;李敏;马骥;杨周亮;应丽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香菇、干茴香、干花椒亚硫酸盐检测方法比较

    亚硫酸盐是一种传统、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抗菌、防变质、漂白等作用[1].自20世纪以来,亚硫酸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长期摄入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可引起血液和肺组织细胞的炎症与损伤,还可引起哮喘及慢性和急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甚至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对生物的损伤是确定的,具有全身的毒性,人体若过量摄入会造成咽喉疼痛、胃部不适及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法规确定食品中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的残留量.各国对多种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允许用量做了明确的规定[2-4].

    作者:刘芸;李志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宁海县2016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全县除城区外设置70个水样监测点,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出厂水、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采样,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宁海县出厂水合格率为25.00%,水源水合格率为24.29%,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25.71%.枯水期和丰水期管网末梢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枯水期水源水和出厂水合格率高于丰水期.检测指标中合格率低为耐热大肠菌群和总大肠菌群,末梢水、出厂水、水源水合格率依次为42.86%、44.29%、43.57%.结论 宁海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急需提高,应推进农村改水建设,保护水源地不受污染,规范净化和消毒措施,保障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

    作者:何鹏妍;王斌;张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3年-2016年南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2013年-2016年南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粪便标本中的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结果 1 508份粪便标本的病原学阳性率为77.45%(1 168/1 508),其中EV71阳性率为28.91%,CA16阳性率较低(19.23%).4年中,2015年标本阳性率为86.05%,高于其他年份,4年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病原阳性病例发病高峰为4月-7月,以EV71阳性率高;男、女性别比为1.70∶1;主要集中在1岁~3岁婴幼儿中;重症病例EV71的阳性率远高于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普通病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较高.结论 2013年-2016年,南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EV71和CA16的交替流行;应尽早开展CA6和CA10等其他肠道病毒分型检测,进一步明确本地病原谱构成;学龄前儿童易感染,应加强春末夏初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史晓林;方仙;赵静;李真;卢千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上海市金山区地表水优先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目的 对上海市金山区地表水中检出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排序,并初步确立上海市金山区地表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有毒VOCs.方法 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上海市金山区15条主要河道中的VOCs,根据检测结果,采用综合评分法,结合聚类分析对金山区地表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筛选.结果 各污染物的得分在16.69~68.86,其中二氯甲烷、丁酮、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苯的得分较高,二氯甲烷的得分高.所有污染物综合评分结果可分为3类,二氯甲烷、丁酮、三氯乙烯为Ⅰ类污染物.结论 终拟定入选优先控制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为二氯甲烷、丁酮、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

    作者:叶玉龙;吴云;季海峰;林增;高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D64、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D64、PCT及CRP在儿童ALL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儿童血液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ALL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75例,ALL化疗后未感染患者54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固相免疫色谱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PCT及CRP的含量.结果 ALL化疗后感染组CD64指数、PCT和CRP均明显高于ALL化疗后未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64荧光指数截断值为5.53时,其诊断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8.15%,均优于CRP、PCT单独诊断效率;当CD64指数、PCT及CRP3者联合使用时,灵敏度为98.67%,而特异度升高为98.15%.结论 CD64指数、PCT及CRP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儿童ALL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施灵敏;徐智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资质认定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不符合项分析及改进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UMS)是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以实验室检验检测过程为主线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是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一项崭新的应用技术[1].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不断发展,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质量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杨凤华;吴丹青;张鹏;沈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9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单纯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9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营养因子变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中TP、ALB、PreALB、TG、TC和LDL浓度均低于肝硬化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GLB高于肝硬化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6++CD56+水平明显降低,IgG、IgA明显上升,补体C3和C4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发生进一步恶化,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加强卫生护理,对预防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振强;郑海雅;曲春生;王朋;戴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1年-2016年山西省浑源县布鲁菌病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山西省浑源县近6年来的布鲁菌病的流行状况,促进本地区的布鲁菌病防治工作.方法 收集本地区2011年-2016年布鲁菌病疫情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和发病地等.对81份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13份患者血液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 2011年-2016年发病总例数为796例,主要发病年龄为30岁~ 70岁,占91.33%;以男性发病为主,共615例,占77.26%.农民为主,占87.31%.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沙圪坨镇、永安镇和王庄堡镇.在81份血清中,RBPT和SAT阳性数分别为60份和59份,两项同时为阳性的为59份.在13份血培养中,阳性2份,分离到的菌株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鉴定均为羊种Ⅲ型.结论 2011年-2016年本地区布鲁菌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县18个乡镇均有发病,个别乡镇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发病以男性为主,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农民为绝大多数,本地区流行株为羊种Ⅲ型.

    作者:王圣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