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姜敏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中药内服, 中药灌肠, 输卵管通液术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精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中药(笔者自拟方剂)内服+灌肠,对照组25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50例,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10d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少腹双侧坠胀或一侧痛、腰骶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药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4%、86.36%、60%,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胆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输卵管通液术或单一的中药内服灌肠,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山雪莲培养物对辐射损伤的保护功能研究

    目的:考查天山雪莲培养物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以天山雪莲培养物为主要成分的雪神胶囊30d后,对各组小鼠以60o-γ射线一次性照射,比较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细胞微核率、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体重等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g/kgBw组(即48mg/kg Bw天山雪莲培养物)能够极显著提高辐射后第3天辐射损害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P<0.01),显著提高辐照后第14天辐射损害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P<0.05),显著降低辐射损害模型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P<0.05),显著提高辐射损害模型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结论:天山雪莲培养物对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功能,且对试脸小鼠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雅萍;陈晓霞;刘汉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化石利胆汤对ERCP、EST、ENBD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石趋势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化石利胆汤对逆行胰旋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弃胆管引流术(ENBD)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已行ERCP、EST、ENBD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75例.空白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杭感染、抑酸、抑醉和补液治疗,中药组在)A上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石利胆汤.测定2组患者术后第1、4、7天胆汁中的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胆固醇(ch)、磷脂(PL )、胆盐(BS),计算出UCB%、致石指数(LIc )、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并剧定胆汁中的氨基己糖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对照组与中药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籍值无显著差异(P >0.05).中药组在术后第7天UCB%、LIc、Z值、氛基己特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Z值<44.7,已低于胆汁成石趋势指数,说明有第7天胆汁有逆转趋势;术后第7天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UCB%、LIc、Z值、氨基己糖均有明显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石利胆汤具有调节胆汁成分的作用,抑制胆石形成的趋势,从而起到化石、防石的作用.

    作者:巩阳;林一帆;麻树人;王长洪;陈山泉;陆宇平;高文艳;刘杨;季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辨证思路

    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验案举例等几方面探讨翁维良教授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辨证特点并进行总结介绍.翁维良教授重视病症结合.擅长冠心病的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尤其重视瘀血辨证.强调舌诊在瘀血辨证中的重要性,治疗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和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秋艳;董延芬;张东;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应用砂仁治疗3例手足逆冷症疗效观察

    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芳香性药材之一.目前药用砂仁主要有3种,而以广东阳春县所产为地道,且入药后疗效比较显著.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

    作者:栾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降压益肾颗粒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及对肾血流的影响

    目的:通过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降压益肾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观察超声肾血流参数并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RI降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肾Vd升高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降压益肾颗粒通过降低RI,提高肾血流速度,改善肾脏血流进行肾脏保护.

    作者:严冬;方祝元;钱玉良;杨益虎;陈剑;符步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合并中药治疗,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氮澳酸西酞普兰片.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结论: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较满意.

    作者:吕沛宛;郑伟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参总提物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总提物(DSH)对小息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采用转轮式疲劳仪制备小鼠疲劳模型,测定运动力竭时间、血乳酸(LD)、血尿素氮(BUN)和肝组织中肝糖元(HG)含量,观察丹参总提物的抗疲劳作用;测定血清乳酸脱氮酶(LDH)活性、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Hb)以及氧化损伤指标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丹参总提物抗疲劳作用的相关机制.结果:DSH可明显延长实验小鼠运动力竭时间,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LD和BUN含量,提高小鼠血清LDH活性,显著增加HG的储备量和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DSH具有明显的扰疲劳作用,其抗疲劳机制可能与增加乳酸脱氮酶活性、肝糖元储备以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高丽杰;杨丽君;黄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

    失眠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以致醒后疲倦,重者可彻夜不眠,有时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眼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h后脑皮质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于再灌注72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RQ-PC R、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皮质BDN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上升(P<0.01).结论:眼针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BDNF表达水平.

    作者:王哲;高原;马贤德;赵金茹;井欢;关洪全;王德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精减毒颗粒剂对美沙酮维持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黄精减毒颗粒剂对美沙酮维持导致不良反应的控制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一戒毒门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口服黄精减毒颗粒剂和美沙酮,对照组R服美沙酮.结果:治疗组对便秘、性功能障碍(阳痿)、闭经、自汗、排尿困难和乏力的有效率分别达95.00%、86.25%、66.67% 、90.00%、87.50%和78.75%,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黄精减毒颗粒剂能有效控制美沙酮维持导致的综合不良反应,对提高美沙酮维持的依从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晗;韩铁军;朱军红;叶方;王鹏;严峻;王俊丽;刘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的分析与展望

    简述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在量表内容、适用对象、适用范围、条目权重等方面临床应用的一些问题,提出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吸取西医量表的精华,引进现代临床科研技术及方法建立能确切反映中医药治疗中风优势和特色,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反应度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I表,对完善动态评估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平平;高颖;曹克刚;马斌;刘璐;辛喜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紊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临床疗效以及中药对激素撤除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成人C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比较2组血小板计数变化、临床疗效和激素撤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良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率+良效率为5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平均激素撤除时间为183.6d±16.7d,对照组平均激素撤除时间为228.4d±17.9d,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CUP有一定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激素撤除时间,对防止激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代喜平;高红霞;陈艳红;梁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40例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按西药常规治疗给予扩张脑血管、抗 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1付/d,水煎2次,共取汁400ml分早晚2次a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02组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35.06,治疗组平均秩次为45.49,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582.50,Wilcoxon W为1402.50,Z检验统计量为Z=-2.198,P =0.028(双侧),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X2 =6.646,v=1,P=0.010,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英敏;张大伟;蒋士卿;刘鸿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用磁珠法结合MALDI-TOF MS进行慢性心衰气阴虚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建立磁珠法结合MALDI-TOF MS进行慢性心衰气阴虚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不同磁珠分离的患者血液蛋白质谱,从采集、蛋白提取、反复冻融、重复性、基质样品比例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结果:血清质谱峰均多于血浆,弱阳离磁珠出峰数量优于铜整合磁珠,气阴虚证患者与健康组比较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作为一种高通量、快速分离、制备和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整个实验体系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作者:杨鸿;周春喜;李晶哲;马琰岩;于友华;喻晓春;林谦;逯金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中医病机学说探讨

    目的:深化帕金森病中医病机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帕金森病病机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深入探讨帕金森病病机.结果:研究认为帕金森病病机为肾精亏虚为本,肝风内动为标,因虚而致瘀,并提出帕金森病病机新假说--以肾为中心、肾脉为枢机的肝-肾-脑抽功能失调.结论:肾虚为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

    作者:闫川慧;张俊龙;郭蕾;李东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对这类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是维护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炎症反应标记物,在人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血清CRP浓度在判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及严重程度上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本文就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求冠心病辅助诊断与中医辨证具有一定意义的客观化、量化指标,为中医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红祥;张喜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李乾构治疗胃痛经验

    李乾构教授在治疗胃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胃痛的命名到基本病理生理、辨证和辨病结合到治疗要点、用药经验以及调养方法,皆有自己独特的心得,本文从7个要点予以简明阐述.

    作者:朱培一;汪红兵;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胰岛素抵抗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现代文献的查询,研究其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IR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设定检索条件下查询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者进行分析,统一证候名称,提取证素,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其证型及证候要素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R常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瘀血、痰浊.病位集中在肝、肾、脾;病性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气虚、(火)热、瘀血、痰.结论:目前IR辨证缺乏统一标准,不便于研究和临床治疗该病,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为该病量化诊断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相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分布规律初探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应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高,脾,标实证中以脾胃湿浊在CRF各期中为多见,脾胃本虚标实证中则以脾胃气虚湿阻证更为常见;脾胃证候的演变规律,以脾胃亏虚为病之常,脾胃升降失常为病之变,脾胃阳衰为病之甚;脾胃虚证的病机演变依次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脾不统血;脾胃功能失调是病变的重要环节,且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作者:焦安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医学心身疾病的一种,它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由于其牵沙的学科范围广泛,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而注重整体观的中医学对于情志致病早有所阐述.为了明白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本研究对证候要素的得分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关系进行探讨,借以了解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

    作者:魏建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