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山;戴雁彦;王彦敏
脉络病变辨证方法是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充分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并结合现代医学对血管病变的认识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从辨发病因素、辨营卫气血、辨寒热虚实、辨络形络色、辨个体差异、辨理化检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对临床脉络病变正确辨证施治与遗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国强;吴以岭;贾振华;魏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考查天山雪莲培养物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以天山雪莲培养物为主要成分的雪神胶囊30d后,对各组小鼠以60o-γ射线一次性照射,比较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细胞微核率、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体重等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g/kgBw组(即48mg/kg Bw天山雪莲培养物)能够极显著提高辐射后第3天辐射损害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P<0.01),显著提高辐照后第14天辐射损害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P<0.05),显著降低辐射损害模型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P<0.05),显著提高辐射损害模型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结论:天山雪莲培养物对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功能,且对试脸小鼠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雅萍;陈晓霞;刘汉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合并中药治疗,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氮澳酸西酞普兰片.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结论: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较满意.
作者:吕沛宛;郑伟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精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中药(笔者自拟方剂)内服+灌肠,对照组25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50例,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10d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少腹双侧坠胀或一侧痛、腰骶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药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4%、86.36%、60%,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胆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输卵管通液术或单一的中药内服灌肠,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李乾构教授在治疗胃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胃痛的命名到基本病理生理、辨证和辨病结合到治疗要点、用药经验以及调养方法,皆有自己独特的心得,本文从7个要点予以简明阐述.
作者:朱培一;汪红兵;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医学心身疾病的一种,它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由于其牵沙的学科范围广泛,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而注重整体观的中医学对于情志致病早有所阐述.为了明白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本研究对证候要素的得分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关系进行探讨,借以了解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
作者:魏建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失眠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以致醒后疲倦,重者可彻夜不眠,有时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朴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病经74例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74例,痊愈5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霞;吴国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神阙穴配合药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首日上午服米非司酮并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次日上午服米索前列醇,胎儿娩出后清宫并肌注10u缩宫素.艾灸组按对照组治疗的同时结合艾灸,在注射利凡诺后灸取神阙穴、关元穴,每次15min,8h 1次,共4次.结果:艾灸组在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神阙、关元穴可缩短中期妊娠引产患者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
作者:江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结合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之间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内各级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是有较好疗效的.
作者:刘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简述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在量表内容、适用对象、适用范围、条目权重等方面临床应用的一些问题,提出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吸取西医量表的精华,引进现代临床科研技术及方法建立能确切反映中医药治疗中风优势和特色,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反应度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I表,对完善动态评估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平平;高颖;曹克刚;马斌;刘璐;辛喜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急诊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再灌注疗法的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I/RI)越来越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现将中医关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辨治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丹丽;刘寨华;张华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自拟化石利胆汤对逆行胰旋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弃胆管引流术(ENBD)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已行ERCP、EST、ENBD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75例.空白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杭感染、抑酸、抑醉和补液治疗,中药组在)A上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石利胆汤.测定2组患者术后第1、4、7天胆汁中的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胆固醇(ch)、磷脂(PL )、胆盐(BS),计算出UCB%、致石指数(LIc )、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并剧定胆汁中的氨基己糖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对照组与中药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籍值无显著差异(P >0.05).中药组在术后第7天UCB%、LIc、Z值、氛基己特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Z值<44.7,已低于胆汁成石趋势指数,说明有第7天胆汁有逆转趋势;术后第7天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糖均有明显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石利胆汤具有调节胆汁成分的作用,抑制胆石形成的趋势,从而起到化石、防石的作用.
作者:巩阳;林一帆;麻树人;王长洪;陈山泉;陆宇平;高文艳;刘杨;季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于再灌注72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RQ-PC R、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皮质BDN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上升(P<0.01).结论:眼针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BDNF表达水平.
作者:王哲;高原;马贤德;赵金茹;井欢;关洪全;王德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封髓丹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性别、年龄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封髓丹加减,对照组给予鼻渊舒口服液,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后停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髓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良好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王俊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发作期不同证型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发作期哮喘儿童364例,进行问卷调查评分分析,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哮喘证型及体质分型.结论:(1)体质与证型二者关系密切;(2)发作期表现为外寒肺热、痰热蕴肺型多见;(3)发作期哮喘儿童体质基本是偏颇体质,常见为气虚质兼特禀质、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温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均和(或)兼夹气虚质和(或)特禀质.该理论成果为哮喘儿童发作期防治提供了指导性的客观依据.
作者:康立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现代文献的查询,研究其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IR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设定检索条件下查询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者进行分析,统一证候名称,提取证素,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其证型及证候要素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R常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瘀血、痰浊.病位集中在肝、肾、脾;病性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气虚、(火)热、瘀血、痰.结论:目前IR辨证缺乏统一标准,不便于研究和临床治疗该病,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为该病量化诊断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相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中医的学术史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研究和论战中,曾经形成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当代中医学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的重要任务,就是自觉地推进学派体系的建设.学派流派和医学观医学特色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医学观医学特色蕴铸中医学成为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中,因研究主旨不同,见解之异、技术至臻殊,则可产生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流派.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丰富多样.而在对五运六气热议的今天,确证其涵盖性、变通性、指导性,成为研究者的课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观察点,记录、回顾、印证、预测当地自然环境、气候与人的关系,积以时日,总其大者,才能基本明确五运六气的功效并加以利用.但是这些观察点怎么确立并依据什么?王冰的一则注解为我们划好线、选好点起到了导向作用.
作者:李俊龙;李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提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拒格阳气,阳气外浮或上越或下迫,可出现口苦臭、.干渴、唇赤如朱、牙龈出血、咽喉红肿、午后发热、手足心发热、尿黄、便秘等热象,因其本质为寒,证候应为真寒假热,并列举病案辨证分析,以为佐证.
作者:严石林;沈宏春;王浩中;邓瑞镇;许嗣立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