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研究

魏建雄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抑郁, 焦虑, 中医证候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医学心身疾病的一种,它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由于其牵沙的学科范围广泛,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而注重整体观的中医学对于情志致病早有所阐述.为了明白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本研究对证候要素的得分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关系进行探讨,借以了解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杜仲、千年健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单味中药杜仲、千年健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跳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杜仲组以及千年健组6组.给药3个月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大息怒胫骨OR和MSC OPG、RANKL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杜仲组、千年健组胫骨TBV%显著增高,TRS%明显降低,千年健组TFS%、MAR、OSW明显降低,杜仲组无显著性变化;千年健组OB和MSC OPG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RANKL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杜仲组OB和MSC RANKL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千年健不仅可以增加OB和MSC OPG蛋白及其mRNA表达,还能抑制RANK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而杜仲是通过抑制OB和MSC RANKL蛋白及其mRNA表达达到治疗骨质硫松症作用的.

    作者:张颖;Gary Guishan Xiao;荣培晶;刘梅洁;汪文莱;王少君;于智敏;刘红;潘静华;于峥;赵宏艳;鞠大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40例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按西药常规治疗给予扩张脑血管、抗 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1付/d,水煎2次,共取汁400ml分早晚2次a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02组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35.06,治疗组平均秩次为45.49,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582.50,Wilcoxon W为1402.50,Z检验统计量为Z=-2.198,P =0.028(双侧),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X2 =6.646,v=1,P=0.010,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英敏;张大伟;蒋士卿;刘鸿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周玉萍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周玉萍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凭借其对中西医理论知识较深的造诣和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中西医相结合,找好靶器官,做好契入点,深入研究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律失常,获得较好的疗效,使其对心悸的概念、成因、治法有其独创的见解.周教授撰写有(实用中西医结合心律失常学>,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科研成果,余有幸侍医,受益非浅,现将我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宇宁;周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中医病机学说探讨

    目的:深化帕金森病中医病机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帕金森病病机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深入探讨帕金森病病机.结果:研究认为帕金森病病机为肾精亏虚为本,肝风内动为标,因虚而致瘀,并提出帕金森病病机新假说--以肾为中心、肾脉为枢机的肝-肾-脑抽功能失调.结论:肾虚为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

    作者:闫川慧;张俊龙;郭蕾;李东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膳养生治病的应用原则

    中医药膳作为中华医学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合点,是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瑰宝,可以使人们在品尝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的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欢迎,但药膳在制作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本文对药膳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守的主要原则进行了简要阐述.

    作者:刘铭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精减毒颗粒剂对美沙酮维持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黄精减毒颗粒剂对美沙酮维持导致不良反应的控制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一戒毒门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口服黄精减毒颗粒剂和美沙酮,对照组R服美沙酮.结果:治疗组对便秘、性功能障碍(阳痿)、闭经、自汗、排尿困难和乏力的有效率分别达95.00%、86.25%、66.67% 、90.00%、87.50%和78.75%,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黄精减毒颗粒剂能有效控制美沙酮维持导致的综合不良反应,对提高美沙酮维持的依从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晗;韩铁军;朱军红;叶方;王鹏;严峻;王俊丽;刘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缺血中风中医证候的历代文献研究述评

    通过结合对古代中风病的认识和现代对中风病证候分型的研究,发现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缺血中风辨证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亟待制定新的缺血中风诊断标准,以满足中风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作者:任玉乐;蔡业峰;郭建文;刘茂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研究

    目的:试行建立中医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方法:采用联网数据库检索及人工对教材、专著检索、问卷调查、临床测评和专家论证等综合分析、评价方法.结果:从CNKI、万方和中医药数据库中检出手法频次分别为3326、12864和8131,从81本骨伤推拿教材、专著中检出手法196种.回收有效问卷276份(92%),88.0%的人支持建立此规范(标准).在确定骨伤推拿基本手法范围、条目和框架基础上,编制了首部骨伤推拿墓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经16个省市23家医院151名骨伤推拿专家的缘合测评,认为技术指标适当的频次达80532/84554(95.3 % ).结论:研究、编制首部中医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对于骨伤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金学;朱立国;高云;张兴平;王尚全;赵敏;蔡静怡;曹勇;顾骐;刘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脾疏肝解毒散结法治疗乳腺癌探析

    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长,已严重困扰女性健康.中医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从中医健脾疏肝,解毒散结法治疗乳腺癌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提高疗效.

    作者:李可馨;曹勇;宋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朴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病经74例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74例,痊愈5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霞;吴国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国外中医药相关信息的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业内人士对国外中医药相关信息的需求现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的获取途径、信息的需求状况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①数据库检索为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81.50%),同时调查者对文献的科学性、学术性、及时性等也呈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②文献类型主要以期刊类文献(90.50%)、图书类文献(82.50%)、学位论文(64.63%)、专利文献(47.88%)为主,另外对会议论文、内部刊物也有一定需求;文献语种以中文(98.00%)为主,其次为英文(50.75%),另外德文、日文、法文等小语种文献也有需求;③对国外中医药相关信息有需求者占81.5%,其中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所获取的国外中医药相关信息有80%为译后的中文信息;24.25%的调查者认为所查阅的文献能满足其需求,75.75%得不到完全满足.得不到满足的原因包括文献类型不全、学科覆盖不够、电子版文献更新慢、相关数据库缺乏、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全文获取收费等.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业内人士对国外中医药相关信息的需求表现为多样性、时效性、无偿性和易读性.

    作者:樊红雨;储戟农;高荣慧;李薇;孟凡红;潘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治探析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临床尤以腹泻型多见.西医疗效不佳,中医认为肝郁脾虚是导致此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并与安养心神、消积导滞、活血化瘀等法合用,可收良效.

    作者:李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应用砂仁治疗3例手足逆冷症疗效观察

    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芳香性药材之一.目前药用砂仁主要有3种,而以广东阳春县所产为地道,且入药后疗效比较显著.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

    作者:栾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艾灸关元、神阙穴对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神阙穴配合药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首日上午服米非司酮并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次日上午服米索前列醇,胎儿娩出后清宫并肌注10u缩宫素.艾灸组按对照组治疗的同时结合艾灸,在注射利凡诺后灸取神阙穴、关元穴,每次15min,8h 1次,共4次.结果:艾灸组在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神阙、关元穴可缩短中期妊娠引产患者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

    作者:江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对这类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是维护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炎症反应标记物,在人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血清CRP浓度在判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及严重程度上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本文就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求冠心病辅助诊断与中医辨证具有一定意义的客观化、量化指标,为中医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红祥;张喜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合并中药治疗,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氮澳酸西酞普兰片.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结论: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较满意.

    作者:吕沛宛;郑伟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顽固性胸水治验1例

    田氏,男性,64岁,湖南湘西自治州人,2009年11月30日因反复喘憋6年就诊.2003年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并反复发作,于湖南湘西州医院反复抽胸水,诊断为顽固性胸水,抗结核及口服利尿治疗效果不佳.2009年3月23日来北京协和医院查胸部,CT结果为双肺多发肺动脉狭窄、扩张及闭塞,慢性肺栓塞后遗改变不除外,左上肺、下肺静脉狭窄,双肺多发肺大泡,双上肺多发索条结节影,右下肺背段片影,升主动脉扩张,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左下肺压缩性肺不张,双侧叶间胸膜增厚.

    作者:张立山;戴雁彦;王彦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NAFLD有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笔者就近些年中医药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实验研究、临床治疗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指出在中医药现代化环境下应提高之处.

    作者:李荫龙;邢淑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医学心身疾病的一种,它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由于其牵沙的学科范围广泛,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而注重整体观的中医学对于情志致病早有所阐述.为了明白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本研究对证候要素的得分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关系进行探讨,借以了解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

    作者:魏建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化石利胆汤对ERCP、EST、ENBD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石趋势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化石利胆汤对逆行胰旋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弃胆管引流术(ENBD)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已行ERCP、EST、ENBD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75例.空白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杭感染、抑酸、抑醉和补液治疗,中药组在)A上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石利胆汤.测定2组患者术后第1、4、7天胆汁中的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胆固醇(ch)、磷脂(PL )、胆盐(BS),计算出UCB%、致石指数(LIc )、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并剧定胆汁中的氨基己糖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对照组与中药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籍值无显著差异(P >0.05).中药组在术后第7天UCB%、LIc、Z值、氛基己特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Z值<44.7,已低于胆汁成石趋势指数,说明有第7天胆汁有逆转趋势;术后第7天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糖均有明显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石利胆汤具有调节胆汁成分的作用,抑制胆石形成的趋势,从而起到化石、防石的作用.

    作者:巩阳;林一帆;麻树人;王长洪;陈山泉;陆宇平;高文艳;刘杨;季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