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60例心系患者中医问诊信息的特征分析

许朝霞;王忆勤;刘国萍;颜建军;李福凤;燕海霞;郭睿;徐琎

关键词:问诊, 心系, 症状组合, 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制定统一的中医心系问诊信息调查量表,利用量表采集1160例心系临床患者的问诊信息,用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所搜集的问诊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心系疾病的中医问诊信息组合规律.结果:心系疾病问诊信息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规律性与中医辨证理论基本一致.症状组合规律和中医辨证密切相关,对证候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症状的规律性角度探索中医辨证的内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缬沙坦组[予缬沙坦5.3mg/(kg·d)经口灌服]、化瘀泄浊方组[化瘀泄浊方5.7g/(kg·d)经口灌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6.7mg/(kg·d)]与模型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经口灌服],并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大鼠.行HE、Masson染色观察实验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实验大鼠梗阻侧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角蛋白(ck)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P<0.05),α-SMA的表达也增加(P<0.05),ck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病理损害减轻(P<0.05),α-SMA表达明显减少(P<0.05),ck表达明显增强(P<0.05),治疗各组间比较,化瘀泄浊方组优于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这可能与α-SM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有关,化瘀泄浊方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潘利敏;王彦凯;王月华;王凤丽;范焕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虎耳草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报告

    乳腺小叶增生症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多见于20~45岁的育龄妇女,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健康妇女的10%左右.现将我院于2004年10月~2007年12月,资料收集完整的门诊口服虎耳草制剂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76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居龙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防风通圣散临床新用

    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方论>一书,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创立的方剂,本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荆芥、麻黄、薄荷叶、连翘、白术、黑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共17味药组成,研为细末,制成散剂服用,现临床成药常制备为水丸,即防风通圣丸.

    作者:张晓萌;刘寨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从《理虚元鉴》探析脱发的致病与防治——400例脱发患者的证情分析

    脱发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斑秃、全秃、早秃、普秃和脂溢性脱发等.本病虽然不会直接危害生命,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美观,尤其在人们日渐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种有碍美观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故也被社会及学者们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理虚元鉴>是明代医家汪绮石所著,该书虽然是论述虚劳疾病的专著,但其所阐述的理论包括对虚证的病因、病机、立法、治则、预防等的认识涵盖了许多疾病的范畴,故笔者拟从<理虚元鉴>的学术思想对400例脱发患者的致病与防治略作探析.

    作者:吴承艳;吴承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65例临床疗效观察

    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65例,临床疗效尚佳,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5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小的12岁,大的57岁,平均23岁.病程短的6个月,长8年,平均1.5年.65例中有23例已经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者.

    作者:于德凯;许二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女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探讨女性AHCM误诊的原因,提高对女性AHC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本院6例女性AHCM的误诊病历,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分析出女性AHCM误诊的常见3种原因.结论:要重视女性AHCM的发病率,正确识别女性AHCM的临床特点,减少对女性AHCM的误诊误治.

    作者:何兴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针灸的腧穴谱

    目的:通过考察近10余年来期刊文献,探讨现代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腧穴谱.方法:在中国知识网医药卫生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分3次检索记录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量、针灸疗法应用的文章数目及所有361经穴和40经外奇穴的使用频次,对比分析得出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腧穴、少用腧穴和未采用穴.结果:近14年来,有570篇有关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医学期刊文献,占所有期刊医学文献的4.26%,总计173个腧穴被采用,文献使用频次在5%以上的常用腧穴,有环跳、委中、阳陵泉、夹脊、肾俞、秩边、承山、昆仑、大肠俞、承扶、殷门、风市、悬钟、地机、腰阳关、足三里、关元、气海、关元俞、命门、气海俞、太溪、阴交、三阴交、中枢、委阳、水分,计27个腧穴;文献使用频次在≤5%.>1%的少用腧穴,有后溪,印堂,太冲等,计50个腧穴.结论:推荐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腧穴有委中、肾俞、昆仑、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命门、太溪、关元、后溪、人中等11个.

    作者:卜彦青;杜广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160例心系患者中医问诊信息的特征分析

    目的:制定统一的中医心系问诊信息调查量表,利用量表采集1160例心系临床患者的问诊信息,用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所搜集的问诊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心系疾病的中医问诊信息组合规律.结果:心系疾病问诊信息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规律性与中医辨证理论基本一致.症状组合规律和中医辨证密切相关,对证候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症状的规律性角度探索中医辨证的内涵.

    作者:许朝霞;王忆勤;刘国萍;颜建军;李福凤;燕海霞;郭睿;徐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从陈步猜想到《经络是水通道》

    张维波博士的专著<经络是什么>第二版改名为<经络是水通道>,这一改立意更接近陈步猜想.陈步猜想是陈步在为<躯体的智慧>中译本所写序言中提出来的.<躯体的智慧>是生理学经典著作,作者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坎农提出液床概念,认为液床是保持机体稳定的条件,血液循环系统为机体供应氧、养料和运走排出的废物.

    作者:杨学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

    对有毒中药进行广泛、深入的安全性研究对趋利避害地精准使用这类中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开展安全性评价是解决其安全性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应该以动态发展观为指导,从毒性预测和筛选、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和上市后再评价4个方面系统评价有毒中药的安全性.文章结合有毒中药自身特点,紧扣各个评价阶段的研究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评述了相应对策.

    作者:谭勇;古洁乃特;吕诚;赵宏艳;吕永恒;鞠大宏;吕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路志正因时制宜学术思想探讨

    路老临证注重天人相应,强调顺应四时辨证立法用药.倡导法宗时令,因时立法,审四时、随季节变化加减用药,并认为四季皆可夹湿为患,临诊当审时令辨湿邪,治湿宜以调脾为主线.

    作者:苏凤哲;李福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唐汉钧辨治慢性难愈性疮疡经验

    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4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性疮疡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博士期间随唐教授学习,现将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难愈性疮疡经验结合2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秦海洸;穆晓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很多国家都有明显增高趋势,80%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肺癌不易早期诊断,临床确诊病例多数已属中晚期而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这部分病例只能采用放、化疗的办法治疗.

    作者:文亢;李俊;彭大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论温胆汤不宜轻视生姜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的治痰名方,各类方剂辞典中均记载多种同名方剂,其中常以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所载作为温胆汤的基础方,灵活化裁而沿用至今.温胆汤主治痰涎气搏,其中生姜具有温和少阳、益脾疏肝、祛痰下气之功,正合方义,临床组方时不应轻弃不用.

    作者:姜永斌;孙志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柴红四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红四君汤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IBS罗马Ⅱ诊断标准,且辨证属肝郁脾虚型的患者共1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柴红四君汤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与柴红四君汤每日1剂,对照组与匹维溴铵每次50mg,3次/d,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6.25%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各组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疲乏力、胃纳减少、胁胀、烦躁易怒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胀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便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红四君汤对肝郁脾虚型IBS有较高的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疲乏力、胃纳减少、胁胀、烦躁易怒等症状.

    作者:罗洪林;陈伟;邓永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龟鹿益髓胶囊对实验性脊髓空洞症模型兔空洞形成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龟鹿益髓胶囊(GLYS)对实验性脊髓空洞症模型兔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4组,经皮枕大池穿刺缓慢抽出0.6ml脑脊液,注入等量25%Kaolin制成脊髓空洞症模型.GLYS治疗组当日起给予不同剂量的龟鹿益髓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核磁共核扫描检测空洞形成,并记录死亡率.取脊髓行HE、TUNEL及Bcl-2和Bax染色观察.结果:实验性脊髓空洞症兔出现颈项强直、抽搐、肢体瘫痪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GLYS组动物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模型组动物死亡率(5/12)明显高于龟鹿益髓组动物死亡率(2-3/12)(P<0.05,或P<0.01).MRI显示有空洞形成,在同一时间点治疗组较模型组脊髓组织水肿减轻,空洞发生率较模型组低(P<0.01).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治疗组均较少.治疗组Bax反应阳性细胞率低于模型组,Bcl-2反应阳性细胞率高于模型组.结论:中药龟鹿益髓胶囊明显减少实验性脊髓空洞症模型空洞形成,并明显减少脊髓神经元凋亡.

    作者:王继明;陈金亮;刘玉桢;张成;王宏涛;仲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谈滑寿《诊家枢要》对脉诊的贡献

    滑寿,元末明初著名医家,其时与朱丹溪齐名,孙一奎称其为金元六家之一,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等.<诊家枢要>为滑氏论脉的专篇之作,篇幅短小,然其为脉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将滑氏对脉诊的贡献略述如下.

    作者:李玉清;李淑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固肾健脾法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

    笔者自2003年以来,以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固肾安胎法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者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昕;周艳艳;申小静;冯光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Meta分析

    目的:对中医药干预因素在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评价,探求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规范与使用标准.方法:检索近10年中医药干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5篇临床研究文献入选,并就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x2=18.99,P=0.1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后OR值为2.74,95%可信区间为2.06~3.64,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6.92,P<0.00001.即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显著.结论:(1)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与西药治疗疗效相当,且可发挥其副作用少、安全性强的优势;(2)中医药(尤其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文献作为有力证据,现阶段文献资料不够严谨.

    作者:任路;孙艳;黄珤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益气活血息风化痰法治疗中风先兆征9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用益气活血息风化痰法治疗中风先兆征9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